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陸一

    今年入夏以來,中國中部和東部很多地區,都經歷了長時間、持續性、高強度的高溫和乾旱天氣過程,雖然到目前為止,隨著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和南下,區域性地區的情況已經有所緩解,但是這些地區的乾旱模式大機率會繼續延續,有科學家甚至預測在未來很長時期,這種高溫和乾旱會成為“常態”。

    在此期間,有很多人再次提起“大旱之後必有大震”這種觀點,認為今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北半球異常罕見的高溫和乾旱,有可能後續會引發大規模、大強度的地震災害。那麼,這種觀點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旱震”理論

    說到“大旱之後必有大震”這種觀點,不得不提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那就是現在已經退體、之前在中國地震局工作的地質專家-耿慶國老先生。

    他在長期的工作和研究過程中,對地震發生時以及發生前後的特徵與相應的氣象、氣候特徵進行了重點觀測和深入的分析,透過大量的資料和事實,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那就是凡發生過6級以上大型地震的區域,在地震發生之前的1-3年間,往往會出現非常嚴重的乾旱災害。乾旱的地域越廣、持續時間越長、程度越重,那麼之後所發生的地震強度就會越大、破壞力也越強。

    在這個現象被發現以後,耿慶國老先生進一步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最後總結出了著名的“旱震”理論,這也是後來人們常說的“大旱之後必有大震”觀點的最終出處。

    “旱震”理論的依據

    耿慶國老先生對“旱震”理論的表相特徵也進行了解釋,其大致的意思為:地震是地球內部應力在短時間內集中釋放的反應,而這種應力的積聚過程是相當緩慢的,其時間的長短,既取決於區域地質構造的特性,也取決於板塊構造運動的活躍性。在地震能量蘊積的過程中,除了會發生力學層面的各種變化之外,同時還會產生熱力、電磁、氣體等層面因素的變化。

    這些變化在緩慢的作用下,從地表是很難覺察出來的,但是如果從比較長的時間程序來看,一部分能量在向外提前釋放的過程中,會引發地殼的表層發生緩慢的增溫效應。隨著地表溫度的提升,使得土壤、岩層中的水分含量逐漸變少,在大氣環流的作用下,蒸發出去的水汽都飄散到其他區域,使得區域性區域的近地空氣變得越來越乾燥,而且很難形成雲層,降雨量隨之大量減少,最終形成了嚴重的乾旱問題。

    當然,這種乾旱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乾燥,而是與歷史常規情形相比,呈現出來的大範圍、長時間的降雨減少、河流湖泊水位下降等嚴重乾旱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執行,並且已經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旱震”理論的前提,一個是大範圍、高強度的嚴重乾旱,另一個就是與歷史相比,這種乾旱是不正常的現象。

    “旱震”理論的事實驗證

    耿慶國老先生曾經依據自己研究出來的“旱震”理論,準確地預測出了幾次中國所發生的大型地震,比如1972年華北、環渤海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受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耿老先生當年預測在未來3年內,這些地區極有可能發生大地震,果不其然,1975年2月遼寧海城發生了7.3級大地震。

    再比如,1976年,在一次圍繞“旱震”理論的研討會上,耿老先生根據前期對華北北部地區異常乾旱的情況,再次做出預測,指出1976年7月份前後,在北京、天津、河北唐山一帶,有大機率會發生大地震,只不過有一些人當時並沒有完全相信。後來,果不其然,在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7.8級的大地震,造成20餘萬人喪生。

    還比如,2002年時,中國甘肅、四川等地出現了受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嚴重乾旱,耿老先生預測,未來3年之內該區域會有很大的機率發生強震。2005年過去之後,這些區域的地震並沒有發生。於是有人對“旱震”理論提出了質疑,認為之前的預測只是巧合而已。耿老先生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如果3年內沒有發生大地震,符合嚴重乾旱的區域地層中的應力積聚仍然在積聚,過不了多久會有更大的地震出現。當時間來到2008年時,距離耿老先生預測的6年後,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的特大地震,傷亡人數達到40多萬人。

