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在很多人心目中一直是“鐵飯碗”的代表,他們工作輕鬆穩定,福利待遇好。在計劃經濟年代,中國所有的東西都是國營,你要買什麼東西,都要憑票到國營商場或者供銷社購買。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民營經濟開始活躍起來,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資料顯示,到2019年,民營企業數量佔比超過95%,納稅貢獻超過了50%,創造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由此可見,中國民營經濟已經非常發達。不過,在很多人看來,中國國企依舊不少。據瞭解,到2019年中國國企數量達到46萬家。
國企有很多分類,有央企和地方國企。此前,國企分散在各個部門,有點混亂。到2003年國資委成立,專門負責管理國有企業,從中央到縣一級,都設有國資委這個部門。
不少人說像美國等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就沒有國企,各行各業都是私企,而中國國企佔據了不少行業,民企參與不進去。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準的。在二戰後,英國為了發展,將電力、鐵路、煤炭、電信等等行業收歸國有,國企佔據了大部分行業,只不過在80年代後,英國才開始改革,進行私有化,國企數量大幅減少。
美國建國時間不長,而且主要都是英國來的移民,他們是緊追歐洲國家。在20世紀上半段,兩次世界大戰,歐洲都是主戰場,而遠在美洲的美國,本土都避開了,成為了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因此,大量的資本和人才湧入美國,加速促進了美國的發展,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
在這樣的環境下, 民營資本和創新非常發達,美國只需要制定法律收稅就可以。不過,這並不是說美國完全沒有國企,也有大概8類國企,分別是在部分電力、郵政、土地管理、運輸、保險、醫療衛生、工業、環境保護這些行業,這些主要都是在無利可圖或投資大、回報慢的行業,美國的國企規模只佔GDP的5%左右。
國企效率低,效益差,是很多人詬病的地方。中國國企也曾經歷了這樣的階段,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三分之二的國企都處於虧損狀態。於是,國家進行了大改革,將不少國企合併,或者是賣掉,轉為私營等等。
在進行大整頓後,成立了國資委,管理國企。如今,國企的效益也是大幅提升。比如2020年,97家央企實現淨利潤1.4萬億元,同比增長2.1%,近八成中央企業淨利潤同比正增長。在地方上,很多都擁有優質資產,效益都非常好,比如深圳國資委資產達4萬億,手握很多上市公司,業績很亮眼。
當然,在國企的改革中,有不少人從中受益。很多國企變成了民企,讓一些人成為了超級富豪。比如醫藥界首富孫飄揚,他帶領的恆瑞藥業,原本就是一家國企,後來變成了私企。再比如TCL集團,原本也是國企,如今也成為了私企。
中國的央企是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據支配地位,比如石油、鋼鐵、航空、電力、通訊等等行業。國企的存在,其實也有很多好處和優勢。
首先,中國有14億人口,在交通運輸方面,就具有很大的壓力。所以,在基建方面,還是需要由國家來統一排程。這些行業投入大,回報週期長,如果交給民營企業來做,那可能很多經濟不發達,收不回收益的地方,交通就會永遠很差。如今中國中西部地區,很多都通了高鐵,是很難盈利的。地鐵也是大部分虧損,高速公路連續虧7年,如果沒有國家來支援,民企是不會去做的。
其次,讓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低。比如電力這塊,中國居民電費非常低,平均才幾毛錢一度。前段時間,發改委發文稱將調整收費機制,電費有可能上漲。像在美國,發生災難時,電費反而會上漲。中國將電通往每個角落,即便是虧損。在通訊方面也是一樣,美國很多偏遠鄉鎮,運營商不願意去建基站,導致通訊很差。而中國卻是將網路通向千家萬戶,改善人民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民企來說,都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所以,他們做一個行業,首先考慮的是能不能賺錢,然後才去做。而且,它們肩負的社會責任都比較弱。國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一些行業佔據支配地位也是有必要的
