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上海的同事過來出差,和我們聊天說到他家小孩最近在為進入小學而準備入學考試,有人說到:“上小學還要考試,考什麼啊?” 對方回答到:“考語數英”,大家都比較驚訝,說:“都沒有學過,怎麼考試啊”,同事說到:“考試之前會帶著小朋友們上一次課,然後考試就會考上課的內容,看看大家都能記住多少”,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著:“這麼小,就要求這麼嚴,後面還有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怎麼辦”。同事說到:“因為那個學校比較好,大家都想把小孩往裡面送,考試考不過的就要花錢上,就算讓我花錢也是要上的”。
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父母認為這個幼兒園好,就努力的讓自己的孩子上,花錢也得上,小學初中學區房,更是不計任何代價的買,甚至到孩子考大學選什麼樣的專業都要自己替孩子拿主意,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從來沒有問問孩子的意見。這樣的父母身邊比比皆是。美其名曰:我都是為了你好。在我看《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的太多》書中說到父母對孩子說的最具傷害力的3句話就有一句是“我都是為了你好”。沒有人能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沒有哪個父母能陪伴孩子一生,與其等孩子長大了再埋怨父母不給自己成長的機會,不如早點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
“直升機父母”-他們盤旋在半空,時不時施加壓力,時不時批評,他們堅信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嚴格的,有秩序的,受監督的過程,這樣才能培養出能力。這類父母的口頭禪就是“讓我們來做吧”,比如“讓我們現在來練習鋼琴吧”。
“溺愛式父母”-他們往往任由孩子在一家餐廳裡亂跑;在孩子8歲生日時,還會替孩子繫鞋帶;在平日,他們會盲目的讚美自己的孩子,把他們形容的天花亂墜。在他們看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孩子應該追尋自己的熱愛和夢想。
雖然這兩種育兒方式看起來似乎相互矛盾,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它們並不對立,而是如出一轍,不論是張開雙臂擁抱孩子,還是攥起拳頭給孩子施壓,都是源自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的一種衝動。孩子在這兩種方式的培育下,就如同父母的衍生品:“直升機式父母”要求孩子達到他們設定的目標;“溺愛式父母”透過孩子表達自己對自由和穩定的嚮往。
《優秀的綿羊》作者威廉.德雷謝維奇書中說到:“當前系統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富有天分,而且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極度缺乏目標感,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裡,所有人都在老實巴交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他們非常善於解決手頭的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孩子的發展就如同長頸鹿的頭頸變得越來越長,變得越來越畸形。
我們必須探究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上大學究竟是為了什麼?
現在的大學生對大學的認識就是職業發展的跳板,這也是我們普通大眾的心理,父母讓我們上大學繼續深造,就是為了畢業後能找到高薪的工作,可以舒服的做在辦公室裡,而不是天天在車間裡面幹活。
大學承擔的責任首先是教給學生如何思考。思考實際上是培養出思辨的習慣,並把這一習慣運用於實際生活中。學會思辨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身邊任何事物,不自以為是,不妄下結論。你不僅僅學會思考,而且要學會不同的思考方式,你也許會從心理學的角度瞭解人類行為特點,但你也會從文學的角度去體會人類行為。你也許會先從哲學的角度認識現實,但你也會從教學或物理的角度思考現實。透過多種角度的比較,你的頭腦才會變得更加敏銳,更加靈活,你也因此變得更加善於質疑,思想更加嚴謹。
美國前財政部部長,哈佛大學校長拉里.薩摩斯所言:“我們所學的在10年內就會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如中國的諺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實現在大學裡的價值呢?
首先我們要建立自我,建立自我是每個人必須為自己做的一件事,過程將充滿挑戰和困難。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發現,“我們已經灌輸給每個人(現在的年輕人)一個思想,自我是每個人都已經擁有的。”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自我,而是缺乏自我的內涵。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接觸的不僅僅是自然界,也有人類的文化世界,即我們的第二個自然界。創造自我,認識自我,培養獨立的思辨能力,相信是每個家庭的教育追求,但究竟應從何下手呢?
