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淺墨楓點評

    並不是胡扯,你所謂的極個別,有考慮到華人口的基數嗎?並不是所謂的極個別。或許比例小,但是絕對數量大。不知道你是不是文科班,文科班的人年紀普遍偏小,例如:我記得我那會兒班上女生男生普遍偏小。關於90後。你不能用年齡去判斷,而是快節奏社會造成任何事件都會提前!

  • 2 # 嘟嘟嚕1993

    90後一枚,15本科畢業,說下自己的經歷體會首先我不承認90後是中年哈,90後處於18-27之間的年齡,是正年輕的青年呢。

    危機肯定有的,首先是房子方面:拿我自己這個年齡段的來說,15年左右畢業,家庭是來自普通小地方的,這兩年趕上房價大漲,目前處於回不去的家鄉,留不下的北上廣深的尷尬境地。其次婚姻情感方面:到了適婚年齡,有著房價和工作壓力在,也不容易遇到那個可以和自己同甘共苦的人,而家裡的父母不斷催婚。

  • 3 # 林木小生

    時代在改變,人生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在不同的年代,有時代造就英雄,也有英雄造就時代!我們這個時代,明顯的很多東西都在超前,00後已經開始不去大學,這是一種時代發展的必須產物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本應該本應該天真爛漫的面積卻被迫走進了學堂,“普通學生常有而神童不常有”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缺乏鍛鍊,缺乏人際關係,也缺乏自我約束力!那麼他們僅僅獲取的是父母老師的認可,還是社會人群的讚美?認可之後,讚美之後呢,在深夜裡他們依然會很空虛,不明白自己究竟要得到什麼,如果在大學裡,沒有了父母的教誨,他們是否能夠自我努力的去學習,去開展自我的各項能力,我們還是持懷疑態度!“神童不可怕,造就神童的人才可怕”造就了神童,00後步入大學,到底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還是抹殺了孩子的未來是值得當今社會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現在國家規定在年齡不夠的情況不允許孩子不去學校開展學業?歷史在不斷髮展,神童終究不適合這個時代。也不會是時代的產物!

  • 4 # 才華不減當年

    中年危機,其實就是中年人遭受各種壓力導致的精神危機,出現了上班厭倦症、回家厭倦症、微笑厭倦症等,基主要特徵有以下六個方面:

    1、體力和精力都在逐漸走下坡路;

    2、工作崗位和家庭中的責任加重;

    3、由於工作上的不如意等而喪失自信心和希望;

    4、由於孩子的自立而導致家庭狀況的變化;

    5、對於自己老年以後的生活感到擔擾;

    6、照顧老人等問題。

    90或者不管什麼後,每個階層都有不同的壓力和困境,從廣義上說中年危機是一種心理壓力,誰都會面臨。

  • 5 # AI財經社

    又到一年開學季。

    學生黨們瞪大了飽含淚水的雙眼說:可是…可是你們起碼有工作啊,我們上完了學能幹嘛!

    社長作為一個90後的中年人都沒開始中年危機,沒想到這些不到20的00後小孩也開始對未來產生了焦慮。於是社長感嘆,也許我們跟中年危機,真的只隔了一個保溫杯的距離。

    總結了一下,大部分年輕人中年危機的表現,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行業差異越來越大,高薪形態過於集中;

    除了清北的學校都是坑;

    除了金融和IT的行業都看衰;

    工作不鹹不淡,辭職不敢,轉型怕晚;

    前浪尚在興風弄潮,後浪已然接踵而至;

    即便行業穩定、個人勤奮、升職有道,在房價面前也會瞬間失去鬥志,同時還要承受身邊拆二代的一億萬點暴擊;

    十年後能解決居有定所,子女教育,父母養老,達到體面的生活狀態是mission impossible;

    相反的,被華為清退的“超過34歲的員工”,想報考公務員卻被告知超齡的“范進不舉”;

    很可能就是未來的真實寫照;

    ......

    比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更可怕的是根本就看不到頭。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人們的焦慮在於不僅要成功,而且要快速成功。

    過去20年的經驗告訴大家,時運比努力重要,風口一旦錯過永世不得翻身。不管雞湯文如何告訴大家上升通道沒有關閉,不可否認的,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對年輕人來說尤其殘酷。

    在西方,中年危機發生在45–64歲,表現為由年齡變化、事業停滯、婚姻轉淡、子女離巢而引發的虛無感。

    而在中國,大家還沒年輕過就感到老了。

    焦慮並不是90後獨有的,每個時代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危機感,然而,在時間與空間被高度壓縮,階級層層沉澱的今日,90後的焦慮尤其洶湧,難以排解。

    當70後們指責90後的焦慮是無病呻吟,認為如今社會所提供的視野和物質都非昔日可比時,要知道在盛世的背後,年輕人的選擇越來越少了。

    沒有賀涵、安迪主角光環加持,大多不在風口上的行業年薪10萬20萬已經頂到天花板;

    房價已經上天,而工資增長的空間所剩無幾。

    梁文道曾說:“年輕人的好處就是每個年輕人都相信自己能飛,即便到了最後還留在地上爬。”

    眼下的情況是,年輕人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能飛。

    儘管現實如此,還是不能放棄希望不是。

    奧美集團董事長Shelly Lazarus在2016年哥大商學院畢業典禮上演講道:“人生有時要給自己一點恐懼和壓力,一旦扛過茫然的階段,就會進入加速期。” 二十多歲感到“中年危機”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讓焦慮的情緒佔據你的全部生活。

    最後社長想說,時代波譎雲詭,人和不及天時,自己手裡有什麼牌,就儘量打好這副牌,羨慕別人一手的同花順,並沒有太大意義。

    與其天天感到危機,不如做好與焦慮相伴終生的準備,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事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女兒的,是不是將來都不願意嫁給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