    從一次又一次的預測來看,耿老先生所提出的“旱震”理論,對乾旱和地震關聯性的預測準確度非常之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將有監測紀錄以來的嚴重乾旱區域與所發生的地震現象作一下關聯,你會發現,大旱區域在旱情發生之後的3年時間內,發生大型地震的佔比,高達85%以上。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旱震”理論對地震的預測,是具有相當大的可信度的。

    “旱震”理論絕非危言聳聽,但也有侷限性

    當然,從科學的角度,對一種現象產生原因的分析,主要有兩種途徑,一個是總結歸納法,即事件發生所帶來的一些表象特徵,透過分析有大機率都指向同一個因素,那麼這個因素就有可能成為事件發生的根源。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不需要用高、難、深的理論和模型去演算,缺點是存在一定的誤差,即不能百分百地將結果和根源一一對應。

    另一個是本質分析法,即透過應用各種理論和資料,應用定量推導的方法,將結果出現的原因完全確定為一個誘發因素。其優點是科學嚴謹,只要理論和模型正確,那麼基本上就能鎖定誘發原因,而缺點同樣突出,那就是難度太高,無論是引數、變數還是資料,我們一方面不可能完全準確地獲取,另一方面中間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作為地震來說,其產生的機理非常複雜,成因也多種多樣,雖然從目前看地球上所發生的地震,絕大部分都是構造地震,但是關於地質構造的運動、內部能量的聚積、應力的釋放我們還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對地震的預測也僅限於中長期,同時也只能在地震發生前的數秒或者十幾秒的時間內能夠監測到,還不能對一次地震發生的具體位置、具體時間進行準確界定。

    耿老先生提出的“旱震”理論,其實就是一種科學研究過程中的總結歸納法,是建立在大量事實和觀測資料基礎之上,以大機率事件的發生來倒推產生原因的一種方式,因此這種以事實和資料為基礎的理論,絕非危言聳聽。不過,這種理論的預測,也不能解決目前世界上關於地震預測的共同難題,那就是隻能根據地震斷裂帶的分佈,來大致劃定一個大的範圍,而具體在什麼位置發生、在什麼時間發生,則還不能進行準確預測。

  • 2 # 獨上

    “大旱之後必有大澇”並非胡說八道,這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自然規律,用今天的科學也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以四川地區為例,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裡,四川一直處於異常高溫狀態,溫度一直保持在40度以上,高溫直接導致了水源枯竭,河流缺水,這也讓以水電為主的四川出現了缺電的情況,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

    現如今,四川剛剛結束了40度的高溫天氣,馬上就接到了一個通知,注意防範山洪和泥石流,經過長時間的乾旱之後,四川的土質疏鬆較為嚴重,在面臨強降雨的同時,極易引發山洪和泥石流,不得不防!

    前腳乾旱,後腳防洪,可見“大旱之後必有大澇”不是一句空話!

    1,為什麼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呈現出兩個極端呢?

    2,為什麼大旱之後一定會出現大澇呢?

    下面,我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答以上兩個問題……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今年夏天的氣溫異常的高,罪魁禍首不是全球變暖,而是副熱帶高壓。

    什麼是副熱帶高壓呢?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了解它……

    地球是一個圓形,赤道附近承受太陽的輻射大,所以溫度更高,這些熱氣升騰到上空之後,再向地球兩極移動,因此,可以將熱帶理解成一個套在地球上的圓環烤燈。

    “圓環烤燈”會產生一股高熱氣流,隨著地球的自轉開始自西向東移動,它走到什麼地方,就把什麼地方的空氣擠壓在自己的下方,形成了一片暫時的高壓區域,這便是副熱帶高壓。

    正常情況下,每年7月之後,這股熱氣就會跟北下的冷氣流中和,下幾場秋雨,慢慢往南方移動,比如去年立秋的時候,冷熱中和的地方就在山西、山東、河南的上方。

    然而,今年的副熱帶高壓能量太強,以至於北下的冷氣流不足以將其抵消,所以,副熱帶高壓一直存在,溫度一直居高不下,雨水也下不來。

    為什麼被副熱帶高壓籠罩的時候,雨水下不來?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水是不斷迴圈的,地面上的水不斷蒸發,蒸氣不斷上升,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後,遇到冷空氣,然後凝結成小水滴,形成積雨雲,當小水滴越積越多,氣流無法承載其重量的時候,小水滴就會從天空降落,形成降雨。