國企,在很多人心目中一直是“鐵飯碗”的代表,他們工作輕鬆穩定,福利待遇好。在計劃經濟年代,中國所有的東西都是國營,你要買什麼東西,都要憑票到國營商場或者供銷社購買。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民營經濟開始活躍起來,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資料顯示,到2019年,民營企業數量佔比超過95%,納稅貢獻超過了50%,創造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由此可見,中國民營經濟已經非常發達。不過,在很多人看來,中國國企依舊不少。據瞭解,到2019年中國國企數量達到46萬家。
國企有很多分類,有央企和地方國企。此前,國企分散在各個部門,有點混亂。到2003年國資委成立,專門負責管理國有企業,從中央到縣一級,都設有國資委這個部門。
不少人說像美國等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就沒有國企,各行各業都是私企,而中國國企佔據了不少行業,民企參與不進去。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準的。在二戰後,英國為了發展,將電力、鐵路、煤炭、電信等等行業收歸國有,國企佔據了大部分行業,只不過在80年代後,英國才開始改革,進行私有化,國企數量大幅減少。
美國建國時間不長,而且主要都是英國來的移民,他們是緊追歐洲國家。在20世紀上半段,兩次世界大戰,歐洲都是主戰場,而遠在美洲的美國,本土都避開了,成為了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因此,大量的資本和人才湧入美國,加速促進了美國的發展,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
在這樣的環境下, 民營資本和創新非常發達,美國只需要制定法律收稅就可以。不過,這並不是說美國完全沒有國企,也有大概8類國企,分別是在部分電力、郵政、土地管理、運輸、保險、醫療衛生、工業、環境保護這些行業,這些主要都是在無利可圖或投資大、回報慢的行業,美國的國企規模只佔GDP的5%左右。
國企效率低,效益差,是很多人詬病的地方。中國國企也曾經歷了這樣的階段,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三分之二的國企都處於虧損狀態。於是,國家進行了大改革,將不少國企合併,或者是賣掉,轉為私營等等。
在進行大整頓後,成立了國資委,管理國企。如今,國企的效益也是大幅提升。比如2020年,97家央企實現淨利潤1.4萬億元,同比增長2.1%,近八成中央企業淨利潤同比正增長。在地方上,很多都擁有優質資產,效益都非常好,比如深圳國資委資產達4萬億,手握很多上市公司,業績很亮眼。
當然,在國企的改革中,有不少人從中受益。很多國企變成了民企,讓一些人成為了超級富豪。比如醫藥界首富孫飄揚,他帶領的恆瑞藥業,原本就是一家國企,後來變成了私企。再比如TCL集團,原本也是國企,如今也成為了私企。
中國的央企是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據支配地位,比如石油、鋼鐵、航空、電力、通訊等等行業。國企的存在,其實也有很多好處和優勢。
首先,中國有14億人口,在交通運輸方面,就具有很大的壓力。所以,在基建方面,還是需要由國家來統一排程。這些行業投入大,回報週期長,如果交給民營企業來做,那可能很多經濟不發達,收不回收益的地方,交通就會永遠很差。如今中國中西部地區,很多都通了高鐵,是很難盈利的。地鐵也是大部分虧損,高速公路連續虧7年,如果沒有國家來支援,民企是不會去做的。
其次,讓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低。比如電力這塊,中國居民電費非常低,平均才幾毛錢一度。前段時間,發改委發文稱將調整收費機制,電費有可能上漲。像在美國,發生災難時,電費反而會上漲。中國將電通往每個角落,即便是虧損。在通訊方面也是一樣,美國很多偏遠鄉鎮,運營商不願意去建基站,導致通訊很差。而中國卻是將網路通向千家萬戶,改善人民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民企來說,都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所以,他們做一個行業,首先考慮的是能不能賺錢,然後才去做。而且,它們肩負的社會責任都比較弱。國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一些行業佔據支配地位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