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嚴哥46

    非常感謝你的邀請,哈佛對我來說已經成為夢想了,很遺憾從小受家庭的影響 ,我連普通大學都沒有去過,還更不用說哈佛了,還好現在我什麼都有了,成市裡房子事業什麼都有,其實,人,無能你有多高的文化,只要有志者事進誠,遺憾的是,只是啥佛成了我的夢想。

  • 2 # 留學早規劃

    這是一位哈佛爸爸的教育分享。他有兩個孩子,一個稟賦不錯,讀名校,混職場,都駕輕就熟;但讓我們動容的是另外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有先天疾病,有嚴重的學習障礙;這位爸爸了不起的地方在於把第二個兒子也培養成了一個能有自己喜歡做的職業並且做得不錯的快樂的人。

    雖然被套上了 “哈佛爸爸” 這樣俗氣的稱號,他的一些經驗和看法,感覺還是很對路的,也許有可借鑑之處。

    在這個凡事講求效率的時代,幾乎每一個家庭,每一對父母都希望提供給孩子最好的受教育條件,讓他們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長成參天大樹。然而每顆種子都有它自己的使命,長成一棵堅韌的小草也有屬於它自己的舞臺。

    2013年夏天,我(作者)抱著學習的態度去聽某知名升學機構的教育講座。特邀的媽媽一上臺就把大寫“哈佛”的T恤衫鋪在講桌前,然後侃侃而談,全是她的孩子如何在這個機構的幫助下打敗其他成績更好、得過大獎的同學,成功進入哈佛的經驗。

    隻字未提她的孩子喜歡什麼、去哈佛想學什麼,好像教育的目的就是哈佛的錄取通知書。聽得我窒息,和在場近三分之一的家長一起,沒結束就逃之夭夭了。

    這和之前聽完哈佛爸爸康先生的講座後如浴春風的清爽簡直是天壤之別, 所以把筆記和大家分享。

    一、“小草”和“大樹”都可以快樂的成長

    康先生用不同例項說明每個孩子天生資質不同,但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愛好,做家長的需要多細心觀察發現,因材施教。有的孩子是小草的種子,無論父母如何拔苗都長不成“大樹”。父母能改變孩子的有限。順其自然,“小草”和“大樹”都有自己的快樂。

    這個觀點在康先生的育子經驗中格外突出。他的長子Rong,天生智力超常,看東西過目不忘,7年級時去考SAT已經超越了大多12年級的學生,高中時還榮獲總統獎和西屋科學獎等,順利被哈佛錄取。

    之後又到斯坦福進修MBA,是時代兒童雜誌(Time for Kids)最早的主編之一。後來又憑超人的創意、交流和組織能力成為微軟公司前Quattroporte比爾·蓋茨先生的對外交流經理 ,蓋茨先生幽默又深刻的退休短片就是Rong一手策劃的。

    康先生的次子Pei天生只有一個心室一個心房,當年出生時醫生曾解釋類似的嬰兒大多活不過兩歲。Pei不光身體健康受限制,經常心絞痛,而且有嚴重的學習障礙,簡單的數學概念無論怎樣反覆講解都有困難理解,還不喜歡和生人打交道。Pei在小學時媽媽每晚幫他花很多時間把作業修改整齊,但和他在課堂上的表現大相逕庭。

    康先生摒棄傳統的教育模式,堅持家庭作業能做多少算多少,學會一點總比媽媽幫著寫完但一點也不理解有意義。康先生讀遍Pei的每一本課本,陪他一起學習,同時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完成高中。康先生髮現Pei熱愛寫作,雖然文法等常出錯誤但想像力豐富,就鼓勵他多寫作。

    36年過去了,Pei已經出版了9本書,每天筆耕不倦,找到自己獨特的生活道路。康先生一再感謝養育Pei的過程教會他很多,相信如果像Pei這樣先天發育不全的孩子都能生活得這樣快樂,那其他孩子如果不快樂、不成功,肯定都是後天造成的。

    這種育兒的坦然心態看似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在“望子成龍”的文化裡,我看到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的遺憾。學校心理學工作讓我接觸很多有學習障礙、自閉症等的孩子,同事普遍反映亞裔父母更難接受孩子的評估結果,這和我們文化中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延續,而不是獨立的個體不無關係。

    如果我們可以像康先生總結的那樣,記住“孩子一生就和父母相處十幾年,好好珍惜”,不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當做為人父母的成績,才能更坦然地面對成長中的起伏,更看到孩子的特點。如果是“鐵”就按“鐵”來打造,可能成為最優質的“鐵”,為什麼非要變成“鋼”呢?

