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中求健康
-
2 # 李德才21
答案是賣豆腐啥時候也掙錢!況且,是個買賣人就懂得隨行就市!
前些年我三姐在世時,我每次回村子裡都愛吃個白菜飩豆腐,原因是,山西省大同市一帶,全都賣的是漿水豆腐,而這種手工豆腐,就是用壓豆腐後的漿水經發酵後的漿水製作而成,其好處是,原滋原味,同樣吃到嘴裡是不變的黃豆味!同時,那時的村民,但凡是過年過節,武者是家裡來客,漿水豆腐都是招待客人的佳品!
可是,近些年來,我每次回老家,只要是我路過小賣部買塊豆腐,絕對的上當受騙,原因是,小賣部進的豆腐,是外邊縣城周邊村子們的豆腐匠,用石膏點制而成,再用漿水泡過後出售給村民的,但不變的事實是,我回老家後,向我四姨提前給我買的豆腐,就是漿水豆腐,因為我四姨她老人家在村子裡住著,知道每個豆腐房的底細,所以就能買到正宗的山西漿水豆腐!
對於豆腐這種美食,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各個地區有各派的製做方法,向石膏點制豆腐,一斤黃豆能點3斤半到4斤的成品豆腐,可漿水點制豆腐,真點不出那個數額斤數來,最多一斤黃豆點上2斤半到2斤8兩豆腐,那麼,這兩種點制方法,相差可就大了!而實際經濟價值也就有了明顯的差距,之所以在我們老家出現這種情況,全都是後來引進的外來品!
就以上我所說的這種狀況,正因為豆腐匠魚木混雜,直到後來農村人吃豆腐的逐漸減少,外加現在農村的年青人全在外邊打工,村子裡的人口本來就少,也就造成了這樣的現象!
-
3 # 單純柳葉Jp
過去的農村人,吃一頓豆腐是很美的,豆腐做好,大廣播喇叭會喊去換豆腐,記住,是換豆腐,用大豆換豆腐。沒有黃豆,吃不成的。豆腐分兩種,大豆腐即水豆腐和幹豆腐,現在好吃的多了,買豆腐的人,自然少了。
-
4 # 殘陽餘暉3
賣豆腐肯定掙錢。街上豆腐零售先賣一塊錢一坨,慢慢漲價一塊五兩塊兩塊五,昨天我想買坨豆腐煮湯,結果要三塊一坨。因我是他的長買主,叫我只給二塊五,我付了二塊五的微信。原來的豆腐,都是農村手工製作比較麻煩,有了專門制豆腐的機器:照說成本攤低了該降價卻倒還漲價了。
農村做豆腐麻煩。頭天要把豆子泡起,第二天把泡好的豆子用磨子磨,磨出豆漿濾掉豆渣放鍋裡燒開;用滷水點出豆腐再把水分壓榨乾,才將豆腐劃成塊拿去賣。手藝好的,一斤豆子可製作兩斤多豆腐,原來的老豆腐可賣兩塊一斤,嫩豆腐大約有四坨。農村做豆腐利潤較薄,主要可剩豆渣餵豬 ,賺的都是辛苦錢。你想想,做好豆腐盤到街上,一斤豆子才賺兩三塊錢,利潤太薄就沒人做了。
有了製作豆腐的機器。那時農村來的豆腐 ,競爭不過街上製作豆腐的機器, 所以農村做豆腐的人就越來越少,而競爭勝出的人就開始給豆腐加價了。豆腐雖是平常菜,但它的營養價值高,所以即使加價人們也願意買。農村人現在找錢的門路多,比如挑水果賣錢打小菜也能賺錢,所以就不願再找製作豆腐的辛苦錢。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原來糧食不夠吃 ,巴心不得製作豆腐賣 雖然利潤薄,但起碼可剩豆腐渣人吃喂牲畜都可以。生活水平高了,找錢門路多了,人們當然想賺更多的錢 ,做豆腐的辛苦錢就不再考慮了。因為手工製作豆腐的成本較高,拿街上又賺不了幾個,所以很多人就轉行了:以至於農村製作豆腐的就少見了。謝謝題主的提問。
回覆列表
農村為什麼做豆腐賣的越來越少?就我個人的所見所體會,提點看法。→→首先,據專家所提倡的,吃豆腐對健康有很大益處。然而,於今的豆腐,不知是黃豆的結構發生質變,還是加工技術退化了,完全失去了以前豆腐的美味,入口,不但沒有了香味,而且還有一種難以下嚥的味道,失去了食慾。所以,買豆腐的人自然就少了。就算很多人堅信專家推薦多吃豆腐有益於健康,因為入口引不起食慾,購量也很少。銷路少,收益微,做豆腐的人當然越來越少了。→→據實而說,以前的豆腐,豆餅,真的美味可口,吃了還想吃。這樣手藝做出來的豆腐,銷路極佳,而且利潤也豐厚。做豆腐,可以說一舉多利。賣豆腐賺錢,豆腐渣,豆腐水養豬也賺錢。而且,豆腐渣,豆腐水養的豬,不但少病長膘快,而且生豬皮質光潔紅潤,豬肉豔美。→→記得生產隊時期,隊內有位叫豆餅佬的社員,專職承辦隊的做豆餅工作,每月上繳45元給生產隊,豆渣,豆腐水歸隊養豬。他做出的豆餅,遠近聞名,每天不出村就賣完。外村大人要出勤,常常委託小孩來買他的豆餅。豆渣,豆餅水給隊餵豬,滿欄肥壯,每年過節,殺豬分肉外,肥豬出售,解決了生產隊的生產成來,而且肥源也豐足。外隊,外村也有想取經做豆腐,豆餅的,就是學不到其做出來的美味,都以失敗告終。→→回鄉探家時,侄子說,帶我去亞炳豆餅店吃豆餅。我說,豆餅無胃口,他說,去試試。結果,這一頓,找回了幾十年前的美味。隨後,我又在家鄉兩市其他地方試試豆腐,豆餅之味道,結果,一份吃不到四分之一則倒掉了。老式石磨,老式配料,老式手藝,幾乎失傳,食味欠佳,銷路有限,是越來越少人做豆腐的主要。這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