乾隆朝結束時,國庫還剩多少銀子,應該以乾隆退位時的數字為標準,因為“乾隆退位”和“乾隆駕崩”並不是同一個時間和概念的問題,就拿嘉慶四年“和珅倒臺”事件來說,和珅起碼就為嘉慶的國庫貢獻了至少一億兩白銀的鉅額財富。
在乾隆六十年時,乾隆按照自己的計劃宣佈退位,皇位禪讓給十五子顒琰,自己退居幕後當“太上皇帝”(比太上皇的權力要高),這一年乾隆的內心是滿足的,因為他留了一個最“富足”的國庫給嘉慶,他臉上有光。
對比起父祖,乾隆留給後代的家底屬實是厚。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駕崩時,那一年的國庫存銀僅是2716萬兩,而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時,那一年的國庫存銀僅比康熙駕崩時增長了737萬兩,可是乾隆六十年的時候,國庫就增長到了將近7千萬兩白銀(具體是6939萬兩白銀),這其中乾隆還花了很多錢完成了許多“壯舉”,此等功績,很難不讓他沾沾自喜。
但這“厚厚的家底”,卻沒讓嘉慶有多少開心,他反而愁得不行,因為權力他拿不到,甚至他的話還沒有和珅的管用,朝廷真正的“老闆”,還是太上皇帝乾隆。
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年號中,在他是皇帝的名義的幾年時間裡,大清爆發了一場“內亂”,國庫存銀在乾隆六十年,還是6939萬兩,可在第二年的嘉慶元年,就跌到了5658萬兩,最離譜的是第三年,直接再次暴跌,變成了2792萬兩,這意味著在嘉慶二年,大清經濟國庫直接倒退七十多年,回到康熙末年的水平。
這場內亂就是嘉慶年間著名的“白蓮教起義”。
白蓮教起義乃是清朝有名的一次內部農民起義,又稱“川楚”教亂,波及數省之地,給大清的統治來了一次震感極強的撼動,而白蓮教起義,則是讓嘉慶欲哭無淚,因為白蓮教起義的時候,乾隆已經擺脫皇帝身份了,這一筆“過”,是記在嘉慶頭上的。
其實在乾隆四十年的時候,在河南就有一個著名的“混元教起義”,不過那時候朝廷力強,混元教很快就被鎮壓了,事實上混元教就是白蓮教的一個分支,所以白蓮教的“起事”乃是很多年前就有預謀的。
只是讓嘉慶沒想到的是,他剛登基,就背上了這個大黑鍋。
嘉慶元年,白蓮教將起事時間定在“三辰”(辰年辰月辰日),這個時間,正好是嘉慶元年三月初十,嘉慶年號剛改不久,民間百姓的“祝福”沒有迎來,迎來的是百姓們對清王朝不滿的武器和憤怒。
而“白蓮教”本身,就是“康乾盛世”背後陰暗真實的一個“凝聚物”。
早在白蓮教爆發之前,白蓮教的存在便已經讓朝廷給“感知”到了,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四川”、“湖北”兩地的稅收,連續幾年非常低下,但是這兩個地方的人口,卻是在乾隆後期大量湧入,一方面是暴增的轉移人口,一方面是反而降低的稅收數量,這些人想做什麼,朝廷怎麼可能感覺不到。
之所以四川和湖北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子還是在於“土地兼併”。
就拿湖北來說,在順治剛入關的時候,湖北地區的農民百姓人均擁有的土地數量還能達到“一百二十畝”,可是到了乾隆五十年前後(這其中一百多年的歷史),湖北的人均擁有量才僅是“三畝”,縮水了超過九成之數,可見人地矛盾已經很大了。