    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副熱帶高壓一直籠罩著很多地區,它就像一個大罩子一樣,把空中的蒸氣牢牢地摁住了,不讓其往高處升,無法接觸冷空氣,就無法凝結成小水滴,無法形成降雨。

    所以,今年被副熱帶高溫籠罩的地區,始終處於炎熱狀態,幾乎不下雨,甚至天上連一朵雲彩都沒有,非常乾淨,於是就形成了旱災。

    為什麼有些地區乾旱,有些地區卻接連下雨?比如廣東!

    這就要說一下副熱帶高壓的另外一個作用了,它不僅能鎖住本地的蒸氣,還能阻攔外地過來的暖溼氣流。

    正常情況下,暖溼氣流能將所有的省份都籠罩進去,這些攜帶水汽的氣流,在遇到冷空氣之後,會形成降雨,對各個省份都是一樣,雨露均霑,沒有特殊對待,然而,副熱帶高壓存在的地方,卻像是一個罩子一樣,暖熱氣流進不去。

    所以,氣流就會躲著走,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原本應該下在A區的水汽氣流,卻因為躲避副熱帶高壓而去了B區,遇到了B區的冷空氣,形成了降雨,可是,B區原本有自己的降雨就夠了,如今再加上A區的降雨,自然就受不了了,形成了洪災。

    說到底,還是副熱帶高壓搞的鬼,它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不下雨!

    也可以說,副熱帶高壓是一個不開眼的俠客,最喜歡幹“劫貧濟富”的把戲,劫走了A區的雨,送到了B區,儘管B區的雨已經夠多了。

    大旱之後必有大澇?

    大旱之後必有大澇,大澇之後必有大疫,這是一句流傳千古的俗語,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自然規律,雖然他們沒有經過科學驗證,但他們的智慧卻不容質疑。

    縱觀歷史,其實有很多“大旱之後必有大澇”的真實事件,比如1747年,正值乾隆11年,山東濰縣縣誌記載,當年連續8個月沒有下雨,赤地千里,鄂殍遍地,好不容易等到了下雨,確實接連不斷的暴雨,洪水遍地。

    古人雖然沒有任何的科技手段,也不懂得什麼叫做科學,但他們卻懂得總結,懂得從自然當中發現規律,而且,他們發現的這些規律,利用現代科學也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大旱之後必有大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高溫之下,地表的水分蒸發,水蒸氣逐漸上升,達到一定高度之後,遭遇冷空氣變成小水滴,繼而形成積雨雲,然後開始下雨,水又重新迴歸地表。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一點,地球上的水總量是不變的,它一直都在迴圈,蒸發多少到天空去,就會變成多少雨水降落下來,換言之,一個洞庭湖的水都被蒸發了,就會有一個洞庭湖的雨水降落下來,當然,並不會原封不動回到洞庭湖,因為氣流的緣故,也可能降落到別的省份。

    同理,乾旱地區的水分一直在蒸發,一直在蒸發,卻始終不下雨,那水都跑到什麼地方了呢?

    答案很簡單,都被副熱帶高壓籠罩在半空中了,等到副熱帶高壓被冷空氣抵消的時候,便是水蒸氣上升凝結的時候,也就是下雨的時候。

    正常情況下,水分是蒸發一點,下來一點,可是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水分一直蒸發,積累了太多太多,所以當副熱帶高壓消失的時候,濃厚的水蒸氣就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巨大的積雨雲,原本被蒸發的十幾條河,或者是被蒸發的十幾個湖,全都在這一刻降落下來,於是就形成了洪災。

    而且,這時候還存在一個問題,乾旱會導致土質開裂,這時候突然面臨強降雨,很容易發生泥石流等附加災害,所以,預防洪災的同時,還要格外注意泥石流。

    寫在最後:

    古人雖然沒有現代的科技手段,但他們的智慧是超群的,現代科學今天才弄明白的事情,其實古人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總結出來了。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是遇事應當提前有準備,既然我們知道了有洪災的可能性,就要積極應對,做好準備,儘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名著書蟲中《秘密花園》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