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簫吹風
-
2 # 齊林居
土耳其軍隊對國家的影響力源於凱末爾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一方作戰但戰敗。1920年,協約國企圖借《色佛爾條約》瓜分老朽的奧斯曼,在1915年4月份的加里波利戰役中建立起聲望的帝國將領穆斯塔法.凱末爾發起獨立戰爭;1922年11月1日,新建立的土耳其議會正式廢除蘇丹國,終結了長達623年的奧斯曼君主統治;1923年7月24日《洛桑條約》簽署,10月29日,受國際承認的奧斯曼帝國合法繼承國—土耳其共和國於新首都安卡拉正式宣告成立。
1924年3月,共和國首任總統凱末爾廢黜源自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後人的哈里發制度,將奧斯曼王室成員悉數驅逐出境,他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革命,以啟蒙土耳其,將舊的奧斯曼-土耳其國家徹底改造為新的“現代、世俗和民主的共和國”,全面走向西化和現代化。
其中關鍵一點,在於廢除伊斯蘭教長制等宗法制度,削弱、割裂同奧斯曼帝國曆史和伊斯蘭文化的聯絡,否定土國伊斯蘭文化的本體特徵,反過來強調突厥史及前安納托利亞歷史的重要性,以最大程度減少伊斯蘭教對土國政治、教育的影響。比如2018年,土耳其陸軍宣稱“建軍2227週年”,自認匈奴冒頓單于在前209年建立的騎兵是“土耳其歷史上第一支正規軍”。 凱末爾帶領土耳其現代化的作為,史稱“凱末爾主義”。
1934年,土國議會透過《姓氏法》,授予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蒂爾克”這一榮譽姓氏(意為“土耳其人之父”)。軍人出身的國父凱末爾享有崇高威望,使土國在今後幾十年的政治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官執政、軍人護國”體制。
土耳其在1945年後由凱末爾創立的“共和人民黨”一黨制走向多黨制,被視為中東最民主的穆斯林國家,但期間民選政府被1960年、1971年和1980年的三次軍事政變及1997年的一份軍事備忘錄所推翻。1980年代,土國推行市場化改革,經濟發展一度強勁,政治趨於穩定;1984年,土國境內的庫族分離組織庫爾德工人黨(PKK)開始發動叛亂,至今造成超過40,000人死亡。2010年土國修憲,才限制了軍隊權力。
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生前將軍隊定位成“共和保衛者”,其根本是藉重軍事力量來擔保自己在共和國肇始所推行的凱末爾主義。多年來,土國軍隊對“世俗主義”的原則恪守最堅定,也深以維持國家之穩定發展為己任。
1950年,土耳其民主黨接替共和人民黨執政,完成第一次政黨輪替。但至1950年代後期,土國經濟失控,政府轉趨獨裁。1960年4月,朝野衝突連鎖引發大規模的學生暴動與街頭騷亂,坐不住的土耳其軍方以“擔心國家分裂”為由在5月27日發動政變,領導行動的陸軍總司令古爾塞勒將軍接管政府,並以煽動暴亂罪處決了民主黨籍的總理曼德列斯等要員。
到了1970年代,當年被軍方抄家的民主黨透過改組,以全新的“正義黨”(AP)重返執政舞臺。但捲土重來的正義黨政府為挽救經濟祭出的激進貨幣貶值政策,更加刺激了社會矛盾。於是,1971年3月12日,土國軍隊總參謀長塔馬奇上將向德米雷爾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迫使AP改組內閣,並與在野黨妥協。
1970年代,土耳其進入新一輪內外交困。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導致國際石油危機、1974年土軍入侵塞普勒斯、1976西土耳其大地震、1978年美國為強迫土軍撤出塞國而對安卡拉實施禁運……“為了拯救國家秩序”,土國軍方在1980年9月12日發動“不流血政變”,並由總參謀長埃夫倫將軍自任國家元首,土國自此進入為期三年的軍政府時期。
1996年土國大選再一次變天。福利黨(RP)在議會中取得主導聯合政府的多數席位,土耳其軍方儘管對其伊斯蘭色彩有所質疑,但當時民心思變的社會氣氛卻不允許軍方有所動作,可剛上臺的福利黨於經濟政策中還沒有太多表現,就因外交、內政方向上的急進轉彎讓軍方大吃一驚:新政府上任後,徑自突訪遭受國際孤立的伊朗、利比亞,讓面對北約盟邦的土國軍隊立場盡失,同時RP一連串的信仰政見與宗教政策,也讓軍方感到威脅。
1997年2月28日,土國軍方首腦在國家安全會議上發出備忘錄,強行解散埃爾巴坎內閣,亦藉由憲法法院宣佈“福利黨為違法政黨”—不料此舉竟然造成福利黨籍的伊斯坦布林市長埃爾多安趁勢崛起,並率領福利黨骨幹重組為“正義與發展黨”(AKP),制霸土國政壇至今。
埃爾多安執掌政府後,在2010年推動公投透過新憲法,限制了軍隊權力,由文人統軍。在初期,即便埃氏能較快促進經濟發展,善於運用各方力量鞏固權勢,但時任土軍總參謀長的希勒米.厄茲柯克、亞希爾.比於克阿納特等資深將領還是令他不敢小覷,那時的埃爾多安輕易不敢插手軍隊事務。
2016年7月15日,一批反對AKP的軍人突然發動政變圖謀推翻埃氏,卻因起事倉促、得不到軍中袍澤廣泛響應,加上土華人民上街圍堵,結果被很快平定。埃爾多安當局立刻藉機對軍隊、司法、學校等系統開展大清洗,並要求美國引渡土國方面認定的政變主謀-僑居賓夕法尼亞州的神職人員費特胡拉.居倫。
2017年11月22日,土國NTV電視臺援引國防部長加尼克裡的話稱:“(2016年的)政變未遂事件發生後,土耳其軍隊中共有8570人被解僱,其中包括150名將軍和4630名中級軍官,經證實,他們與居倫恐怖組織(FETO)有關。”連在2016年出兵敘利亞的“幼發拉底之盾”行動中立下戰功的特種部隊司令澤卡伊.阿克薩卡爾勒也遭貶流放。
埃氏本人此前曾證實,在政變未遂事件後有5萬多人因牽扯“居倫恐怖組織”而遭到逮捕,另有超過14萬名公務員被開除或停職。
西方媒體稱,埃爾多安政府藉口“政變”陰謀對土軍發起多次“深度調查”,迫使原總參謀長厄舍克.科沙內爾等一大批三軍將領集體辭職,取而代之的傑戴特.厄澤爾、胡魯西.阿卡爾等大多是埃氏在軍中精心栽培多年的親信或“傀儡”。
自此,縱橫把持土耳其多年的軍隊在與文職政府的博弈中敗落,埃氏得以直接插手土軍的高層人事和軍國要務,一步步落實了對軍隊的統馭。
回覆列表
這是國家的政權體制不完善,也是這個國家的傳統。世界上有許多國家軍隊對國家的影響很大。比如泰國,巴基斯坦,這些國家都是國家政體談不上完善的或在完善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