而且人地矛盾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在乾隆後期,乾隆對待政治偏懶散,手下的貪官汙吏幾乎沒有被整治過,所以其他地區的百姓一旦遇到災難就只能逃難,久而久之都集中到了四川和湖北地區,如此一來還加劇了人地矛盾,他們最終都被白蓮教吸納。
其實白蓮教也沒有太神秘的地方,所謂的口號和願景,本質都是一種信仰引導罷了,在農民運動中,這種手段是常見的,所以白蓮教本質就是乾隆朝留下的致命隱患,是乾隆的統治不當引發的“雪山隱患”,只要一聲巨響,那麼便會發生大面積崩塌。
或許乾隆“退位”就是那聲巨響,讓白蓮教的火焰迅速點燃。
約定好的“三辰”時日到了後,白蓮教起義的省份紛紛響應,爆發了對清王朝的痛擊,一時之間,清朝廷內部一片紊亂,嘉慶欲哭無淚,乾隆還愣在原地,回過神後,太上皇帝下令鎮壓農民起義,可他沒想到,救火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星火燎原的速度。
白蓮教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地區,一共有五省的“白蓮教”一起行事,面對來勢洶洶的白蓮教,清朝的精銳八旗卻尷尬了,優渥的生活和已經扔下多年的“武功”讓他們和最初建國的八旗彷彿是兩種人,已經腐朽的大清朝軍隊無力鎮壓十數倍甚至是數十倍的農民起義軍,多個地區的守軍“敗訊”蜂擁而至。
這注定了清朝廷要和白蓮教開始拉鋸戰了,而拉鋸戰,就是需要錢。
忽如其來的暴動讓嘉慶很擔憂,整個朝廷唯恐他倒黴到底,明明當了皇帝,可是卻沒有太多的實權,最讓他欲哭無淚的是,如果一旦輸了這場內戰,那麼大清的“亡國皇帝”就不是乾隆而是他嘉慶了。
有趣的是,面對白蓮教起義,嘉慶還不能做些什麼,因為掌握大權的還是乾隆,鎮壓白蓮教的命令下達者還是乾隆,可乾隆已經很老了,這種種因素都給了白蓮教擴張的空間。
嘉慶元年,光是這一年,大清朝廷稅收收入的一千萬兩白銀就填進了鎮壓白蓮教的戰爭之中,而且這還不夠,國庫中還得抽出一千三百萬兩白銀來支撐平定內亂,這是自乾隆三十三年以來,朝廷國庫第一次由國庫年年都有一點盈餘,變成巨大的“赤字”。
這還不是巔峰的虧損,在嘉慶二年,白蓮教的動靜引起了大面積的生產癱瘓,大清朝廷能收上來的稅收少了,而白蓮教的掌控地區多了,也更強了,這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局面,所以這一年,國庫中又搬出了近三千萬兩白銀來支援平定內亂,這一年大清為了鎮壓白蓮教,已經花進去了至少四千萬兩白銀。
或許乾隆都沒想到,他竟然在有生之年看著自己留給嘉慶的“家底”被自己用來平息農民起義而打光,所以為什麼歷史上的白蓮教起義都說對清王朝造成沉重的打擊,不說太細的方面,就光是稅收和國庫的盈虧來看,都能看到很明顯的差別。
隨著白蓮教把大清朝廷拉入這個沼澤越來越深,乾隆都有心無力了,嘉慶更是很著急,他無時不刻紅著眼睛盯著和珅,因為朝廷快沒錢了,可是和珅這個“錢袋子”起碼還有數億白銀的資產,就連鎮壓白蓮教時候的大量花銷,和珅都敢伸手貪汙。
這也是為什麼在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半個月不到,嘉慶立即處理了和珅,就跟年三十做團圓飯的廚子一樣,起鍋燒油,準備吃一頓硬菜療養一年的傷痛。
