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84092489827431

    歷史沿革   漢置攸縣,攸水在東。據《水經注》:“縣北帶攸溪,蓋即溪以名縣也。”   春秋、戰國時,今攸縣境域屬楚黔中郡地。秦(公元前250)設陰山縣,管轄範圍是現在攸縣的西鄉、南鄉以及安仁、衡東的部分地區;據《攸縣誌》(1871-1949)記載,其縣治大約在現攸縣鴨塘鋪鄉的陰山港村。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長沙國,設攸縣;攸縣、容陵均屬長沙國。攸縣之名始見於史籍,其管轄範圍是現在的東鄉、北鄉以及銀坑、涼江、蓮塘坳、網嶺、大同橋一帶,縣城大約在羅家坪或酒埠江某地。陰山縣屬桂陽郡。   東漢,攸縣、容陵均屬荊州長沙郡;長沙郡轄攸十一縣。建安十三年(208),劉備攻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攸縣、容陵縣屬劉備管轄。建安二十年(215),吳孫權攻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攸縣、容陵皆屬吳,吳將容陵縣改名陰山縣。   三國吳黃武年間(222-229),改容陵縣為陰山縣,屬湘東郡。攸縣仍屬長沙國。吳太平三年(258),分長沙東部為都尉湘東郡(郡治在今衡陰),西部為衡陽郡。陰山改屬湘東郡,攸隸湘東。晉太康元年(280),破吳,置長沙郡,屬荊州,領攸、蒲圻十縣。   南北朝時期。齊代,攸縣、陰山縣均屬湘東郡。梁天監年間(502~519),陰山縣分其地予湘潭縣,大概只保留現攸縣的西鄉和南鄉一帶地方。梁代(531~555)始遷縣治於攸江之上;此為老縣治之所在,即今網嶺鎮羅家坪村。陳代辛巳年(561)改攸縣曰攸水縣,隸湘州。   隋開皇元年(581),攸水、陰山、茶陵、建寧(今株洲)四縣合併為湘潭縣(非今湘潭縣),屬衡山郡。唐武德四年(621),廢湘潭縣,置南雲州,州治設攸水,轄新興、安樂(兩縣系攸水析置)、陰山、茶陵、建寧五縣。貞觀元年(627),撤銷南雲州,將新興、安樂、陰山、建寧、茶陵五縣合併為攸縣,屬衡州衡陽郡。聖曆元年(689),析攸縣所轄茶陵舊地,復置茶陵縣。   五代的後梁(907~935)、後唐、後晉三代,攸縣均屬潭州。其間縣治於後梁時期由羅家坪東遷至洣水北岸(今址)。後漢乾裕元年(948),攸縣改屬衡州。宋代攸縣屬潭州長沙郡。至道三年(997),潭州屬荊湖南路,領長沙、攸、醴十一縣。   元元貞元年(1295),攸縣戶口增至一萬戶,升為攸州,屬湖廣行省天臨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攸州為攸縣,屬長沙府。   清代攸縣屬長沙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原茶陵衛在攸縣境內的屯田,劃歸攸縣徵賦。雍正十一年(1733),湖南巡撫提請將攸縣與茶陵分管的馬鞍山至小集一帶的茶陵衛屯田地區劃歸攸縣管轄。   民國元年(1912)廢除知縣公署,成立攸縣行政廳。不久,改稱為知事公署。民國3年(1914),廢府設道,攸縣屬湘江道。民國11年(1922)廢道,縣直接屬省。   民國27年(1938),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攸縣屬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衡陽,後遷耒陽。同年8月,廢區擴鄉,整頓保甲。撤銷7個區,將30個鄉合併為22鄉、鎮;5百多個保併為247保,保下設甲。   民國30年(1941),湖南省調整各縣插花飛地。攸縣將菜花坪鄉的黃皮洲及淥田鄉丫尖下街劃歸茶陵;茶陵將大洲及淥田街的肖家土坪、花明樓一帶劃歸攸縣;攸縣將淥田鄉的東衝劃歸安仁。   民國33年(1944)6月22日,日本侵略軍侵入明白鄉。23日,縣政府撤離縣城。7月初,縣政府遷鸞山高山嶺,後又遷高樓、官田,並設路西(攸醴公路以西)、米南(米水以南)兩個辦事處。民國34年(1945)9月,縣政府遷回縣城,改梅城鎮為中興鎮。   1949年8月14日,攸縣解放。9月7日,攸縣人民政府、中共攸縣縣委成立。9月,撤銷原12鄉鎮,劃為6個行政區,區以下沿用舊保甲編制,計157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攸縣屬衡陽專區;1952年改屬湘潭專區(後改稱湘潭地區)。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的新體制,攸縣改屬株洲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為什麼要加入歐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