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7712101627

      茅 屋 為 秋 風 所 破 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1]。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2],

      下者飄轉沉塘坳[3]。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4],

      公然抱茅入竹去[5],唇焦口燥呼不得[6],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7],秋天漠漠向昏黑[8]。

      布衾多年似鐵[9],驕兒惡臥蹋裡裂[10]。

      床頭屋漏無干處[11],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12],長夜沾溼何由徹[13]!

      安得廣廈千萬間[14],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15],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16],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作者簡介]

      杜甫 (712~770) 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由於他在長安時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稱少陵野老,在成都時被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又稱他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以飢寒之身永懷濟世之志,處窮困之境而無厭世思想;在詩歌藝術方面,集古典詩歌之大成,並加以創新和發展,給後代詩人以廣泛的影響。

      杜甫在世時,他的詩歌並不為時人所重視,逝世40年 以後,始見重於韓愈、白居易、元稹等人。白居易、元稹的新樂府運動,在文藝思想方面顯然受到杜詩的影響。李商隱近體詩中諷喻時事的名篇,在內容和藝術上都深得杜詩的精髓。宋代著名詩人如王安石、蘇軾、黃庭堅、 陸游等,對杜甫都推崇備至,他們的詩歌各自從不同方面繼承了杜甫的傳統。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虜,囚居獄中,用杜甫五言詩句集詩200首,在《集杜詩·自序》裡說:“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杜詩的影響所及,不侷限於文藝範圍,更重要的是詩中愛國愛人民的精神感召著千百年來的廣大讀者,直到今天還有教育意義。

      [註釋]

      [1]三重(cóng):三層。[2]掛罥(juàn):掛結。罥,掛,纏繞。

      [3]塘坳(āo):低窪積水的地方。坳,低窪的地方。

      [4]忍能對面為盜賊:忍心當面作“賊”。能,作“這樣”解。[5]竹:竹林。

      [6]唇焦口燥呼不得:呼喊得唇焦口燥仍然沒有效果。[7]俄頃:不一會兒。

      [8]漠漠:陰沉迷濛的樣子。向昏黑:將近天黑的時候。向,趨向、將近。

      [9]布衾:布被。[10]驕兒:愛兒。惡臥:睡相不好,兩腳亂蹬。

      [11]床頭:一作“床床”。[12]喪亂:指安史之亂。[13]徹:徹曉,達旦。

      [14]安得:哪得,哪有。是欲得而不能得的假設語氣。

      [15]庇(bì):遮蔽。[16]突兀(wù):高聳的樣子。見,同“現”。

      [譯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捲走我屋上幾重草。

      草飛過江散落江郊,高的掛在大樹梢,

      低的飄轉落塘坳。

      村南孩子們欺負我老無力,竟然忍心這樣當面作盜賊。

      公開抱了茅草進竹林,我喊得口乾舌燥也無益,

      我回來只有靠著柺杖獨自嘆息。

      不一會,風停了烏雲又升起,天空灰濛濛昏暗如墨要下雨。

      布被蓋了多年又舊又破冷如鐵,嬌小孩兒睡相不好被裡全蹬裂。

      屋頂漏雨滴在床頭沒有幹處,細雨如麻不停地下,

      自打經歷戰亂就很少睡眠,被溼淋淋怎能捱過這一夜!

      如何能得到高樓大廈千萬間,讓天下寒士因受庇覆笑開顏,

      風吹雨打一動不動安穩如山。

      唉!何時這樣的大屋能聳立眼前,我屋獨破受凍死也甘願!

      [題解]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杜甫的重要作品,也是歷代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杜甫在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住在成都草堂時寫作的。這一年正是唐九節度使圍攻相州大敗後的第二年,戰爭還在各地繼續進行著,人民流離失所。杜甫在經歷了十年悲辛潦倒的長安生活後,又經歷了五六年“安史之亂”的顛沛流離生活,到了成都住在草堂,總算暫時安定下來了。他自己此時雖然貧病將迫,但卻時時關懷著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疾苦。茅屋,指成都草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成績跟不上,轉學到職高能考上大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