和珅一倒,嘉慶吃飽,和珅被嘉慶清剿的財富高達數億兩白銀,很多史料都說和珅的資產等於是清王朝十幾年的國庫收入,可都語焉不詳,因為和珅的錢還沒捂熱乎,也不可能捂熱乎,立即就得拿出去打仗了。
有了和珅的“援助”,大清朝廷終於佔據上風,一直到嘉慶九年,徹底平定了白蓮教起義,而嘉慶九年的國庫,在年末統計出了一個讓嘉慶手抖不已的數字:
2165萬兩。
雍正朝的“國庫”巔峰在雍正八年,存量高達6218萬兩白銀,在他登基八年的時間裡,國庫就增長了三千多萬兩白銀,這一切都是雍正堅持“反貪”的成果。
康熙朝中前期整體的國庫存量都是在“盈餘”的,可是在康熙後期,因為康熙本身所推崇的“奢靡之風”,讓康熙朝後期的國庫年年虧損,雖然只是小虧損,可苗頭已經顯露出來了,因此雍正朝,雍正要做的事情一定是反貪。
即便在雍正九年開始,一直到雍正十三年,國庫年年都要虧,這都是因為“外戰”的因素,在大清內部來說,吏治和官場環境已經被雍正大程度肅清、改善了,只要戰爭結束,大清朝廷就能迅速恢復過來。
可誰知道,他的兒子乾隆皇帝,又開始學康熙皇帝那一套,大搞奢靡之風。
乾隆皇帝的瀟灑自然不用多說,而乾隆皇帝的思維也是十分奇特的,他自己享樂還不說,仍不忘記慷慨地讓下面的官員也一同享受,這種風氣就漸漸養成了,最要命的是,乾隆還特別長壽,雍正皇帝所建立的“反貪體系”,都給乾隆給帶垮了。
和珅就是乾隆朝最典型的一個貪汙人物,最離譜的是,和珅還是乾隆最頂級的心腹,也是貪得最多的人。
乾隆的國庫總量迅速增長期在乾隆三十三年開始,一直到乾隆四十二年,最巔峰的白銀存量達到8100多萬兩,這是清朝最頂峰的資料,所以乾隆四十二年,就是“康乾盛世”的最大成果。
只可惜,這個數量暴增的背後,乃是“人口迅速增長”客觀事實的推動,比如在乾隆初期,乾隆六年的時候,天下總人口的數量才是一億出頭,但到了乾隆五十八年,人口卻突破了三億,這其中將近兩個億的增幅,對經濟的推動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人口暴增也是白蓮教起義“大規模”爆發的基礎。
一方面是人口暴增,一方面是乾隆所推行的奢靡之風,另一方面則是連續不斷的中小規模起義,這就無可避免地展現了乾隆時期的統治問題,是存在極大的缺陷的,所以乾隆的“國庫”,註定註定短時間保持好看的數字,即便沒有農民起義來消耗國庫,遲早也會被整一個貪腐系統所吸乾,最終還得需要一個反貪的皇帝才能從頭到尾肅清,恢復正常。
所以說,乾隆朝是大清的巔峰,也同樣是大清由盛轉衰的時期,這個“由盛轉衰”,正是一種習慣,一種政治體系內部崇尚“貪腐”的習慣,正是這種習慣,讓大清彷彿被頑疾附骨,一直纏到大清朝毀滅。
乾隆自詡“十全老人”,他的確是有功績的,但有些事情確實也沒做好,這都是客觀事實,假如他願意按照雍正的路線往下走,那麼大清朝在他的手上,將是一個蛻變,甚至是走向世界的局面,只可惜,最終還是演變成了“內鬥”。
在歷史上,關於盛世的標準,一是“國庫充盈”,另一個就是“百姓安居樂業”,可真正的盛世,還包括了“藏富於民”。
國庫充盈,這是朝廷有錢,但是一個朝廷想有錢的辦法很多,光是朝廷有錢並不能夠說明民間的百姓就過得好。
只有百姓既能夠“安居樂業”,家裡又還有存量,這才是真的盛世,如果只是朝廷有錢,那根本就不是百姓的盛世,那僅僅是中央皇權加強的背後,對百姓和民間的進一步剝削,很顯然,乾隆朝數十年光景,人口暴增將近兩億且國庫充盈的背後,就是一場場“收割”。
