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羽
東方的漢尼拔(一樣地苦大仇深、一樣地使過破釜沉舟、一樣地所向無敵、一樣地功敗垂成、一樣地一生只吃過一場敗仗但軍事身涯就此完蛋.連吃敗仗的年份都一樣,嗚呼!)
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里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
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
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拔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同呂布共類。
2、霍去病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與李世民同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3、衛青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紅根正者(奴隸)
但考慮到其戰績有不盡完美之處,列於外甥之後。
4、班超
以戰養戰的行家裡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但比他的後世追隨者強多了)
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咸陽)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于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闐等國兵大敗姑墨(今新疆阿克蘇一帶)的侵犯,又上疏請兵,欲平定西域。從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陸續平定莎車、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姑墨、焉耆等國,西域遂平。
以功任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抵達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還,十四年回到洛陽,拜射聲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動長達31年之久,平定內亂,外御強敵,保護了西域的安全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
5、孫臏
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后裔。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谷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
6、韋睿
有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韋睿
睿(公元442—520年),字懷文,南朝梁武帝時的名將。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曾祖時遷至襄陽。宋時為右軍將軍、輔國將軍等職。指揮果斷,謀略過人。
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韋睿督軍北伐,攻拔北魏小峴城(今合肥東),隨即進軍合肥。魏將楊靈胤率眾5萬來,梁軍懼不敵,請求增兵。韋睿認為,兵貴齊心不在眾,應速與戰。遂列陣,待敵臨近,指揮猛衝,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戰艦圍攻,強弩齊發,魏軍大潰,梁軍入城,斬俘萬餘人。
7、周瑜
周瑜,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8、徐達
徐達(1332~1385)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參加農民起義軍,因智勇超群,位在諸將之上。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克集慶(今南京)。
9、郭子儀
(697~781),唐朝傑出將領。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初以武舉補左衛長史,唐天寶八載(749),任橫塞軍使,後以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10、柴榮
五代十國唯一的英主
北宋的實際締造者——可惜命苦,為人作嫁衣了
一生南征北討,數年內一統北方。且大敗遼人,收復燕雲十六其二,可惜在策劃大規模北
伐之時病故,大業終為趙匡胤所篡。
1、項羽
東方的漢尼拔(一樣地苦大仇深、一樣地使過破釜沉舟、一樣地所向無敵、一樣地功敗垂成、一樣地一生只吃過一場敗仗但軍事身涯就此完蛋.連吃敗仗的年份都一樣,嗚呼!)
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里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
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
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拔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同呂布共類。
2、霍去病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與李世民同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3、衛青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紅根正者(奴隸)
但考慮到其戰績有不盡完美之處,列於外甥之後。
4、班超
以戰養戰的行家裡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但比他的後世追隨者強多了)
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咸陽)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于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闐等國兵大敗姑墨(今新疆阿克蘇一帶)的侵犯,又上疏請兵,欲平定西域。從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陸續平定莎車、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姑墨、焉耆等國,西域遂平。
以功任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抵達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還,十四年回到洛陽,拜射聲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動長達31年之久,平定內亂,外御強敵,保護了西域的安全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
5、孫臏
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后裔。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谷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
6、韋睿
有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韋睿
睿(公元442—520年),字懷文,南朝梁武帝時的名將。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曾祖時遷至襄陽。宋時為右軍將軍、輔國將軍等職。指揮果斷,謀略過人。
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韋睿督軍北伐,攻拔北魏小峴城(今合肥東),隨即進軍合肥。魏將楊靈胤率眾5萬來,梁軍懼不敵,請求增兵。韋睿認為,兵貴齊心不在眾,應速與戰。遂列陣,待敵臨近,指揮猛衝,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戰艦圍攻,強弩齊發,魏軍大潰,梁軍入城,斬俘萬餘人。
7、周瑜
周瑜,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8、徐達
徐達(1332~1385)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參加農民起義軍,因智勇超群,位在諸將之上。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克集慶(今南京)。
9、郭子儀
(697~781),唐朝傑出將領。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初以武舉補左衛長史,唐天寶八載(749),任橫塞軍使,後以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10、柴榮
五代十國唯一的英主
北宋的實際締造者——可惜命苦,為人作嫁衣了
一生南征北討,數年內一統北方。且大敗遼人,收復燕雲十六其二,可惜在策劃大規模北
伐之時病故,大業終為趙匡胤所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