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7173遊戲網

    大家好,這裡是正經遊戲,我是正經小弟。

    前不久,世嘉放出了策略大作《全面戰爭:三國》的最新情報,新作將擁有經典模式以及演示模式。這部由英國工作室製作的三國策略遊戲,一反之前日本製作三國遊戲的人物美型設定,而採用了寫實的風格。對此小弟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想笑。

    說到三國遊戲,正經小弟心裡淡淡的憂傷.......三國題材最早源於我們中國,但目前市場主流的三國題材遊戲,包括日本光榮的《三國志》系列和《三國無雙》系列,再加上這部英國Creative Assembly工作室的《全面戰爭:三國》,都是歐美日本的。

    我們自己的歷史題材,為什麼製作不了一款好的三國遊戲,反而讓外華人做成功了?小弟這就給大家分(吹)析(吹)分(牛)析(逼)其中的原因......

    一、單機開發斷代了

    中國曾經做出過一些優秀的三國題材的遊戲,《三國戰紀》瞭解一下?這款遊戲就成為無數90後童年的青澀回憶;《傲世三國》瞭解一下?這是成為中國首部參展E3的大作,斬獲全世界的好評。社會社會!

    那為何之後就沒後續了呢?這應該也說到當時的環境,2000年左右出臺的遊戲機禁令和盜版風盛行一下子毀掉了中國的單機市場。遊戲的開發商終究無力迴天,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堅持自己的道路做單機,要麼隨波逐流做網遊。

    而近幾年中國單機遊戲大有中興之勢,如今的實際情況卻是單機市場斷代嚴重。許多遊戲公司都沒有相關的開發經驗,摸著石頭過河做遊戲,難免質量堪憂。所以現在大陸外在三國題材的開發水平就像張飛關羽之間的這段對白。

    大陸廠商就像張飛,只會這句:俺也一樣!

    二、大陸網遊市場大環境差

    上面說到遊戲開發水平的問題不僅是歷史遺留,還和十多年來的遊戲風氣相關。遊戲策劃的重點是如何吸引玩家消費,如何透過小技巧留住玩家,如何透過各種活動和玩家套近乎。這種大環境下,產出的三國題材內容就是千篇一律,換了皮就是三英戰呂布、火燒赤壁。

    開發環境與玩家群體間相互作用,造就了今日的氛圍。在如今這個網遊市場形勢之下,縱使開發團隊有心好好做,然而公司不允許,玩家不認可。

    三、不敢去做過多的藝術加工

    相比日本、歐美團隊開發三國題材遊戲的各種藝術加工,中國遊戲團隊就顯得有些“食古不化”了,華人天生就是一副尊重歷史的態度,不願(不敢)對原本老生常談的歷史場景進行隨意改編,而是一次次重現還原,難免逃不過庸俗一詞。這就像明知是屎裡有毒,而我們還不得不吃。

    如果進行一些藝術加工,賦予其新時代的屬性,要冒極大的風險,搞不好就是傳統大眾傳媒暗中觀察後,掀起的一陣陣口誅筆伐,再被冠以“荼毒青少年正確的史學觀”之罵名,也說不定連上面的審批都過不了,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此外,中國遊戲團隊現在去開發三國題材遊戲,人物難免帶有日本人開發的三國遊戲影子,比如曹操就應該是織田信長那樣的不拘一格的奸雄姿態,呂布就應該是本多忠勝那樣有勇無謀的匹夫形象!人物形象的刻畫沒逃出日式三國的刻板印象,三國內容,我們反而要借鑑國外作品。

    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首先干擾遊戲開發團隊,繼而導致中國玩家也形成大致如此的人物印象,華人反而被日本的“三國”給牽著鼻子走。

    四、與其說沒錢不如說沒錢賺

    為何現在不去嘗試製作一款優秀的三國遊戲,很多大陸游戲公司表示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簡而言之就是“沒錢”。小弟我則不以為然:“與其說是沒錢不如說是沒錢賺”。

    製作一部優秀的遊戲,從概念立項、創意把控、可行性分析,再到遊戲實際開發、Debug、宣傳推廣,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很多錢,總的投入成本上千萬,但是這些絕對不是開發渣作的藉口,廠商心裡沒點b數嗎?

    而真正理由是那樣做賺的太少,因為開發成本太高,導致最終利潤率太低,以低成本同時開發多部換皮遊戲,不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更符合市場要求。這也導致市面上出現各種三塊錢一部、十塊錢三部的遊戲,以及各種船新版本。正經小弟表示,心玩得好累。

    而國外廠商,投入巨大的資金、時間、技術,深度的系統、各式的玩法、超前的創意、優秀的劇情全都裝進去了。所以成功是他們,這裡正經小弟並不意外!

    小弟不是鼓吹國外月亮圓,而是我們自己的題材被別人做的更好,心裡有點鬧,寫此文章純粹是抒發自己鬱悶的心情,真心希望未來我們也能做出讓外華人都感到驚豔的三國遊戲。

    小弟嘠綠共:對於中中國產三國遊戲,正經小弟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一下!彎道超車瞭解一下,只要有些公司想要做。

    一個正經問題:你覺得中國廠商為何自己做不好三國題材遊戲?

  • 2 # 江沉夜

    歷史文化的傳承,在歐洲、日本的構成元素是大學教授、考古學者、收藏界、隨處可見的歷史文化城鎮、本地愛好者研討協會所構成的。其本身是一個不斷探索、發現、研究的嚴謹體系,所以我們看外國紀錄片會發現,有各種人群在自覺的發掘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

    而歷史文化傳承在中國的構成元素是,以政治為主導的教科書、少數且零散的學者、從不考究並以訛傳訛的說書人、街頭巷尾以謬傳謬的老頭、人云亦云的宮鬥追星族、和於正型杜撰流派所構成的,其本身就是一個對歷史不負責任,且過分娛樂且商業化的體系。所以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中,有很多連小說和歷史都分不清楚、也不願意分清楚的大眾,這樣的歷史文化三國你說怎麼才能做的好呢?

    一句話總結,由於華人總體對歷史這種東西的認知水準和看待方式,與外國對歷史這種東西的認知水準和看待方式存在很大差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保卡報銷專案可以看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