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斗151742957

    我想境界二字的含意,並不象諸網友說的那個複雜。無非是說程度深淺,層次高低,範圍界線的大小。用以表達思想,意識,學術,藝術,修為成度……等助語詞。至於說如何判定境界的高低。只能說是相對而言。因為境界沒有尺寸可分。只要是,超呼常規正確的思想意識,高深學術藝術,道法修為等,都可稱為境界高。境界只有高低之分,沒有級別之說。何必多事,引經據典把它複雜化呢?

  • 2 #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我沒有境界,也無法去判斷別人境界的高低。我有幸見到幾個虹身的成就者,我曾經到他那裡,他的行為好普通,又可愛可敬。後來聽說他已經去世了,我就去看最後一面,他的弟子們不讓人進入他的房間,我知道這是規矩。幾天後,大家去掉所有的封條和遮布,他的法體已經成就虹光身,僅有一肘高。後來又有三個虹身成就者,一個是我親眼目睹,另一個是別人傳說,還有一個是縣級電視臺報道的。這一種事件,是不會在市級以上電視臺或謀體報道。十多年後,當再次傳來虹身事件時,我寫了一篇《再現虹光身世間頂莊嚴》的文章,以表佩服和讚美。大家都聽說過道教有羽化成仙的事情,可能還沒有聽到過或見過虹光身的事情,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人老了,好多事都忘了,又時自己常常懷念那一段時光,好想在寂靜的地方,安祥久住。

  • 3 # 小太極猴劉永明

    個人認為古代的很多文字創造者,發明家,書法家,詩人,諸子百家,古玩設計師,養生家,醫生,武術人才都達到一種現代人無法理解的境界。中外趨同。境由心生。心是龍鳳合一心。此心由龍鳳轉心舞修練而成。其理由心意拳中心意歌而來。其結果是讓全身中樞神經,脊周圍神經,腦神經,五藏六腑神經,下肢神經和上肢神經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的聯動‘系統,其全身感覺鬆柔圓活,全身有一種到處通達的感覺,讓人有頭清身明的感覺。從而有一種開悟的感覺。我想,境界有可能由開悟而來的。它可以讓知行合一,身健心靈,讓生活有樂趣,有理性認識。