白蓮教起義,就是這個客觀事實最好的證明。
而皇權加強,乃是整個大清封建歷史的主流命題,乾隆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的確做到了皇權所能做到的頂峰,如果乾隆後期少些奢靡的玩樂,多些勤政,那麼大清的歷史必將不同,但乾隆卻不是如此,六下江南以及“千叟宴”的花銷,就讓乾隆的“消費”達到了歷史君王之最,花過錢的皇帝,是很難回頭的。
因此在乾隆朝之後的統治者,一方面又在竭力對朝廷亂象進行回到正軌的拉扯,一方面也難以消除這種皇權集中帶來的“奢靡”習慣,再加上不久之後的外國侵略者攪局,國內太平天國起義等因素,大清正式積重難返,最後的光景裡,也只是皇族和西方侵略者互相妥協下的苟延殘喘罷了。
只用一個皇帝的時候,就將一個王朝的“盛衰”都經歷一遍,在古代歷史上,這種事情是少有的,唐朝有唐玄宗,清朝就有乾隆皇帝。
但唐玄宗時代不同的是,唐朝民間百姓心向唐玄宗,即便是安史之亂都仍然如此,唐朝由盛轉衰也是因為兵禍,而不是民亂,這都是因為唐玄宗時期,實實在在做到了藏富於民,國庫的存銀數量體面好看,百姓還有大量的盈餘。
相比之下,大清統治者顯然是更加追求奢靡,而乾隆一朝最遺憾的是,乾隆破壞了雍正所奠定的朝廷發展路線和基礎,不僅讓雍正的反貪功虧一簣,回到了康熙後期的貪腐破敗環境,而且還愈演愈烈。
所以乾隆眼睜睜看著自己攢著的那些白銀猶如流水淌走,這隻能說是他的因果罷了。
乾隆朝結束時,國庫還剩多少銀子,應該以乾隆退位時的數字為標準,因為“乾隆退位”和“乾隆駕崩”並不是同一個時間和概念的問題,就拿嘉慶四年“和珅倒臺”事件來說,和珅起碼就為嘉慶的國庫貢獻了至少一億兩白銀的鉅額財富。
在乾隆六十年時,乾隆按照自己的計劃宣佈退位,皇位禪讓給十五子顒琰,自己退居幕後當“太上皇帝”(比太上皇的權力要高),這一年乾隆的內心是滿足的,因為他留了一個最“富足”的國庫給嘉慶,他臉上有光。
對比起父祖,乾隆留給後代的家底屬實是厚。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駕崩時,那一年的國庫存銀僅是2716萬兩,而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時,那一年的國庫存銀僅比康熙駕崩時增長了737萬兩,可是乾隆六十年的時候,國庫就增長到了將近7千萬兩白銀(具體是6939萬兩白銀),這其中乾隆還花了很多錢完成了許多“壯舉”,此等功績,很難不讓他沾沾自喜。
但這“厚厚的家底”,卻沒讓嘉慶有多少開心,他反而愁得不行,因為權力他拿不到,甚至他的話還沒有和珅的管用,朝廷真正的“老闆”,還是太上皇帝乾隆。
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年號中,在他是皇帝的名義的幾年時間裡,大清爆發了一場“內亂”,國庫存銀在乾隆六十年,還是6939萬兩,可在第二年的嘉慶元年,就跌到了5658萬兩,最離譜的是第三年,直接再次暴跌,變成了2792萬兩,這意味著在嘉慶二年,大清經濟國庫直接倒退七十多年,回到康熙末年的水平。
這場內亂就是嘉慶年間著名的“白蓮教起義”。
乾隆末年的白蓮教起義:讓大清國庫回到康熙朝。