風險:
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前提是,我們首先要剷除整個教育系統潛移默化地在我們心中播下的那顆種子:恐懼失敗。斯坦福大學教授威廉.達蒙一直強調面對失敗的態度,絕不能知難而退,反而要學會坦然面對,這就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歷失敗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讓每個人清楚的意識到失敗並非世界末日。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努力的想得到老師的認可,在工作中我們想得到老闆的賞識,在生活中我們想交到對自己有利的朋友,在家庭中我們想得到父母和子女的尊重。在這些事情上面我們都不想失敗。可是我們總是要嘗試各種方法才能找到對自己來說最好的一種,在不斷嘗試過程中,總會有失敗的時候。世界應該是公平的,但是現實卻不盡如人意,人的基因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將永遠不會公平。
無論你攀的多高,總是有人在你之上。梅勒可能想達到海明威的高度,海明威可能想競爭喬伊斯的地位,喬伊斯深刻的認識到,他與莎士比亞將永遠存在距離。至於為什麼我們如此貪戀如此高的地位,因為它根深蒂固地與人性深處的各種情感捆綁在一起:榮譽,恥辱,腐朽,自負,自我形象,自尊等等。即使擁有金錢,也只不過是取得地位的一種方式而已。金錢本身並不邪惡,邪惡的是人類對金錢的狂熱和貪婪。
你在20多歲所能夠承受的不確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夠管理的財富取決於你是誰,大學不僅僅是發現你是誰的好機會也是造就你是誰的好機會,當然發現和造就的程度因人而異。思想可以擴充套件,價值觀可以改變,但是我們的個性一旦形成就很難變化。
我們大學畢業後很有可能面臨困惑甚至掙扎,但是新的方向也往往在這個時刻出現,Sunny總在風雨後。我們不需要擔心自己一輩子只能選擇一次,不需要在第一次就做終極選擇,你應該做好改變的準備。你選擇了一條路,在這條路上克服千辛萬苦徒步前進,你會遇見不同的人,發現新鮮未知的世界,從而你會思考這個世界能夠給你帶來什麼,以及你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透過這個過程,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也許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會發出和自己不同的聲音,會做出和自己相反的選擇,我在大學畢業的時候,當時想留在就讀學校的城市找工作,可是我的父母就讓我回老家,顧名思義就是想讓我找個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的工作。父母可能就是想留孩子在自己的身邊,我聽了父母的話,在老家工作了2年後,我毅然決定辭職離開了。從事父母所希望的事業並不是問題,前提是,只要這也是我自己的選擇。
我家小孩才2歲,上大學還是很遙遠的事情,所以壓根就沒去想過那一天。不過只要做了父母的人,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採取某一種教育方式,根源可能就在於害怕。有一類父母,他們教育孩子,不是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如果父母因為害怕教育子女,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孩子從家長身上學不到多少好東西,家長也起不到示範作用,出於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動型家長。
我們不應該滿足於做知識的搬運工,而應該有更遠大的追求:對知識進行思辨。
前幾天有個上海的同事過來出差,和我們聊天說到他家小孩最近在為進入小學而準備入學考試,有人說到:“上小學還要考試,考什麼啊?” 對方回答到:“考語數英”,大家都比較驚訝,說:“都沒有學過,怎麼考試啊”,同事說到:“考試之前會帶著小朋友們上一次課,然後考試就會考上課的內容,看看大家都能記住多少”,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著:“這麼小,就要求這麼嚴,後面還有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怎麼辦”。同事說到:“因為那個學校比較好,大家都想把小孩往裡面送,考試考不過的就要花錢上,就算讓我花錢也是要上的”。
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父母認為這個幼兒園好,就努力的讓自己的孩子上,花錢也得上,小學初中學區房,更是不計任何代價的買,甚至到孩子考大學選什麼樣的專業都要自己替孩子拿主意,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從來沒有問問孩子的意見。這樣的父母身邊比比皆是。美其名曰:我都是為了你好。在我看《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的太多》書中說到父母對孩子說的最具傷害力的3句話就有一句是“我都是為了你好”。沒有人能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沒有哪個父母能陪伴孩子一生,與其等孩子長大了再埋怨父母不給自己成長的機會,不如早點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
“直升機父母”-他們盤旋在半空,時不時施加壓力,時不時批評,他們堅信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嚴格的,有秩序的,受監督的過程,這樣才能培養出能力。這類父母的口頭禪就是“讓我們來做吧”,比如“讓我們現在來練習鋼琴吧”。
“溺愛式父母”-他們往往任由孩子在一家餐廳裡亂跑;在孩子8歲生日時,還會替孩子繫鞋帶;在平日,他們會盲目的讚美自己的孩子,把他們形容的天花亂墜。在他們看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孩子應該追尋自己的熱愛和夢想。
雖然這兩種育兒方式看起來似乎相互矛盾,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它們並不對立,而是如出一轍,不論是張開雙臂擁抱孩子,還是攥起拳頭給孩子施壓,都是源自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的一種衝動。孩子在這兩種方式的培育下,就如同父母的衍生品:“直升機式父母”要求孩子達到他們設定的目標;“溺愛式父母”透過孩子表達自己對自由和穩定的嚮往。
《優秀的綿羊》作者威廉.德雷謝維奇書中說到:“當前系統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富有天分,而且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極度缺乏目標感,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裡,所有人都在老實巴交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他們非常善於解決手頭的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孩子的發展就如同長頸鹿的頭頸變得越來越長,變得越來越畸形。
我們必須探究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上大學究竟是為了什麼?
