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鹿圓覺
-
2 # 羽翼課堂Benny
我一直身體力行地在踐行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正是這些輸入模式,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1、讀萬卷書
所謂的讀萬卷書,不僅僅就像我們在學習篇講精讀專業行業內的書籍,還要泛讀。
看書並不為了增加“資料”,而是增加後臺的作業系統升級。在閱讀的時候,你的作業系統是被迫升級的一個狀態。
當你閱讀到足夠多的數量的書,你就會發現你的大腦能夠相互進行聯機處理。
至今,我很感謝自己大學期間主要做了三件事:
那時候,我每天基本上有8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都是在圖書館裡度過,被圖書館的老師調侃說,“你該不會是把圖書館當成家了吧?”
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很大,有400多萬冊的藏書,而且都是免費的。
當時太年輕也不懂,我幾乎沒有太多的挑選,上至專業的醫學法律書籍,下至各種歷史人文書刊,報刊雜誌,反正感興趣的就讀。
但也正是當初讀過的那一本本書,讓我積澱下了紮實的文字功底。
後來工作這幾年,接觸了知識付費領域,我就把單純的紙面閱讀,轉為各種影片、音訊的學習,緊跟時代的腳步,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知識求知。
在為認知買單這件事情上,我也從來沒有吝嗇過。從9.9元的微課,到2萬多的課程服務,只要我判斷這個課程能解決我當前遇到的問題,都會毫不猶豫地掏錢。
正是這樣的學習積累,現在對待同樣的事情,我會比別人擁有從更多的視角去判斷,更快的反應去決策。也從只能拿工資到學會投資賺錢,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感覺,讓我如獲新生。
奧美有一則廣告詞是這麼寫的: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歷的失敗。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閱讀的人,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我相信保持終身學習,後臺資料不斷增加,認知不斷迭代的人,永遠是最有競爭力的人。
2、行萬里路
編劇宋方金老師曾經寫過一首小詩,
親愛的,我要怎樣才能向你形容和描述我歷歷在目的那場鵝毛大雪;我的困難在於:一、你從未見過大雪;二,你也未曾見過鵝毛。
說來你可能不信,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上大學之前,都沒有出過市。
透過高考,有機會到了省會城市讀大學。
大二那年,我透過報名中青報的一個活動,第一次坐了30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出省到了貴州調研採風。
之後,又透過去參加北京國際車展,到江西贛州去調研走訪等,去到很多地方,認識全國各地的優秀大學生。
此後,我就愛上了行走,沒錢就透過窮遊、打工換宿等各種形式,走過了小半個中國。
人都是保護型動物,當你對未知世界認知不夠,天然的恐懼就會束縛你的選擇。如果不是我在大學期間,有機會走過那麼多地方,我應該是沒有足夠的勇氣,敢從國企裸辭去滬漂。
畢業工作後,總算有了一些積攢了,我又開始把眼光放到更大的世界。據個人蜂窩網的記錄,從大學開始,我的足跡就已經遍佈了全世界11個國家,58座城市。
尤其是來了上海之後,我去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地區——西歐。
我當時就是想看看,書裡說的法國有多浪漫,德國有多嚴謹,瑞士有多美麗,究竟是不是真的?