  • 4 # 如來藏4

    佛用華巾打結來說明妄想所在!【無始心性狅亂】【無始】 指沒有時間上的概念。當一個人呆呆的站在那兒,你上去問他 你在想什麼啊?他回答什麼也沒有想,這就是他進入了‘無始’ 。什麼也沒有 是沒有虛空的感覺。什麼也沒有想的 叫真空。也叫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人家叫了你一聲,你醒過來了起了一個念,這時呢,心就有了對待,就有了我和你了,有了對待這時就有了空間感,你的心裡啊就有了虛空的感覺,這時的心就狂亂了。‘狂’是指一念生相無明的根本, ‘亂’ 對應為三細相,業相無明,轉相無明,現相無明。(這三細相在觀音菩薩六觀裡的最後一觀就是滅結,解結的時候是最後一個解除,就象我們穿衣服一樣,最先穿上的一定是最後脫下。滅結對應為五陰當中的‘識陰’對應這個‘命濁’ 。 “知見妄發,” 這時由於對外面有了直覺的感受,於是呢,就覺得自己非常有本事啊,忘記了自己本來就是明的,本來就是知的,他自以為是,自己真有智慧,於是呢,就開始造作,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向外出流,一個念頭就有1280萬億憶次的分別妄想,叫妄發,‘妄發’對應為九相無明中的智相與相續相,其中智相對應為’行陰’,對應為眾生濁,六觀中的‘空結’。相續相對應’想陰 ’與煩惱濁向對應。與六觀中的覺結向對應。“發妄不息,” 這時啊已經變本加利了,對應九相無明中的智取想和名字相,觀音菩薩六觀中的根結,便於五陰中的‘受陰’ 向對應,與見濁向對應。這時此人無時無刻處在六根與六塵的相互感應中 。 “勞見發塵” 佔有了‘智取相,名字相’ 之後啊,我們就可以閉門造車了,‘勞見’ 指反覆地打妄想,‘發塵’ 呢?就是造業。‘勞見發塵’ 對應為九相無明中的’起業相’ 和‘業系苦相’,這兩個相對應為五陰中的‘色陰’ 對應劫濁。我們現在這個輪迴就是業系苦相啊。’起業相’對應六觀當中的‘動結’,‘業系苦相’ 對應為‘靜結’。 “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無情眾生),生死(有情眾生)涅槃(成佛 到究竟彼岸),皆即狂勞顛倒華相(空中華)”這句經文白意思:法界裡一切的萬相都是狅勞顛倒妄想啊! 佛拿一條巾,打了六個結,來問阿難,這是什麼?阿難回答是六個結。佛言:“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 我在華巾上從一到六打了六個結,那麼現在我把第六個結,說為第一你看行嗎?意思說:我把大乘法第六個結,說成是第一個結,行不行啊?佛是在為了恆順眾生的習氣啊,就用次序不能顛倒來講法啊。本來第五時期講的這個法,應該是最先講的,這就是在告訴我們修行人必須要受持《法華經》受持《楞嚴經》在明理以後你才能去廣學多聞。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 阿難,如果你認為這條巾有這六個結不行,必須要解開,這六個結必須要破掉不要了,然後呢,才是一條巾的話,‘復云何得?’那麼你怎麼才能成佛呀?是不能成佛的。以一條華巾上的六個結,六個結就對應為我們的六根,對應我們這個肉團身啊!以肉團身帶無量有形有相的萬法。阿難啊,如果你嫌肉團身也好,有形有相的山河大地也好,是因為這些有形有相障礙了我們,不破掉這些有形有相,不行。‘願樂一成’ 如果不破掉一切有形有相,這些肉團相啊,山河大地相啊,就不是同一個本體,‘復云何得?’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肉團身,認為眼前的山河大地,樹木花草等等一切有形有相的萬法,是你成佛障礙的話,那麼你就不能成就。眼前的這些有形有相併不障礙你成佛,並不是讓你破相見性,你把相破掉你不能成就,你不能成佛,眼前的肉團這個相,眼前的山河大地相,你不需要破開。如果你把它破掉了,你才認為把這個結解掉的話,那叫破相見性了。就不是在相見性了。因為有形有相的當下就是無形無相啊!還要你破什麼呀?六結對應為我們的六根啊,就是肉團身。這個肉體就是結。這條華巾代表性,結就是巾,巾就是結,這叫性相一如。我們不需要解掉結不要,就可以在相見性。通教禪宗的境界呀,他就是要把巾上的結一一解開,他才承認是一條巾。巾是表性啊,結是表相,他非要把結要解開,他才承認是一條巾了。所以他連佛的三十二相好,也統統破掉不能要,這個結必須解掉不能要,叫破相見性。那麼圓教他是不需解開的,不需要解,當下就是一條巾,結就是巾,巾就是結。在相就見性。別教的境界呢,他更麻煩,他承認巾是我,也承認結是我。但是他非要從巾出結,從結呢出巾,所以說他更難修,他是有次第心的。‘復云何得?’你把巾上的結解開了你得到一條巾,你得到了什麼東西呀?意思就是說:你何必多此一舉呢? “六解一亡” 是指六個根解除掉了,這個一當下就亡了,一亡到那裡去了呢?亡到了本來面目了。注意:這裡的亡不是破掉的意思,而是指回歸的意思。就回到了本來面目。 注意(佛是恆順阿難而講的,用別教的次第來開導阿難):“此根初解,先得人空,(這兩句經文對照為觀音菩薩六個結當中的‘動靜二相,瞭然不生,聞所聞盡〈成相自滅,諸妄消亡,不真何待?〉這三句,這時就證得阿羅漢的人我空了。已經破了人我執,六根已經解除,那麼六塵就不會干擾我們了,叫聞所聞盡。)空性圓明,成法解脫,(這兩句表小乘人已經回小向大,已證法我空,對應為初住位以上明心見性的菩薩,叫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三空真如的境界,這時把前面的人我空破掉了 法我空也破掉了,繼人我空法我空空也空。人我空觀照為把有相空掉了,法我空觀照為把空相空掉了,空也空 是指空的感覺也放下了。把要空的念也放下了,達到了三空真如的境界。成就了無上菩薩的無生法忍,這時菩薩是從空出有,不住法我空,也不住人我空。),是名菩薩從三摩地(禪定)得無生忍(圓教的無生法忍,這種無生法忍是生而未生,滅而未滅)。”這段經文用次第的方式來分析一下,有幾個次第。 〔六亡一亡〕一是對六而言的,從縱向上來解釋(透過觀音菩薩的六關,這個人就能成佛),六關過了,這個人就沒有了,迴歸大光明藏去了,這時你就知道,噢 原來是這樣!一切的古佛都是我自己啊!原來我自己也是天人鬼畜啊!原來觀音菩薩 釋迦牟尼佛都是我自己啊!你就會明白。六個關一過,這個我就沒有了,這叫六亡一亡,亡是指解脫之意,因此這個亡是似亡非亡。這裡的一亡包括了圓教初住位的境界,往上一直到究竟佛。 〔一亡六亡〕從橫向上來講的,當你的眼根不在向外攀緣色塵,這個時候呢 眼睛的動向就已經結束,眼根這時就成了擺設,視而不見,似見非見,眼根是這樣,其他的五根同樣道理。在六根當中只要有一根成就,其他的五根就同時成就!這叫一亡六亡。這才叫境界!