現在的大學生對大學的認識就是職業發展的跳板,這也是我們普通大眾的心理,父母讓我們上大學繼續深造,就是為了畢業後能找到高薪的工作,可以舒服的做在辦公室裡,而不是天天在車間裡面幹活。
大學承擔的責任首先是教給學生如何思考。思考實際上是培養出思辨的習慣,並把這一習慣運用於實際生活中。學會思辨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身邊任何事物,不自以為是,不妄下結論。你不僅僅學會思考,而且要學會不同的思考方式,你也許會從心理學的角度瞭解人類行為特點,但你也會從文學的角度去體會人類行為。你也許會先從哲學的角度認識現實,但你也會從教學或物理的角度思考現實。透過多種角度的比較,你的頭腦才會變得更加敏銳,更加靈活,你也因此變得更加善於質疑,思想更加嚴謹。
美國前財政部部長,哈佛大學校長拉里.薩摩斯所言:“我們所學的在10年內就會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如中國的諺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實現在大學裡的價值呢?
首先我們要建立自我,建立自我是每個人必須為自己做的一件事,過程將充滿挑戰和困難。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發現,“我們已經灌輸給每個人(現在的年輕人)一個思想,自我是每個人都已經擁有的。”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自我,而是缺乏自我的內涵。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接觸的不僅僅是自然界,也有人類的文化世界,即我們的第二個自然界。創造自我,認識自我,培養獨立的思辨能力,相信是每個家庭的教育追求,但究竟應從何下手呢?
風險:
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前提是,我們首先要剷除整個教育系統潛移默化地在我們心中播下的那顆種子:恐懼失敗。斯坦福大學教授威廉.達蒙一直強調面對失敗的態度,絕不能知難而退,反而要學會坦然面對,這就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歷失敗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讓每個人清楚的意識到失敗並非世界末日。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努力的想得到老師的認可,在工作中我們想得到老闆的賞識,在生活中我們想交到對自己有利的朋友,在家庭中我們想得到父母和子女的尊重。在這些事情上面我們都不想失敗。可是我們總是要嘗試各種方法才能找到對自己來說最好的一種,在不斷嘗試過程中,總會有失敗的時候。世界應該是公平的,但是現實卻不盡如人意,人的基因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將永遠不會公平。
無論你攀的多高,總是有人在你之上。梅勒可能想達到海明威的高度,海明威可能想競爭喬伊斯的地位,喬伊斯深刻的認識到,他與莎士比亞將永遠存在距離。至於為什麼我們如此貪戀如此高的地位,因為它根深蒂固地與人性深處的各種情感捆綁在一起:榮譽,恥辱,腐朽,自負,自我形象,自尊等等。即使擁有金錢,也只不過是取得地位的一種方式而已。金錢本身並不邪惡,邪惡的是人類對金錢的狂熱和貪婪。
你在20多歲所能夠承受的不確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夠管理的財富取決於你是誰,大學不僅僅是發現你是誰的好機會也是造就你是誰的好機會,當然發現和造就的程度因人而異。思想可以擴充套件,價值觀可以改變,但是我們的個性一旦形成就很難變化。
我們大學畢業後很有可能面臨困惑甚至掙扎,但是新的方向也往往在這個時刻出現,Sunny總在風雨後。我們不需要擔心自己一輩子只能選擇一次,不需要在第一次就做終極選擇,你應該做好改變的準備。你選擇了一條路,在這條路上克服千辛萬苦徒步前進,你會遇見不同的人,發現新鮮未知的世界,從而你會思考這個世界能夠給你帶來什麼,以及你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透過這個過程,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也許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會發出和自己不同的聲音,會做出和自己相反的選擇,我在大學畢業的時候,當時想留在就讀學校的城市找工作,可是我的父母就讓我回老家,顧名思義就是想讓我找個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的工作。父母可能就是想留孩子在自己的身邊,我聽了父母的話,在老家工作了2年後,我毅然決定辭職離開了。從事父母所希望的事業並不是問題,前提是,只要這也是我自己的選擇。
我家小孩才2歲,上大學還是很遙遠的事情,所以壓根就沒去想過那一天。不過只要做了父母的人,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採取某一種教育方式,根源可能就在於害怕。有一類父母,他們教育孩子,不是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如果父母因為害怕教育子女,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孩子從家長身上學不到多少好東西,家長也起不到示範作用,出於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動型家長。
我們不應該滿足於做知識的搬運工,而應該有更遠大的追求:對知識進行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