當我真實地置身過西歐這片土地,在這裡停留過,才能深刻感受到“國外的月亮並不比大陸圓”,在巴黎見過逃地鐵票的底層人民,也經歷過同行者在義大利被吉普賽人搶錢包的遭遇。
這時,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的世界觀也會在這個過程逐漸形成,就像韓寒《後期無期》裡說的,“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眼界影響你的世界觀,而世界觀決定你的方法論。大部分像我們這樣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往往樂於研究方法論,卻忽略提升我們世界觀的格局。
這也是為什麼富人家長大的孩子跟窮人家長大的孩子,差距會拉越來越大的一大原因。
在這裡,並不是鼓吹大家要花多少錢和富人家的孩子一樣,目無目的去旅行培養眼界。
我一直相信,“一塊錢有一塊錢的活法,100塊錢有100塊錢的花法”,不管是大學期間的窮遊中國,還是畢業後去歐洲旅行除了必要的旅費,連一樣奢侈品都捨得給自己買。
就像王家衛在《一代宗師》說的,“人的一生,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
我仍然堅持認為,決定一個人認知,不是機遇,而是見過天地之後的視野和格局。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在能力範圍內儘量地走出去,不管你足跡所到的地方是你家周邊的城市,還是去到北上廣,去到更大的世界。我們只有透過不斷的行走過程當中,不斷地去認識世界,反過來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一生的奮鬥,究竟是為了什麼。
畢竟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所以,我們不妨都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
3、和高人聯機
大學時期,我就意識到,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與誰同行。只有優秀的人在一起,才會變得更加優秀。這也是最快的成長方式。
所以,當身邊的同學都還把所有精力放在學業上,我就找各種實踐的機會,和各行各業的人交流。
我記得當時在醫院實習的時候,適逢某一屆足球大賽,從來對球類不感興趣的我,為了能讓帶教老師能多給跟我分享一些經驗,就會在每一天早班查房之前,先上網瞭解一下前一天的足球賽況,只為了多跟對方有一些共同話題。
滬漂之後,我的工作有一部分內容是做人物採訪,從而有機會接觸了很多平時只能在電視、書本上看到的大咖。可以是說是在每一次採訪過程中,我的認知是直接被他們拔高了,有一種大徹大悟人生真相的感覺。
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過後,我就把這個習慣儲存到生活當中,我都會約一些相對同頻的朋友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成長經驗和生活、工作技巧。
高手的時間都是非常寶貴,你要一定珍惜每一次和比你格局高的人聊天的機會。
最後再從這10個問題裡面,梳理出最想了解的3個問題。在跟對方交流的這個過程中,有技巧的把問題丟擲來,瞭解對方能走出今天的底層方法論,為自己所用。
當然在交流的過程中,你也不要吝嗇自己的分享,主動跟對方分享一些你知道的有價值的資訊。
結束交流以後,我一定會在當天就做好覆盤。
在此,也獨家分享我的地方覆盤方法:
第一,我獲得哪些新知;第二,我改變了哪些舊知;第三,我接下來要怎麼做。
做好了覆盤,你可以把你覆盤的記錄發給對方,請對方幫你看一下市場還有哪些遺漏的。有一些疑惑的點,也可以請對方稍微再給你一些指點。
一般這種情況下,對方看到你這麼認真的態度,都會很願意給你一些指導。
在生活當中,大部分人所有的痛苦,並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來自你對世界的主觀認知與客觀情況的偏差。我們就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
3 # 我心淡然368
1,炒股賠了不少,賺了個心態平和,也對各行各業有了膚淺的認識。
2,跟著一位大哥做點小生意,見識了一點做生意的門道。
3,在職場少說話,多觀察,發現形形色色的人,各種行事風格,真得長見識。
4,用公積金貸款買了兩套房,賣了,賺了不少,買了輛好車,周圍的人層次也變高了,自然長見識了。
5,經常看知名企業家的影片,瀏覽新聞,感覺自己的見識突然被開啟。
6,旅遊。全國各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真的能開啟見識,前提是得有錢。
7,因為自己做過業務員,感覺銷售人員的見識就比普通人廣得多。
8,多讀書,如今四十多歲的我依然酷愛讀書,深信讀萬卷書,修行是自己的,見識是自己的。
9,在工作中與領導據理力爭,被穿小鞋,在鬥爭中也長了不少見識。
10,有機會多與大學教師接觸,不一定是教授,會開啟自己的見識。
總之,要開啟自己的見識,就是交貴人,多經歷,多學習……
-
4 # 魯亞希格米
1.媒體上人們有趣的生活記錄。
2.自己的親身體驗。
3.交流分享。
回覆列表
一.當保安的時候,看到一個70歲的富婆很有錢,我就和她在一起了,結果發現哇塞!她好有見識。
二.有一次在東莞當鴨子,結果發現鴨子,也是勞動人民也!又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