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昭楊

    1884年至1885年 歐洲列強在柏林召開“西非會議”,當時的世界歷史大背景是歐洲列強不滿足以往幾百年在非洲沿海設立商站,準備深入內陸佔領非洲領土,並且開始了武裝探險和軍事殖民活動。

    這個會議原本是來解決剛果河流域歸屬問題,因為英國,法國和比利時三方勢力再此對立,但是剛果河流域問題的解決向歐洲其他國家確立瞭如何佔領非洲的準則,於是在接下來的30年裡(1884-1914),歐洲列強瓜分非洲,除了沒有被義大利征服的衣索比亞以及美國黑人返回非洲重建的賴比瑞亞之外,非洲被英國,法國,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德國七個列強所瓜分佔領。

    柏林西非會議

    那麼問題來了,瑞典,挪威,丹麥沒有在瓜分浪潮的前後在非洲擁有殖民地,為什麼也有資格參與《柏林會議》?

    這就要談到歷史上往往被忽略的北歐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張行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這些國家在歐洲爭霸戰爭中頗為活躍,特別是瑞典,三十年戰爭前後禍害波蘭和德意志,被波蘭史書稱為“大洪水”,又在17世紀末18世紀和俄羅斯打“大北方戰爭”,最終成就了彼得大帝的威名。

    其實,除去挪威歷史上要麼從屬於丹麥(1814年前),要麼和瑞典組建了聯盟(1814-1905),丹麥和瑞典這兩個國家在美洲,非洲和亞洲都建立過殖民地,只是因為海軍力量,殖民地人口不如西歐諸國,這些殖民地先後被佔領或者轉賣了而已。

    丹麥非洲殖民地克里斯蒂安堡(今迦納首都阿克拉附近)

    以非洲為例,丹麥在黃金海岸(今迦納)擁有9個殖民據點,其中兩個殖民據點 Osu Castle和hristiansborg Castle非常靠近今天迦納首都,被迦納總統用於官邸。

    而瑞典情況和丹麥類似,從17世紀開始在非洲迦納佔領5個據點

    丹麥,瑞典以及他們附屬的挪威為什麼要在非洲佔據一些商站據點,既沒有大力發展,也不放棄呢?

    沒有大力發展非洲殖民地和丹麥瑞典近代以來國力相對下降,精力集中在歐洲事務有關。另外也和這兩個國家人口少有關,直到今天丹麥+挪威+瑞典人口不如比利時+荷蘭多,沒有太多的人力進行殖民佔領和海外擴張。

    但是瑞典和丹麥堅持在非洲保留小規模殖民地則和歐-非-美三角奴隸貿易有關,這兩個國家在西印度群島都擁有殖民地,丹麥殖民地為今天的美屬維爾京群島(1917年出售給美國),瑞典殖民地是以種植蔗糖,菸草,咖啡等嗜好品為主,這些產品在近代歐洲可是暢銷的行貨。

    瑞典人在非洲的販奴活動

    但當時流行的種植園經濟是奴役非洲黑人進行勞動,因此從非洲販賣黑人本身就有很豐厚的利潤,所以丹麥和瑞典在非洲人口密集的迦納沿海地區建立幾個貿易點,本意並不是為了大規模擴張,而是為了收購和販賣黑奴,構建起奴隸貿易的鏈條。

    當19世紀黑奴貿易被禁止之後,丹麥很快在1850年前後就放棄了非洲的殖民地給英國,理由就是這些殖民地對丹麥而言已經無利可圖,失去存在價值。

    因此,丹麥和瑞典作為17世紀開始殖民非洲的老牌殖民地國家,參加1884年柏林會議是很有充分理由的。

  • 2 # 大道小子

    和尚摸得,我為何摸不得?

    英法比利時佔了那麼多殖民地,丹麥挪威瑞典就不能分一杯羹?

    資格嘛?好辦,北歐三國也在非洲做生意的,雖然是販奴,那也是生意嘀!因此,北歐三國用盡解數,拼命擠進會議,期望也能佔塊殖民地。

    誰拉他們進來的?當然是英國。這個歐洲攪屎棍最擅長拉人頭來胡搞蠻纏,亂中取利了。

    至於結果,沒有結果。肥美易開發的殖民地都在英法比利時荷蘭手中。丹麥挪威瑞典想要殖民地?好辦,非洲內陸有大把未開發的殖民地,想不想要?