    二、幸福感和成就感,要從熱愛著手

    康先生強調尊重孩子的熱愛,培養他們生活中的自主感,將來選擇做自己有熱情的職業,才是幸福的源泉。花很大心力去教,不如用心去觀察。幫孩子發現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熱情和目標,而不是去實現父母的願望。

    康先生身邊的親戚朋友中有不少雖然名校畢業,但喜歡做中學或社群大學老師,樂在其中,家長沒有必要逼著他們去追求自己完全沒有慾望去得到的職業或生活方式。

    康先生的同學,被稱作“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臺灣大師之一”的楊德昌導演,當初被父母要求去唸理工科,拿到工程系碩士後把學位寄回家,告訴父母他們要求的自己完成了,然後開始投入到自己鍾愛的戲劇學習中。

    臺灣導演楊德昌,2007年逝世

    代表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康先生坦言,背離孩子的興趣去培養任何特長或職業都是很“愚蠢”的教育方式。比如康太太自小顯示音樂天分,但成長的過程中被逼著學鋼琴,導致成人後恨鋼琴,幾十年從不碰家裡的鋼琴。康先生輔導的年輕一代中還有好幾例被逼出精神疾病的。

    楊導演有幸堅持,找到自己的熱愛。還有多少孩子接受了父母設計的生活道路,卻抱憾終生呢?

    一位母親找到我諮詢時,憂心如焚。獨生女兒曾是高中的佼佼者,成績全A不說,還特有禮貌,深受老師喜愛。當年她最熱愛的是新聞專業,也被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University)新聞系錄取,但父母覺得賓西法尼亞大學名氣更大,經濟專業也更響亮,所以讓她割愛。孩子是從小聽話的乖乖女,猶豫了幾天也就順從了。

    上學後成績一直都不錯,但當畢業在即,女兒如夢初醒,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同學們都熱火朝天地尋找工作單位之際,她卻每晚在電話上和媽媽哭到天明,精神近乎崩潰。母親追悔莫及,放下面子等一切身外之物,為女兒保證: 休學、轉學等都可以,只要她平安快樂。可惜孩子現在騎虎難下,完全放棄又太可惜,進退兩難。

    2013年灣區某場講座後,一位母親氣憤地告訴我她10 年級的兒子居然為了游泳隊的活動拒絕參加“科學杯”的訓練,豈不是撿了芝麻掉了西瓜。我問她孩子喜歡什麼,她回答“就是游泳,為了游泳可以不顧一切”。我說也許他將來就是一位優秀的游泳教練。媽媽看我的眼神好像我是外星人,斬釘截鐵地說:“如果是那樣的結局,我會非常失望!”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能理解這位母親想讓孩子找到更傳統的職業的想法,但如果媽媽不先放下自己的成見,認真聽聽孩子對游泳的熱愛,讓孩子感受到尊重,他是不會有興趣去了解為什麼媽媽覺得“科學杯”競賽也很重要的。一時的失望,總比孩子一生的遺憾好過吧。

    認識兩位名校醫學院畢業的大夫,學醫是父母的意願,看似光鮮的工作成了折磨,這種痛苦和遺憾處理不好會引發生理和心理的病變,得不償失。與此相反,我周圍有多位高中老師放棄原來私企的高薪,中年轉行做老師,覺得生命更有價值。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工作和度假一樣快樂,精神和身體都會更健康。

    康先生特別指出,現代社會重視的是那些交流表達能力強的人才,而不是我們華裔傳統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康先生和他的同學大多都是理工出身。他的觀察是學理工的畢業生絕大多數寫作和表達能力不好,導致事業在35歲左右就到頂了,還有“懷才不遇”的鬱悶,因為他們當年在學校可是頂尖的學生。現實離期待中事業的輝煌差太遠了,不能接受自己。

    Rong當年去哈佛時猶豫專業的取捨,高中時他就曾以基因研究奪得過西屋科學獎,選生化前途無量;但康先生支援他選擇中文。在校期間有大量時間辦雜誌,鍛鍊自己的交流和寫作能力,這些都為他將來在時代雜誌社和微軟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康先生一再強調,千萬不能小看文科。

    三、教育要“以長取勝”而不是“以短取敗”

    康先生觀察到歐裔的孩子也許很多科目都平平,但有一項突出,那父母就會強調那個強項,全力培養,孩子則自信滿滿。但亞裔的傳統教育方式常常背道而馳。

    像他的侄女,能歌善舞,寫作畫畫都很優秀但數學不好,那父母就把她課後80%以上的精力花在補習數學上,結果是孩子不但數學依舊平平,還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我在高中工作時每年都有優秀的學生因一門功課低於A,喪失角逐Valedictorian(畢業生代表)的資格而沮喪,甚至發生過激情緒反應。

    我自己讀高中時也不理解為什麼偏科,數學上花再多的時間,考試也就是80幾分。工作後才清楚地認識到,按認知能力的發展規律,能輕鬆地門門全A的學生是極少見的,偏科其實正常。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花最多的時間在自己最薄弱的課程上試圖提高到A是本末倒置,不如把同樣的精力放在自己最喜歡的科目上做更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或最有興趣的活動上做最有創意的領導,體現自己獨特的價值。

    小學到高中的12年是人生中唯一一個要求什麼都學的階段。大學到成人,我們只需要一門精通並熱愛就可以了。沒人會追問電腦專家高中時歷史課成績多少,更沒人感興趣考古專家為什麼物理會掛科。

    感謝康先生真實的分享,以自己幾十年的經驗提醒亞裔父母,教育要“以人為本”,而不是去實現我們的願望。哈佛等名校雖好,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更不是教育的終點。找到適合孩子個性和長處的道路,幫他們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做自己熱愛的事業,才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信麼麼噠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