白蓮教起義乃是清朝有名的一次內部農民起義,又稱“川楚”教亂,波及數省之地,給大清的統治來了一次震感極強的撼動,而白蓮教起義,則是讓嘉慶欲哭無淚,因為白蓮教起義的時候,乾隆已經擺脫皇帝身份了,這一筆“過”,是記在嘉慶頭上的。
其實在乾隆四十年的時候,在河南就有一個著名的“混元教起義”,不過那時候朝廷力強,混元教很快就被鎮壓了,事實上混元教就是白蓮教的一個分支,所以白蓮教的“起事”乃是很多年前就有預謀的。
只是讓嘉慶沒想到的是,他剛登基,就背上了這個大黑鍋。
嘉慶元年,白蓮教將起事時間定在“三辰”(辰年辰月辰日),這個時間,正好是嘉慶元年三月初十,嘉慶年號剛改不久,民間百姓的“祝福”沒有迎來,迎來的是百姓們對清王朝不滿的武器和憤怒。
而“白蓮教”本身,就是“康乾盛世”背後陰暗真實的一個“凝聚物”。
早在白蓮教爆發之前,白蓮教的存在便已經讓朝廷給“感知”到了,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四川”、“湖北”兩地的稅收,連續幾年非常低下,但是這兩個地方的人口,卻是在乾隆後期大量湧入,一方面是暴增的轉移人口,一方面是反而降低的稅收數量,這些人想做什麼,朝廷怎麼可能感覺不到。
之所以四川和湖北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子還是在於“土地兼併”。
就拿湖北來說,在順治剛入關的時候,湖北地區的農民百姓人均擁有的土地數量還能達到“一百二十畝”,可是到了乾隆五十年前後(這其中一百多年的歷史),湖北的人均擁有量才僅是“三畝”,縮水了超過九成之數,可見人地矛盾已經很大了。
而且人地矛盾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在乾隆後期,乾隆對待政治偏懶散,手下的貪官汙吏幾乎沒有被整治過,所以其他地區的百姓一旦遇到災難就只能逃難,久而久之都集中到了四川和湖北地區,如此一來還加劇了人地矛盾,他們最終都被白蓮教吸納。
其實白蓮教也沒有太神秘的地方,所謂的口號和願景,本質都是一種信仰引導罷了,在農民運動中,這種手段是常見的,所以白蓮教本質就是乾隆朝留下的致命隱患,是乾隆的統治不當引發的“雪山隱患”,只要一聲巨響,那麼便會發生大面積崩塌。
或許乾隆“退位”就是那聲巨響,讓白蓮教的火焰迅速點燃。
約定好的“三辰”時日到了後,白蓮教起義的省份紛紛響應,爆發了對清王朝的痛擊,一時之間,清朝廷內部一片紊亂,嘉慶欲哭無淚,乾隆還愣在原地,回過神後,太上皇帝下令鎮壓農民起義,可他沒想到,救火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星火燎原的速度。
白蓮教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地區,一共有五省的“白蓮教”一起行事,面對來勢洶洶的白蓮教,清朝的精銳八旗卻尷尬了,優渥的生活和已經扔下多年的“武功”讓他們和最初建國的八旗彷彿是兩種人,已經腐朽的大清朝軍隊無力鎮壓十數倍甚至是數十倍的農民起義軍,多個地區的守軍“敗訊”蜂擁而至。
這注定了清朝廷要和白蓮教開始拉鋸戰了,而拉鋸戰,就是需要錢。
忽如其來的暴動讓嘉慶很擔憂,整個朝廷唯恐他倒黴到底,明明當了皇帝,可是卻沒有太多的實權,最讓他欲哭無淚的是,如果一旦輸了這場內戰,那麼大清的“亡國皇帝”就不是乾隆而是他嘉慶了。
