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葭明通半瓶歷史
-
2 # 鄧海春
說到劉永福,或許很多人對這一名字都會感到陌生,確實,在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上,只有少數人能名留史冊,其中更是隻有極小部分人才能夠給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他們之外的大部分人,最終都只是平凡的度過一生。從名氣來看,劉永福也是這“大部分人”中的一個,但從生平經歷上來看,他絕對配得上後人們的銘記和稱頌。
作為生活在清末的將領,劉永福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他先是天地會的一員虎將,又成為了太平天國下轄黑旗軍的統領,再之後,劉永福歷任清軍的提督、“臺灣民主國”大將軍等職,可謂人生經歷十分豐富。他的一生,是從叛軍到官兵,再到大將軍。1895年5月25日臺灣割讓後,甚至一度被臺灣民眾請求出任大總統,但他三拒總統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繼續領導臺灣民眾抗日,成為了一位民族英雄。那麼,曾當過太平天國將領的劉永福後來為何能成為民族英雄呢?
道光十七年(1837),劉永福出生於廣東欽州,也就是今廣西防城港市一帶,因為家境貧寒,年幼的劉永福沒有受什麼教育,不過,從小就從事的農活讓他有了一副好身體,於是他十三歲便前往海邊做了一個水手。後來,劉永福一邊出海,一邊拜訪了許多武術大家,向他們學習武藝。不過,因為親人相繼離世,劉永福花光了所有積蓄,也因此放棄了安穩度日的想法。
咸豐七年(1857),劉永福加入了農民起義組織天地會,並憑藉武勇擔任了前鋒。數年後,天地會被清政府剿殺,劉永福被迫率眾逃到廣西靖西一帶,並改編義軍為黑旗軍,與太平天國遙相呼應。不久,因為黑旗軍的內部矛盾,劉永福獨立領著一支兵馬繼續南下,到了越南,他見當時越南被法華人欺壓,便見義勇為,率軍痛擊了法軍。
因為這場勝利,劉永福被越南王表彰,封為提督,而原本身為流寇的劉永福像是享受起了當正規軍的堂堂正正,便在越南多次擊敗法軍。不久,清朝政府注意到了劉永福這股勢力,便派了唐景嵩前來聯絡,劉永福得到清政府的善意後,當即表示願意效勞。光緒九年(1883),中法戰爭爆發,劉永福被收編並直接投入了對法作戰。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劉永福受命前往臺灣防備日軍侵犯,而清軍戰敗後,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劉永福本該隨著其他官兵一同撤離,但這時他骨子裡的毫不妥協再度展現,他提出“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應倉促,不命倭得”的口號,並積極組織民眾抗日。雖然因為和日軍在實力上的巨大差距,劉永福不斷兵敗後撤,但臺灣人民的血性卻也由此被激發,日本侵略者遭到了堅韌的抵抗,士氣大為受損。
劉永福一生抗擊過法國、日本的侵略者,且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成績,為維護國家利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他之所以能夠從義軍將領變成民族英雄,既是命運給了他機會,也多虧了他心中保家衛國的血性。
回覆列表
挑下題主的毛病,劉永福不是太平天國將領,他是三合會系統。
正式回答——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黑旗軍很能打,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反賊”,沒有兩把刷子只能做個不入流的反賊,成不了“英雄”的。第二個原因:文化向心力,其時,中華頹勢雖顯,中華人在越南還是具有強大文化自信的,見不得法國蠻夷在中國屬國撒野,同理,劉永福也見不得小日本在臺灣撒野!雖然劉永福正在反對他的大清政府,大清是大清,中國是中國。一個缺乏民族文化向心力的軍閥,只能是一個軍閥,成不了“民族英雄”的。先說第一個原因,黑旗軍有多能打?
