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歆洋_

    出喪擇日儀式  屍體收斂之後就要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做出喪,又叫"出殯",俗稱為"送葬"。停屍祭祀活動後就可以出喪安葬。在許多民族中對出喪日期都要慎重選擇。  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按照迷信的講究,凡下奇月死者,應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應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若不能及時葬埋,可先柩起來。在河南一帶,還有埋葬忌月的習俗,並且與姓氏有關。據說,張、王、李、趙四姓人,禁忌六、臘月動土葬埋。其餘姓氏,三、九月禁忌動土葬埋。若忌月有喪事者,要排至三七、五七殮葬,必得避開忌月才行。如特殊情況需及時出殯者,也只能先用青磚柩之,不得入土葬埋。臺灣以及南方一些地區,俗忌七月出葬。因民間傳說,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該月陰間得鬼魂要到人世上來討食。為避鬼煞,故忌此月殯葬。  舊時,民間還廣泛流傳著忌"重喪"得習俗。浙江一帶俗說"重喪"是指死者出生的年月日,與死者死時的時辰有干支重字。俗稱"月不清"。遇上這類情況,要舉行特殊的喪儀,往往是在三、五更蓋棺,抬至郊外。喪家不穿麻,不能哭,要等七日後,才呼號奔告親朋,然後再補喪禮。但是,在臺灣一帶,"重喪"卻是指某種葬埋忌日而言。俗說在某日葬埋便會犯重喪,亦即喪家還會再死人。當地的重喪日為:一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十二月己日,依次類推。如果因為特殊事情不得不於重喪日安葬時,要採取一些儀式。符咒字,一般是正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書"六庚天刑"; 二月書"六卒天庭";四月書"六壬天牢"; 七月書"六甲天福";八月書"六乙天德"等。不過,每月書寫字樣的規定都不怎麼嚴格,也有相互串寫的現象。,但大體上就是這類字類推而已。  少數民族在殯葬擇日的信仰方面與漢族有相通的地方。東北地區的北韓族、赫哲族、達#爾族、滿族均選擇單日出殯,而不能在雙日出殯,據說,雙日出殯意味著要死兩個人。#西的"勒墨人"忌在寅日、辰日出喪,也不能在死者的屬命之日出喪,否則不吉利。雲南一帶的景頗族認為選擇出喪日期以十二屬相中會進洞的動物之屬相最為吉利,不如屬龍、蛇、鼠三天都是好日子,其餘天日忌出殯。貴州一帶的侗族最忌"衝#"日出喪。臺江縣巫腳鄉苗族出喪最忌"犯雙日"。廣西一些民族地區則忌諱?quot;重喪"日期出喪。白族若犯重喪,須在中堂掛一匹紅綢,或在棺木上倒吊一隻雞,將其致死,在用筍葉做一口小棺,把裝著死雞的小棺從門坎小挖的小洞中送出,然後埋在路上,以此破之。而西藏米林縣的#巴族,出喪的日期要由巫師行殺雞看卦儀式來定,以雞肝上紋路的走向顯示吉凶。另外,在一些接近漢族的民族地區也有由"陰陽先生"的占卦儀式決定日期的。  還有一些民族和地區不但擇日,還擇時。彝族人家中有人去世,一般在家停屍很短,多是上午死,下午葬;下午死,晨葬。但忌諱正午出殯。俗以為正午出殯會招致災異,不吉。雲南一帶的的苗族(黑苗)一般在早上出喪。而花苗和白苗則在午後和黃昏出殯。貴州一帶的苗族(白苗)是在天剛亮出喪。東北黑龍江一帶的赫哲族多在晌午出殯。廣東等地瑤族出殯時間多在中午或午後,以為這種時刻最吉利。  出喪擇日儀式甚是簡單,有時只需翻翻皇曆或問問"陰陽先生"即可。然而,此儀式所涉及的內容、牽扯的面極廣,稍一不慎,便可能犯忌,所以必須慎重。  -------------------------------------------------------------------------------------------------------  下葬  經過了初喪、哭喪、做七、送葬等儀式之後,最後的環節就是下葬了。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  由於各個民族所處的生存環境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風俗儀式。這種下葬的儀式反映了人們對靈魂的崇拜。漢族主要是實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終歸宿,所以墓地的選擇是埋葬死者的頭等大事。墓地要選在地勢寬廣,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氣凝結的吉穴,從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孫。  這種下葬儀式是非常講究和煩瑣的。