有趣的是,面對白蓮教起義,嘉慶還不能做些什麼,因為掌握大權的還是乾隆,鎮壓白蓮教的命令下達者還是乾隆,可乾隆已經很老了,這種種因素都給了白蓮教擴張的空間。
嘉慶元年,光是這一年,大清朝廷稅收收入的一千萬兩白銀就填進了鎮壓白蓮教的戰爭之中,而且這還不夠,國庫中還得抽出一千三百萬兩白銀來支撐平定內亂,這是自乾隆三十三年以來,朝廷國庫第一次由國庫年年都有一點盈餘,變成巨大的“赤字”。
這還不是巔峰的虧損,在嘉慶二年,白蓮教的動靜引起了大面積的生產癱瘓,大清朝廷能收上來的稅收少了,而白蓮教的掌控地區多了,也更強了,這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局面,所以這一年,國庫中又搬出了近三千萬兩白銀來支援平定內亂,這一年大清為了鎮壓白蓮教,已經花進去了至少四千萬兩白銀。
或許乾隆都沒想到,他竟然在有生之年看著自己留給嘉慶的“家底”被自己用來平息農民起義而打光,所以為什麼歷史上的白蓮教起義都說對清王朝造成沉重的打擊,不說太細的方面,就光是稅收和國庫的盈虧來看,都能看到很明顯的差別。
隨著白蓮教把大清朝廷拉入這個沼澤越來越深,乾隆都有心無力了,嘉慶更是很著急,他無時不刻紅著眼睛盯著和珅,因為朝廷快沒錢了,可是和珅這個“錢袋子”起碼還有數億白銀的資產,就連鎮壓白蓮教時候的大量花銷,和珅都敢伸手貪汙。
這也是為什麼在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半個月不到,嘉慶立即處理了和珅,就跟年三十做團圓飯的廚子一樣,起鍋燒油,準備吃一頓硬菜療養一年的傷痛。
和珅一倒,嘉慶吃飽,和珅被嘉慶清剿的財富高達數億兩白銀,很多史料都說和珅的資產等於是清王朝十幾年的國庫收入,可都語焉不詳,因為和珅的錢還沒捂熱乎,也不可能捂熱乎,立即就得拿出去打仗了。
有了和珅的“援助”,大清朝廷終於佔據上風,一直到嘉慶九年,徹底平定了白蓮教起義,而嘉慶九年的國庫,在年末統計出了一個讓嘉慶手抖不已的數字:
2165萬兩。
大清朝的國庫存銀在乾隆朝走上巔峰,可錢多隻是表象,裡子壞了才是真相。
雍正朝的“國庫”巔峰在雍正八年,存量高達6218萬兩白銀,在他登基八年的時間裡,國庫就增長了三千多萬兩白銀,這一切都是雍正堅持“反貪”的成果。
康熙朝中前期整體的國庫存量都是在“盈餘”的,可是在康熙後期,因為康熙本身所推崇的“奢靡之風”,讓康熙朝後期的國庫年年虧損,雖然只是小虧損,可苗頭已經顯露出來了,因此雍正朝,雍正要做的事情一定是反貪。
即便在雍正九年開始,一直到雍正十三年,國庫年年都要虧,這都是因為“外戰”的因素,在大清內部來說,吏治和官場環境已經被雍正大程度肅清、改善了,只要戰爭結束,大清朝廷就能迅速恢復過來。
可誰知道,他的兒子乾隆皇帝,又開始學康熙皇帝那一套,大搞奢靡之風。
乾隆皇帝的瀟灑自然不用多說,而乾隆皇帝的思維也是十分奇特的,他自己享樂還不說,仍不忘記慷慨地讓下面的官員也一同享受,這種風氣就漸漸養成了,最要命的是,乾隆還特別長壽,雍正皇帝所建立的“反貪體系”,都給乾隆給帶垮了。
和珅就是乾隆朝最典型的一個貪汙人物,最離譜的是,和珅還是乾隆最頂級的心腹,也是貪得最多的人。
乾隆的國庫總量迅速增長期在乾隆三十三年開始,一直到乾隆四十二年,最巔峰的白銀存量達到8100多萬兩,這是清朝最頂峰的資料,所以乾隆四十二年,就是“康乾盛世”的最大成果。