    丹麥挪威瑞典一看,不是沙漠就是熱帶雨林,全是野獸比人多的地方,要開發出來還不知死多少人呢?

    三國想想自己大陸可憐的人囗數量,算了,還是做販奴生意吧。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夠不著啊!

  • 3 # 貓館長看世界

    柏林會議(1884--1885)是帝國主義列強在柏林召開的瓜分非洲的會議。1884年11月15日召開,1885年2月26日結束。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葡萄牙、義大利、奧匈帝國、丹麥、荷蘭、俄國、西班牙、瑞典、挪威、土耳其和美國等15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召集者為德國首相O.von俾斯麥。會議原定議程僅是解決剛果河(今薩伊河)流域的歸屬問題,但實際上是集中討論和制定列強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則。

    會上,英、法、德、比等國在剛果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利用列強間的矛盾,施展外交手腕,在會下同各國代表進行緊張的交易,使它們分別同他控制下的“國際非洲協會”簽訂協定,承認其對剛果盆地的主權,以“剛果自由邦”的名義,正式成為比王的私人領地。另一方面,會議也規定了在剛果盆地實行自由貿易,剛果河自由通航等條款。

    柏林會議制定了列強分割非洲領土共同遵守的原則,簽訂了包括 38條內容的《總決議書》, 規定《總決議書》簽字國佔領非洲沿岸土地或建立“保護國”時,必須分別通知“本決議書上的簽字各國,以便它們必要時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時必須“保證建立足以保護現有各種權利的統治權力,並在必要時,保證遵守規定條件的貿易自由與過境自由”,才能被看作“有效佔領”,才會被其他國家確認。《總決議書》宣稱:“為了非洲和全世界的最大利益”,各國的商人、傳教士及其他方面的代表都能自由進入非洲內地。柏林會議後,列強掀起瓜分非洲領土的狂潮。到1912年,列強已佔領非洲96%的土地。非洲被各帝國主義國家基本上瓜分完畢。

    在這一時期,由於美國的關注點在美洲事務,沒有餘力關心非洲殖民事務,在非洲只有一個有美國國內解放了的黑奴在非洲西部建立的附庸國賴比瑞亞之外,沒有任何進展,當然美國也希望透過這次會議為美國爭取到一些利益,為獲得最大利益,採取了中立政策。他更希望力量更為弱小的比利時控制剛果河流域。

  • 4 # 月影星輝

    原因無他,丹麥瑞典挪威曾經也殖民過非洲。

    瑞典,現在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樣子,曾經可是地球上最富侵略性的國家之一。瑞典的查理十二世,在北歐五國的大北方戰爭中,以一國之力打敗了俄國、丹麥、薩克森、波蘭四國聯盟。可惜的是,查理十二世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拒絕簽署和平協議,並組織軍隊遠征俄羅斯,在進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時失敗了,並且是慘敗,近乎全軍覆沒。瑞典從此一蹶不振,徹底喪失了成為大國的雄心壯志。

    挪威,此時與瑞典屬於同一個國家,直到1905年才脫離瑞典和挪威聯盟,成為主權獨立國家。

    丹麥,曾經的北方雄主,在歷次戰爭中被逐次爆錘,已經無力與列強爭奪殖民地,只好把重心放在了航運和對外貿易上。

    回到本題: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為什麼要邀請丹麥瑞典挪威,是因為彼時的挪威屬於瑞典,而瑞典和丹麥在美洲、亞洲、非洲曾經都有過殖民地——準確的說是殖民據點。奈何人口稀少,海軍薄弱,在奴隸貿易被禁止後,殖民據點先後轉手或者被搶走了。如丹麥在迦納有9個殖民據點,瑞典在迦納有5個殖民據點,這些據點最後都轉手給了英國。

    綜上,丹麥和瑞典作為曾經的老牌殖民國家,能參加1884年的柏林會議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是老兩口,手機裝置也不是很好,在鄉村還怎麼拍攝更好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