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桐花籽籽

    在網上查的,感覺應該是真的。

    電視劇全流程大約分成以下幾步:前期,主要是劇本;拍攝;後期製作。

    其實前期花的時間往往是最長的。

    1.劇本

    劇本搞得差不多了,製片人就開始找導演。因為導演在電視劇中擔任的角色執行性要高過創造性,所以一般這時才介入,也有介入比較早的,在劇本創作階段就進入,甚至自己親自或者帶著班子創作劇本的。導演一般有一套自己的攝製組人馬,包括攝像、美術、服化道等。製片人、導演、攝像、美術等就大致成型的劇本在拍攝風格上進行討論,一邊遴選演員,一邊看景,為作品的視覺呈現定基調,建立攝製組。電視劇導演不像電影導演,絕大部分是不做分鏡本的。

    2.拍攝

    同時,統籌此時也要開始根據劇組準備情況和劇本量,定大致的拍攝計劃了,包括內外景的拍攝安排等。其實,統籌是影視製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職位,這個職位的人相當於大管家,要根據創作人員的需要和現實情況,事無鉅細地編排拍攝計劃。導演要搞貓膩,投資方要加快進度,都得找她。做好了統籌,基本就可以向製片人發展了。正式開機後,統籌要安排每天的拍攝計劃,每天拍幾頁劇本,哪幾場戲,這個肯定是拍攝怎麼方便怎麼來,而不是按照劇本順序來,如果按順序拍攝,成本上吃不消的。

    上面主要是拍攝的籌備工作,一般這個工期不會太長,而且電視劇的拍攝不是一個專案全部完結再開始下一個專案。一般做前一個專案後期時,後一個甚至後幾個專案就要開始籌備了,儘量把這塊時間不浪費。

    等到正式開機,進度反而要快了。一部三十集的電視劇,每集劇本大約15頁左右,總共大約450頁左右。導演的速度有快有慢,我跟過的一位算是比較精雕細刻的,每天大約4頁左右。不過一般電視劇都是兩組同時開,a組導演親自上,b組上一個副導演或同樣級別的工作人員,a組拍一些主要的戲,b組在a組拍攝期間,利用同期租賃的場地和閒置的演員拍攝次要場面、補空鏡、部分動作戲以及部分大場面。所以,實際的拍攝時間大致能控制在3到4個月。拍攝快主要還是從經濟考慮,一個組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這波人光是吃住就是一大筆錢,加上場地、道具、器材的租賃,演員的檔期,耗費一天就是幾十上百萬的損失。

    內景和外景分開集中拍攝,確定了拍攝地就去一地集中把該拍的拍完。每天拍攝時間按各組工作習慣,我經歷過最狠的組是上午7點到次日凌晨兩點,日常也要12到15小時。不過也有輕鬆的,8點開機18點收工的也有。一般是邊拍邊粗剪,這樣可以節省後期時間,每天晚上統籌確定下之後一到兩天的工作通告,發放到各單位人員手中。有些比較講究表演的導演會利用晚上時間提前排演第二天的戲份。

    3.後期

    等到全部拍攝結束,粗剪也基本完成,這時候導演、剪輯指導就一起細剪,剪輯師一般會先期配些音樂,按照音樂的情緒和點來剪會舒服很多。剪輯結束後,音畫工作同時進行。音是配音、聲音製作和配樂雖然有些導演強調現場收音,但相當部分還是使用配音的,演員配合專業配音配都有。聲音是給上除演員聲音外的其他一切聲音,現場音基本是不能用的。配樂則是請專業作曲,根據成片作曲,電視劇一般是反覆使用,很少每集單做,剪輯時用的音樂外國的和不是特別明顯的,能用的也用。所以電視劇中常會出現一些詭異配樂,如某八路戲中配布魯克納……畫是調色、特技、特效等。不只是電腦特技效果,一些穿幫鏡頭什麼的也需要用遮幅等手段調整。音畫都完成後,上字幕、批採。就算是大體完成了。但是後期人員不能亂跑,萬一通過不了審查,還得再調,甚至在播出前一兩天都可能出狀況。

    大體上電視劇就是這麼倒騰出來的,不過每個創作團隊的工作風格不一樣,可能具體過程會有差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涵字的名字這些女寶名超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