  • 5 #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境界,就是高瞻遠矚,洞穿世界;境界,就是無私奉獻;境界:就是肩負重任與歷史使命,造福於人類社會和人民美好幸福生活。

    境界,其實就是“目光”與“胸襟”。目光如炬,所見必致根本,胸中必有大愛,愛灑滿人間。有私之人是沒有“境界”的,因為有私之人的境界就是自我,就是一己之私利,無論其有多麼高深的駕馭技術與表演水平,其目的都會讓人一目瞭然,境界是沒有包裝的,更不靠現代裝飾粉飾化妝藝術。

    境界是人生的一種修為,是自然之抵達,自然之流露,言談話語之中,舉止言談之時,就會高屋建瓴,道及根本。境界的實質,就是人生知道德,道以載德,言行必道德,行天下大道,造天地大德。

  • 6 # 歲月如梭水如歌

    境界這個詞的意思是: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者表現的狀況。如思想的高度,技術的程度……。在從事的某一領域高出,高過一般人很多,或生活的言行高於別人很多,有高度的認知,技術或行為。

  • 7 # 公議屬祝光榮

    “境界“又是一個高難度的話題,肯定不是現在的科學概念下的話題,定義是現在的唯物主義科學觀下乾的事,“境界“在唯物主義之外屬於人認知範疇的事!人認知事物有三大類敘述起來繁雜人們熟悉“唯物主義“也瞭解“唯心主義“還有一類屬於中華民族特有的觀察事物與自己的觀察動態變化的方法涉及“境界“變換。故“境界“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反過來說既是唯物的也是唯心的:“亦物亦心“的方法。現在應該有不少人已經知道道家文化的文化本源是天地互動賦予的文化基因,而人呢既無法規避也無法控制天地互動生成種種作用干預著人。人類要在這樣的環境與條件中尋求生成的機會而人類本身單獨個人絕無長期生存下去的可能而需要相互依存形成錯綜複雜的動態變化局面是不會以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的而人類或人的行為卻會攪動大小不同的區域性局勢等等。故人有依據看見的“看法“、有依據自己的主觀臆想的“想法“……這些都是由人本身為基礎位置而生成的!共同地都忽略天地互動才是主角這個重大問題。自然人生活在這樣的一個複雜多變的環境與條件之中而每個人的修為不同在功名利益面前的選擇與對未來的判斷不同生成的境界必然不同。故有“入世境界““出世境界“之分。在“入世境界“存在我,我們、你 ,你們、他 ,他們、的利益格局下看見的“境相“偏差。“出世境界“就是在觀察存在時不在你我他內的第四方排除功名利益下觀察各色人等在事物執行過程中種種可能的潛在的變化路徑的預期存在來判斷走勢及未來的方法。境界其實是個渾沌概念誰也無法清晰量化的存在。

  • 8 # 開心果165931305

    境界是中性詞,境是環境,界是界限,境界是環境界限的劃分叫境界。境界分內在境界和外在境界,內在境界就是人的靈魂境界,境界的高低都是靈魂指揮出來所作出來的結果劃分的。人的心靈即神靈指揮人行善積德德智體全都是按人道的規律在做人,這:樣做人才能達到智悟高就是人的最高境界,人的心魂即魔魂指控人做惡事自私這樣的人沒人性就是最低境界的人,外在境界,國與國之間有區域劃分也叫境界劃分即國界劃分,好的環境就是高境界,汙染的環境就是低境界。

  • 9 # 文文mm4545

    用心去好比一個天空,你的境界到了哪一步同天空一樣,天空的最高層上

    是不是很乾淨,天很藍,很明亮,但下面到處汙濁,灰塵,心也一樣,你到了最高境了,心也很明亮了。

  • 10 # 夢之覺

    境界,洞悉事物的一切本質,或者說是突破自我!這就是一種境界!因為當發現自己衝過種種困難和障礙時,能心平氣和,平心靜氣,輕鬆自如,這便是一種境界!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讀書的境界!看淡、放下是思想的境界!努力、奮鬥、堅持這是精神的境界等等!只要你保持超越自己,就是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體重160身高175,想鍛鍊減肥,第一步應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