只可惜,這個數量暴增的背後,乃是“人口迅速增長”客觀事實的推動,比如在乾隆初期,乾隆六年的時候,天下總人口的數量才是一億出頭,但到了乾隆五十八年,人口卻突破了三億,這其中將近兩個億的增幅,對經濟的推動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人口暴增也是白蓮教起義“大規模”爆發的基礎。
一方面是人口暴增,一方面是乾隆所推行的奢靡之風,另一方面則是連續不斷的中小規模起義,這就無可避免地展現了乾隆時期的統治問題,是存在極大的缺陷的,所以乾隆的“國庫”,註定註定短時間保持好看的數字,即便沒有農民起義來消耗國庫,遲早也會被整一個貪腐系統所吸乾,最終還得需要一個反貪的皇帝才能從頭到尾肅清,恢復正常。
所以說,乾隆朝是大清的巔峰,也同樣是大清由盛轉衰的時期,這個“由盛轉衰”,正是一種習慣,一種政治體系內部崇尚“貪腐”的習慣,正是這種習慣,讓大清彷彿被頑疾附骨,一直纏到大清朝毀滅。
乾隆的富有:封建皇權高度集中的體現。
乾隆自詡“十全老人”,他的確是有功績的,但有些事情確實也沒做好,這都是客觀事實,假如他願意按照雍正的路線往下走,那麼大清朝在他的手上,將是一個蛻變,甚至是走向世界的局面,只可惜,最終還是演變成了“內鬥”。
在歷史上,關於盛世的標準,一是“國庫充盈”,另一個就是“百姓安居樂業”,可真正的盛世,還包括了“藏富於民”。
國庫充盈,這是朝廷有錢,但是一個朝廷想有錢的辦法很多,光是朝廷有錢並不能夠說明民間的百姓就過得好。
只有百姓既能夠“安居樂業”,家裡又還有存量,這才是真的盛世,如果只是朝廷有錢,那根本就不是百姓的盛世,那僅僅是中央皇權加強的背後,對百姓和民間的進一步剝削,很顯然,乾隆朝數十年光景,人口暴增將近兩億且國庫充盈的背後,就是一場場“收割”。
白蓮教起義,就是這個客觀事實最好的證明。
而皇權加強,乃是整個大清封建歷史的主流命題,乾隆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的確做到了皇權所能做到的頂峰,如果乾隆後期少些奢靡的玩樂,多些勤政,那麼大清的歷史必將不同,但乾隆卻不是如此,六下江南以及“千叟宴”的花銷,就讓乾隆的“消費”達到了歷史君王之最,花過錢的皇帝,是很難回頭的。
因此在乾隆朝之後的統治者,一方面又在竭力對朝廷亂象進行回到正軌的拉扯,一方面也難以消除這種皇權集中帶來的“奢靡”習慣,再加上不久之後的外國侵略者攪局,國內太平天國起義等因素,大清正式積重難返,最後的光景裡,也只是皇族和西方侵略者互相妥協下的苟延殘喘罷了。
結語:
只用一個皇帝的時候,就將一個王朝的“盛衰”都經歷一遍,在古代歷史上,這種事情是少有的,唐朝有唐玄宗,清朝就有乾隆皇帝。
但唐玄宗時代不同的是,唐朝民間百姓心向唐玄宗,即便是安史之亂都仍然如此,唐朝由盛轉衰也是因為兵禍,而不是民亂,這都是因為唐玄宗時期,實實在在做到了藏富於民,國庫的存銀數量體面好看,百姓還有大量的盈餘。
相比之下,大清統治者顯然是更加追求奢靡,而乾隆一朝最遺憾的是,乾隆破壞了雍正所奠定的朝廷發展路線和基礎,不僅讓雍正的反貪功虧一簣,回到了康熙後期的貪腐破敗環境,而且還愈演愈烈。
所以乾隆眼睜睜看著自己攢著的那些白銀猶如流水淌走,這隻能說是他的因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