抬靈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做"打穴"。在打穴之前還要祭祀開山,孝子要燒香點燭行開山禮。有的地方要請地仙,還要畫太歲,開山的時候要避開太歲的方向,不然就是"太歲頭上動土",喪家就會遭受到禍害。開山的時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後打個木樁,然後讓孝子在打木樁的範圍內用鋤頭挖三下。接著八仙就過來做穴,做好之後再把太歲的畫像燒掉。這種墓穴,是把靈柩推進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鋪墊著兩根竹子或者剝了皮的光滑潤澤的小衫樹。放的時候,把靈柩的上首擱在上面,再用撬棍往裡面推,推進去之後再抽掉墊底,最後鏟一些草皮把洞口砌嚴封好。  靈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後還有很多有趣的風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婦要在靈前作揖拜禮,然後捧把黃土,在懷裡包著,跑回家裡把黃土撒到豬攔雞籠和床下,據說這樣就可以得到亡靈的保佑。要是媳婦多的,就要爭取第一個吉祥,甚至有脫掉鞋子抄水路捷徑回家的。撒完黃土之後,媳婦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廚房裡吃幾口飯菜,這叫做"進寶",是為了圖個吉利。  在舊時,祭祀墓穴是人們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時候把一隻公雞殺死,用它的血來祭奠。公雞不會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裡反覆撲騰,按照舊時的說法,公雞死在墓穴裡的哪個部位,哪個部位的子孫就會興旺發達。公雞撲騰下來的雞毛叫做"鳳凰毛",必須要揀掉。 下葬之前還要由死著的兒子把用五穀雜糧編成的五穀囤放在墓穴裡。囤口上面蓋著一張小烙餅。在墓穴裡還要放一個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盞豆油燈,叫做長明燈。有的地方還在墓室上嵌一面銅鏡,象徵太陽。在古代的時候,有錢的人家要遠離墳墓,射三支箭,然後馬上後退。這樣不敢靠近靈柩是因為擔心壓不住鬼邪,自己會遭殃。在靈柩放進墓穴的時候都必須放炮,說是為死者餞行去陰間。  按照舊時的規矩,下葬的時間也是要講究的,必須是太陽落山靈柩也落土。落土的時?quot;八仙"拽著棕繩徐徐放下,四平八穩之後,親屬們必須抓起泥土扔到靈柩上,這叫做"添土"。靈柩下去之後,先要蓋一層薄土,再把墓穴裡掃出來的土撒在上面,之後要放上一隻碗,叫做"衣飯碗"。這樣做是為了以後遷墳的時候動作輕些,免得驚動亡靈,招來不幸。  民間的習俗認為,人死後的靈魂隨時可能從墳墓裡跑出來,跟著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須繞墓轉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嚴禁回頭探視。否則看見死者的靈魂在陰間的蹤跡,對雙方都是不利的。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節哀的措施。不然的話死者的親人不停地回頭觀望,總也不捨得離開,是很難勸說的。  埋葬之後人們必須要洗手,有的還要用酒來洗。這樣是表示今後再也不死人,用來驅除晦氣。接著喪家要謝吹鼓手和客人。之後還要舉行辭靈儀式,祭拜死者的靈位。在有的地方辭靈之後,只要是親屬就要在一起吃飯,這叫做"搶遺飯"。在江浙一帶有喝"長壽湯",吃"長壽豆"的習俗。就是說,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後,在出喪的那天喪家要準備一大桶肉骨頭湯,就是"長壽湯",一大盆煮得爛爛的黃燦燦的大豆,就是"長壽豆"。送喪的人回來都要喝一小碗長壽湯,隨意吃一些長壽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壽"。有的地方還把又香又糯的長壽豆分給鄰里左右的小孩吃,說法是,吃了長壽豆,日後長又壽。 這些民間傳統的風俗習慣都反映了了生者對於死者的寄意和對生命興旺的美好願望。

  • 2 # 使用者1912799309084476

    1、首論陰宅的山向,擇吉最好做到旺山旺向。

    2、次論仙者八字,結合催財旺丁等目的,由大師有意識地選擇一個吉日。

    3、安葬擇日宜天德、月德、天德合、月德合、天赦、天願、六合、鳴吠日。

    4、安葬擇日忌月建、月破、土府、平日、收日、劫煞、災煞、月煞、月刑、月厭、土符、四廢、四窮、四忌、地囊、復日、重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筒望遠鏡怎麼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