初,劉永福只有200多人,在廣西起義反抗大清失敗,軍餉斷絕,為另尋生計,避開強敵大清武裝,進入了他的第二故鄉越南。
他13歲開始,曾經在越南芒街做工流浪,藉著三合會組織力量,在越南混的人情地形嫻熟的很,在越南,他早就是一個有名氣的人物了,由此,也就拿越南保勝做了根據地,不長時間,各方人馬來投,隊伍擴大了十倍,有了2000多人。
當時,越南紅河上下盜匪橫行,越南統督黃佐炎請他幫助剿匪,劉永福黑旗軍到處,秋風掃落葉剪除了土匪,越南王封劉永福為“保勝防禦使”。自此,黑旗軍成了有合法財政收入的正規軍。
從此後,黑旗軍大放異彩,基本上年年戰鬥,年年勝!一直到在臺灣打擊日本軍人,惜敗!然雖敗猶榮,成了“民族英雄”。
1874年,法軍司令安鄴進攻河內、海陽、等地,還是黃佐炎求救於黑旗軍,劉永福率軍激戰法軍,殺死了法軍司令官安鄴,法軍失敗!越南國王人命劉永福為“三宜副提督”,管轄宣光、興化、山西三個越南省份,地盤一下子擴大了很多。8年後,1882年,法軍又進攻越北,窺探中國雲南,劉永福在河內省一個叫做紙橋的地方伏擊了法軍,大勝!史稱“第一次紙橋大捷”,劉永福官升“三宜提督”去掉了“副”字,又獲封一等男爵,在越南算是一方諸侯了。又一年,1883年5月,法軍統帥李威利進攻河內,越南國王求援於劉永福,又是在紙橋,黑旗軍斬殺法軍統帥李威利,殲滅法軍160多名,史稱“第二次紙橋大捷”。三個月後,1883年8月,法軍惱羞成怒,也認清了誰是他們的敵人,分三路圍攻黑旗軍,劉永福親自率軍與法軍血戰14個小時,法軍敗走。一個月後,1883年9月,法軍組織了三千人(相對於法國在越南來說,很多兵力了),再次圍攻黑旗軍,大戰了三天,法軍又敗走。兩年後,1885年3月,黑旗軍配合國內友軍取得“林洮大捷”,又一次大敗法國軍隊。1885年9月,劉永福“奉詔回國”,做了大清朝的提督。1894年,中日戰爭開始,黑旗軍調防颱灣,1895年四月,《馬關條約》簽訂,清政府把臺灣割讓日本,臺灣人民不願做亡國奴,推舉臺灣巡撫唐景嵩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開始抗日事業。兩個月後,唐景嵩逃,劉永福接管臺灣實際權力繼續抗日,向張之洞等人求援,未獲支援,又派人向中國沿海督撫乞助餉銀,亦無人接應,大清政府封鎖了大陸於臺灣的交通。不得已,劉永福值得率黑旗軍戰士們邊戰邊退,邊退邊戰,步步設防,打起了消耗戰,孤軍缺糧無餉的情況下與強大的日軍相持了五個月,其間還擊斃了日軍一個“近衛師團長”能久中將。還拒絕了日軍的勸降。終是孤軍奮戰,黑旗軍大部戰死,1895年10月,劉永福率有限幾個大難不死之人潛回大陸。公道自在民心,一路上受到了百姓熱像迎送!1915年,袁世凱同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劉永福聞訊,通電力爭不可,請求上馬再戰日本,其年,劉永福已經78歲矣,然壯志未酬之心天日可鑑。果然民族英雄也!再說第二個原因,文化向心力。
劉永福以他黑旗軍的力量,完全可以在越南割地自封王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中國歷史上很多“造反者”根本是宋江,造反只是為了等招安。
這樣的人可以說他是厚黑之人,無恥之徒,但是也有人只是生活所迫,出身不好,德才不得伸,是被埋沒的英雄!時運所逼,不得已“做賊”而已!
劉永福是後者!只因為一句話就放棄在越南的一切利益,毅然回國了。什麼話呢?
1893年之時,他在越南正如日中天之時,大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不再稱他為“反賊”了:
“天朝寬大為懷,凡我華夏子孫,但能御外侮,衛國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劉永福要做華夏子孫,要御外侮,要衛國僵!
果然民族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