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熊熊小雨
-
2 # 天涯教育那些事兒
個人覺得選物化政沒有問題。
首先按你的陳述,選擇歷史比化學單科提升也就三十分左右,折算後綜合差距也就幾分。
而且化學這種靠背和細心科目,死磕還是有很大機會提高的。
-
3 # 基礎教育
家長做法正確:物化政組合可填報96.6%的大學專業
嚴重懷疑你這個問題是編造的
以江蘇為代表的"3+1+2"模式下的選科物理和歷史就是中間的"1",即二者只能選一科,總計12種組合,不會出現物政史組合。
以山東省為代表的"3+3"模式,前幾年還允許自選,總計20種組合,其中包括物政史組合。
但自從2021年春季教育部,頒佈大學志願填報與高中選科要求後,山東省很多高中把物理、化學緊緊捆綁在一起,即選擇物理必須選擇化學,所以目前基本不存在你所提出的物政史組合。
物化政組合填報高考填報志願適合的專業多
物理化學組合,高考填報志願可供選擇的專業都超過95%——
第一:物化生98.2%的專業可選
第二:物化政96.6%的專業可選
第三:物化地95.5%的專業可選
特別是物化政組合,以96.6%專業可選率排在所有組合的第二位。而且,軍校及公安類高校,大多數專業要求必須選政治。
歷史組合填報高考填報志願適合的專業太少
歷化政51.8%的專業可選歷化地50.7%的專業可選歷生政50.59%的專業可選歷化生50.3%的專業可選歷生地49.9%的專業可選歷政地49.8%的專業可選很多熱門專業工學及醫學必須選物理化學,而且能學好物理的學生,也一定學好化學,所以學生還是聽從家長建議選擇物化政組合。
-
4 # 美得不像話得一隻旺
我也是高二孩子的母親,我個人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如今的孩子不像我們過去一樣,她們現在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會分析利與弊,就拿我的孩子來說,之前她生物一直很好,地理稍微薄弱,可她選科的時候跟我說,她選擇地理,不選生物,我問她為什麼生物好卻選地理?孩子跟我說:大學裡的生物屬於理科,地理屬於文科,而理科是她的弱項,所以我尊重我孩子的選擇。因為孩子認定了,她會按著自己定的目標努力奮鬥。如果反過來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會適得其反。孩子有可能還會產生厭學心理。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多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孩子,也只能作為一種建議,孩子在權衡利弊之後,會做出合理的選擇。
-
5 # 雲淡風輕看
這個問題有點奇怪,是有的省不一樣嗎?據我所知,我們安徽省新高考的模式是第一種是:數外物理+(),第二種是:語數外歷史+(),然後兩種模式的括號共同備選項是:政治、生物、化學、地理。先給出兩大類,然後再選擇,再生成各種組合!沒有物政史組合!
-
6 # 快樂暖陽ud
孩子自已選擇了物政史,家長應該同意支援,自已選擇的物政史是他的興趣,也是他個人感覺的特長,也許也是他的成績優點。家長橫加干涉不同意改科,大大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和愛好,對孩子今後高考顧此失彼,是非常不利的。我感覺家長這樣做是錯誤的,甚至是無視孩子興趣愛好。
-
7 # 勇者熱愛生活吧
孩子的選擇是基於興趣,家長的執著是為了報考和功利,孩子的視域狹窄,家長可以明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最後還是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
8 # 教9230
高中階段的課程都是基礎性課程,所以就一般而言,都很重要,最好不要編廢,都能把它學好。這是一個基本出發點。
由於高考時選擇的課程科目目的是接受國家選拔。那麼有兩點注意。一是你將來重視的專業大方向的確定,包括哪類大學哪類學科,也就是高考時涉及專業的科目組。二,你的興趣和實力。這樣決定自已選課方向和配製。那麼,你和家長一定要熟悉大學招生的計劃,弄懂大學招生要求。
至於具體選的課程配製,在有了解的情況下,學生自己決定,家長的意見作為參考。現在有的高校招生只分大類,一年後再分更細的專業學習,更說明了一條選課思路。
不管如何選,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是關鍵。實力越強,越能駕馭自已走向;實力不強,又想投機取巧,又不化重力,說什麼在賦分制上企圖佔便宜等,都是不可控、不可駕馭的,故不足取的。
高中選課,其實是依高招的規劃,鍛鍊與測試一下“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自我規劃,自我責任擔當”的表現與能力。學生要明白人生髮展道路的選擇,不只有技術方面的事,也不能草草從事。
結論是,學生在通盤實力評估和考量後,參考家長或成人的意義,自我作一次人生髮展道路上的戰略性安排。畢竟,讀書是學生自己的事,書是自己去讀,家長與旁人無法替代。自己對自已的命運“理直氣壯”,不要患得患失,久而不決,自已動搖。
回覆列表
我分析孩子是想透過成績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家長是平衡考慮既然進不了最最優的大學,那麼選擇一個好專業肯定是最佳的選擇!關鍵是選擇了物政史就必須離開1班,而選擇物化政還可以繼續留在1班!這就是許多考生糾結的到底是選擇學校還是選擇專業哪個更重要了!我只要想問高一的孩子自己選擇有沒有錯,到底是孩子聽從家長的意見還是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