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小花加阿祥

    提到傳播學,首先要想,誰奠基了這個學科?


    “拉拉盧蘭” (盧蘭複習得快不行了,拉拉她…簡稱“拉拉盧蘭”)展開來便是——


    拉斯韋爾:政治學家,對政治傳播/戰爭宣傳進行分析;提出5W模式、三功能和“社會傳播”概念,確定傳播過程和學科研究領域;實踐了“內容分析法”。


    拉扎斯菲爾德:社會學家,提出“二級傳播論”;確立了“實地調查法”的地位;提出“大眾傳播的三功能說”;為美國主流傳播學的社會學取向鋪墊了理論基礎;與莫頓一同將傳播研究定位於應用學科,開創了結構功能主義正規化的媒介效果研究。


    盧因:社會心理學家,提出“群體動力論”和“場論”,強調群體對個體的影響;提出“把關人”概念,認為把關人是大眾傳播媒介內部的工作人員。


    霍夫蘭:實驗心理學家,將心理實驗法引入傳播學研究領域中;研究說服與態度的關係,態度的形成與轉變,說服的方式、技巧與能力問題,對修正早期傳播效果的“子彈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個大佬有了,那誰建立了這個學科呢?他們背後的男人是——施拉姆。


    施拉姆,傳播學的集大成者和創辦者,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大學的傳播學研究機構和第一個傳播院系,編撰了第一本傳播學教科書,授予了第一個傳播學博士學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傳播學教授頭銜的人。他創立傳播學的標誌是1949年由他編撰的第一本權威性的傳播學著作《大眾傳播》的出版。(記住“六個第一”)


    傳播學建立以後,得有人研究吧,於是就出現了三論: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提出者依次是——


    夏農和韋弗:1949年在《傳播的數學理論》一文中提出資訊理論,這個模式是描述電子通訊過程的。它的第一個環節是信源,由信源發出訊息,再由發射器將訊息轉為可以傳送的訊號,經過傳輸,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訊號還原為訊息,將之傳遞給信宿。在這個過程中,訊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擾,產生某些衰減或失真。該模式也屬於直線模式,沒有揭示傳播的雙向互動性。將資訊中的“熵”概念引入傳播學。


    貝塔朗菲:系統論的創始人是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系統論要求把事物當作一個整體或系統來研究,並用數學模型去描述和確定系統的結構和行為。所謂系統,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而系統本身又是它所從屬的一個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貝塔朗菲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系統觀點、動態觀點和等級觀點。指出複雜事物功能遠大於某組成因果鏈

  • 2 # 慈恩寺

    四大奠基人+一個創始人 拉斯韋爾

    美國政治學家,1926年發表《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對傳播學的貢獻集中在宣傳分析和傳播過程研究。是美國系統研究政治傳播第一人,是研究宣傳的權威,對宣傳作了定義,並進一步發展了對宣傳進行分析的基本方法。1948年《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是對傳播過程、結構及功能做的一個較全面的論述,明確提出傳播過程及五個要素(5W經典模式),奠定了傳播學研究的基本範圍和層面。

    盧因

    美籍社會心理學家,最早提出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場論”和“群體動力論”。一個群體就是一個場,群體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個體簡單相加,群體與個體關係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群體。群體的規範直接制約和影響個人行為。傳播者要透過傳播改變一個人的態度、認識和觀念,不僅要考慮它的個人因素,更要考慮它所屬的群體因素。他對美國傳播學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也為傳播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層面。

    拉扎斯菲爾德

    美籍應用社會學家。主張將傳播媒介置於完整的社會環境中考察,並將傳播媒介社會影響的研究擴充套件到美國的政治生活中,代表作《人民的選擇》。提出了“輿論領袖”概念和兩級傳播理論,認為傳播媒介的作用是間接而有限的,結束了“槍彈論”,進入了“有限效果論”,使研究者深入認識傳播環節中眾多因素,推動了傳播學研究。

    霍夫蘭

    美國實驗心理學家,曾主持軍方的有關研究,主要用實驗方法研究人的態度與說服之間的關係。它的研究成果被認為是大眾傳播理論若干重大貢獻的淵源,代表作是《傳播與說服》。他的研究沒有涉及現實社會運動中的媒介運動和大眾傳播,使用實驗法研究,研究物件範圍有限,因此存在侷限性。

    威爾伯.施拉姆

    第一位傳播學家,傳播學之父。最大的成就是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多學科綜合起來進行研究,最終創立傳播學(《大眾傳播學》出版);不斷著書立說,推進傳播學發展,主要有《大眾傳播的過程與效果》《新媒介》《傳播學手冊等》;大力推進傳播學教育,擴大傳播學在教育及學術界的影響。先後建立四個研究機構,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學者,形成了施拉姆學派。還周遊世界推廣美國的傳播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考復讀會取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