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日月145280768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以武力侵佔東北的事件。九一八事變是曰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也標誌著華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 2 # 使用者950589193642

    9.18事變是日本人蓄謀已久的一場軍事陰謀,也昭示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東北三省從此遭受了日本帝國主義長達十多年的欺壓,國民也生活在最低層,日本人在東三省放肆掠奪中國的資源,我們一定要牢記9.18,絕不能讓歷史的悲劇再重演,努力強國強軍

  • 3 # 使用者2674625316953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回望九一八,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樹立歷史思維,汲取歷史教訓,獲得歷史智慧,更好地面向未來。我們今天端起歷史的望遠鏡,綜合各方面專家學者研究成果,梳理出六點經驗教訓,涵蓋政治、軍事、外交等多個領域,為學史明理、鑑往知來提供參考與借鑑。

      ——日本發動事變蓄謀已久

      “閉著眼睛,我都能打到北大營。”這是《日本軍部檔案》記錄的一名日本炮兵少尉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夕說的一段話。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範麗紅說,九一八事變絕非偶然事件,它是日本關東軍精心策劃武裝侵略中國東北的產物,是日本軍國主義長期推行對外侵略擴張“大陸政策”的必然結果。

      從歷史上看,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有計劃、有步驟,最終演變成為一種“國策”。從1894年挑起甲午戰爭到1904年在中國東北發動日俄戰爭,日本不斷在中國東北擴張勢力,甚至形成了“國中之國”。1928年,日本關東軍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某種程度上就是九一八事變的預演。

      ——不抵抗政策釀奇恥大辱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日軍進擊北大營的兵力約為800人,駐守在北大營的兵力約為7000人,但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北大營就全部陷落。“這難道不是奇恥大辱嗎?”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說,日本關東軍看透了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才敢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

      史料記載,駐紮在北大營的將官多次電話請示參謀長榮臻,均被告不允許抵抗,甚至要“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由此,導致東北軍死傷眾多,潰不成軍。而日軍幾個小時就佔領了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經營多年的北大營。

      與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相比,剛成立10年的中國共產黨毅然決然地扛起了抗日救亡的重任。九一八事變爆發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就立即發表了《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呼籲社會各界民眾以武裝手段驅逐日本強盜。這也是中國發出的第一份抗日宣言。同時,中國共產黨派出了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大批骨幹黨員奔赴東北領導抗日武裝,與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殊死戰鬥。

      ——委曲求全換不來和平

      九一八事變爆發前,中日關係就已經日趨緊張。1931年,日本在東北先後製造了“中村事件”和“萬寶山事件”加劇挑釁態勢,為大規模的武裝侵略製造藉口。對此,中國方面既沒有及時應對,也沒有對可能惡化的形勢作出充分預案。國民黨政府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張學良出於避戰自保的心態,均不願與日軍發生正面衝突。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迅速佔領東北各地。1931年9月19日早上,日軍佔領瀋陽城,同日攻佔長春;1932年1月2日攻陷錦州,2月5日佔領哈爾濱。日本關東軍高階參謀、“皇姑屯事件”策劃者河本大作後來在供詞中陳述:“如果當天奉天軍敢於試圖公然抵抗,則敵我兵力相差懸殊……決不會有幾天之內便相繼佔領奉天(瀋陽)、長春、吉林的結果。”

      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換來的。歷史告訴我們,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無原則的妥協求和平則和平無。

      ——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九一八事變後,當時的國民黨當局和部分民眾一度寄希望於“國際公理”,幻想歐美列強能主持公道。但列強們出於種種私心和盤算,包括倡議成立“國際聯盟”的美國在內,均對日本的侵略行為採取了綏靖政策。國聯派出的李頓調查團在日方蠻橫干預和西方列強的綏靖政策下,僅僅出具了九一八事變調查報告而已,毫無強制性措施,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的兇悍氣焰和侵略野心。

      “設若一個國家自己不能自救,單靠別人去為你火中取栗是不可能的。”面對當時中國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卻片面依賴國際調停的做法,國聯調查團發出瞭如此的感慨。

      ——麻痺大意錯判形勢鑄大錯

      “我們都抱著一種僥倖心理,盼著日本人沒有那麼大的野心。現在回想起來,那大概就是一種亡國奴心態吧。”東北軍獨立第七旅士兵陳廣忠回憶歷史時曾這樣反思。

      “就在事變爆發前,中共情報人員和中共滿洲省委將日本要發動突襲的資訊傳遞給當局,但沒有引起東北軍足夠的重視。”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潔說,事實上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兩國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日本在東北頻頻進行軍事演習,叫囂著“要給華人顏色看看”,日本一手炮製的“皇姑屯事件”也就是3年前的事情。但國民政府和東北軍缺乏憂患意識,沒有底線思維,竟然誤認為日本不會妄開戰端,更不相信日本會發動侵華戰爭,幻想著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內憂外患致日本乘虛而入

      九一八事變為什麼日軍能夠輕易得逞?究其根本原因是舊中國政治的衰敗、經濟的落後和國民黨政府頑固地堅持“攘外必先安內”。

      九一八事變爆發前的中國,敵人已在“臥榻之側”,國民政府卻集中武力“剿共”。從1930年到1933年,國民黨連續出動大軍“圍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日本看透了中國內亂不止的國情,摸清了國民政府的“脈門”,從而加快了侵華程序。

      穩定是發展的基礎,團結是勝利的根本。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90年前的舊中國,成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中國,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華人民有骨氣、有信心、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挫敗一切覬覦者的圖謀,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徐傑成為關鍵先生,屢屢成為國家隊奇兵,可為何還是被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