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鈞堡

    大清傳到道光這一輩的時候,國庫裡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道光是一個憂國憂民的皇帝,既然沒有錢了就應該節儉。其實這樣也沒錯,從這點來說他是一個以身作則的好皇帝。道光皇帝登基以後,對當時的朝廷做了很大的改動。也對朝廷的結構做了一些改變,但是這些都不能改變清朝已經在走下坡路的事實。在這樣的背景下,道光皇帝節儉一點,也就可以理解了。

    道光皇帝自己節儉也就罷了,但是她還節儉到對大臣的賞賜上。那時候,大學士平定了新疆的叛亂,並且把叛亂的首領押到了朝廷。大學士到了京城以後,道光皇帝親自來迎接大學士,並且還吩咐下去擺了宴席迎接這位大學士。當時道觀皇帝還叫了15個大臣來一起陪同,這些大臣們被分成了兩個桌子。他們就在這張桌子上,沒有人敢動筷子。因為他們怕一動筷子,桌子上就沒有菜了。可見道光皇帝節儉到了摳門的地步。就這樣,道光皇帝和大臣們從開國皇帝一直聊到詩詞。這就是他們的君臣之樂,他們一共聊了兩個時辰,宴席散了以後,桌子上的菜沒有一個人動過。

    後來談到了在新疆鎮守的這個問題。當時的大臣們意識到了道光皇帝的節儉,所以就上報了1萬多士兵,讓這僅僅1萬多士兵去鎮守新疆。但是道光皇帝只允許了三分之一的人數,也就是6000多人。這下大臣們心想,這麼點人怎麼能夠鎮守住新疆呢?於是就跟道光皇帝說,讓這些人去鎮守新疆的東部。新疆的西部也有當地人鎮守,可以完全不用管。這令道光皇帝大為光火,說這些大臣們居心叵測。後來這件事情僵持了幾年,大臣們讓了步,這件事情才算是解決了。後來在林則徐禁菸的時候,道光皇帝也是因為太節儉,本來不同意。在林則徐說了不用朝廷出錢以後,他才同意了。

  • 2 # 博聞歷史

    茲事體大,事關國譽。在野為官,學問原本高深,如若不知進退,輕則烏紗不保,重則下獄受刑。遇上一個道德治國、掩耳盜鈴的皇帝,國家治理好不好不需要看實際情況,表面現象最重要。

    1.國家治理好不好,節儉之風不可少

    估計是聽多了嘉慶老爹私下裡對爺爺乾隆皇帝奢靡之風帶來的吏治敗壞、國庫空虛等一系列問題的吐槽。

    道光大爺從小就嚴格規範自己,一以貫之的秉承節儉做派的優秀文化傳統。

    在他的心裡一定有這樣一個誓言,“我,道光皇帝,一定不能讓和珅這類大蛀蟲再一次侵蝕我的政治體系,破壞我的治國綱領。”

    畢竟,乾隆皇帝晚年的奢靡與寬政所導致的吏治危機、國家蕭條有目共睹。

    嘉慶、道光兩帝雖然在政績上碌碌無為,然而他們確實是想為國家、為社會、為自己家族的統治做更多實事,某種程度來講他們也是“好皇帝”。

    只是悟性限制了他們的治理能力,雖然極盡努力、不遺餘力的結果只是將原本一直追求異族統治合理化的滿清王朝推向了毀滅的邊緣。

    道光皇帝選擇的終極治國策略就是:節儉治國、道德治國。

    2.陪父祭祖、靈感乍現

    道光的節儉從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體現,故事的 “離奇”完美得近乎精心編制的劇本。

    極富悟性的道光皇帝,在陪老爹嘉慶祭奠完先祖後,決心深入實踐學習祖上節儉的優良傳統。

    回京後便清空了家裡不必要的陳設,獨留下桌椅床鋪等生活必須品。

    並安排自己的小太監每天下午4點去街上買燒餅,經過一路的風雨兼程,買回來的燒餅早已又硬又冷。

    千金之軀那又怎樣,沏好一壺熱茶,配上又冷又硬的燒餅,正好完美襯托其精心編制的帝王“人設”。

    反正他也不用管他管理理念是否人心所向,不用管他的人設是否被心悅誠服的接納,反正他是帝王,所有人都得模仿著他的“人設”一起走下去,畢竟帝王決定論時代不是市場經濟。

    3.真假節儉、掩耳盜鈴

    當一個皇子都只能吃乾巴巴的燒餅的時候,那麼,他的手下還能吃什麼?

    不管他們私下裡是如何勾結,如何貪婪,但是表面工作還是得做好的。

    因為,已經有前車之鑑,沒有陪皇上演好“節儉”人設的那些大臣,要麼被他貶官,要麼被他發配邊疆了。

    反正,也有權利核心圈的榜樣,內務府的宦官們,給皇帝日常花銷的記賬是4兩銀子一個蛋,

    那麼,官員們在賑災、河道治理、剿匪濟世的油水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因為吃穿畢竟只是基本用度,有了撈錢的政策體系,在皇上面前裝一下又能怎樣。

    有了這樣自上而下的統一人設,皇帝自然覺得能吃上雞蛋已是普通百姓的極致奢侈與享受。

    因此在招待大學士與功臣的宴會上,皇上可以泰然自若地將簡陋無比的菜食奉為上品。

    只是,這樣就為難了赴宴的群臣們,個個心裡明鏡兒似的官員,怎麼敢動筷子?誰的盤子先見了底,誰就是有辱國體。

    他這一動,動的是皇上的顏面,動的是整個大清的尊嚴,縱使皇帝當時不一定能“反應過來”,

    但是時日長了,難免會有私下有仇的小人參他一本。皇帝若是記起舊賬來,後果必定不堪設想。

    於是大家都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必定是日後打壓的主要物件。

    而後來者,哪怕居上,也只是連帶責任。

    在這樣人人自保,力求演好“節儉人設”的整體氛圍下,大家自然是紛紛不敢動筷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努力做自媒體,就想賺點生活費,你有穩定的收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