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月牙兒xj

    君子人格首先表現為內在品德。此品德主要是以儒家核心價值仁、義、禮、智、信等為內容。品德形成是以道德自覺為前提的,否則,品德即為單純認知而不能促動行為。道德自覺是道德發生的起點,保證道德判斷和道德事實的完成。在儒家看來,道德自覺是生命本身的能力,主要表現為情感,如孔子所言“仁愛”,孟子所言“四心”,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在道德情感基礎上,認同社會普遍的核心價值與行為規範,形成道德發生的心理機制,是君子人格構成的基本條件。

    儒家重視君子人格的養成,強調道德自覺的重要,這一點體現在孔子對仁的追求中。因為仁的發生基於個體的道德情感,體現道德自覺,所以《論語·顏淵》中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認為,實行仁德全在於自己,應該發揮自我能動性,彰顯自我的道德主體地位。所以《論語·述而》中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認為,求仁之法重在持之以恆地追求仁,只要自己有志於仁,仁就會至於其身。

    仁的道德自覺並非只是個人的道德衝動,還體現為社會責任。天命是君子人格中體現社會責任的一種自覺。《論語·堯曰》中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孔子認為,不懂得命運,不可能成為君子。知命是對君子的基本要求,因為知命是體會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併為之奮發自強的基礎。所以,儒家的個人奮鬥目標總是和社會條件緊密結合的。

    在儒家的世界裡,理想和現實自然形成一種張力,尤其是當社會現實不能符合儒家理想的時候,作為君子,其人格中的社會責任意識就表現得更強烈。君子把個體置於社會人倫、天地之間所自然形成的謹慎、憂患、悲憫等複雜情感,體現君子對自我所負使命的虔敬,稱之為“畏”。

    瑞士哲學家、心理學家榮格在《人格的發展》一書中說,“真正有人格的人總是具有使命感”。儒家認為,這種使命感就是求仁、復禮。君子由仁愛到敬畏,不斷向著天下歸仁的目標進取,其間體現出的是一種人格力量。

    其次,君子人格表現為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能夠把道德自覺根據現實狀況轉化為恰當的道德行為,儒家把這種能力稱之為中庸或絜矩之道。君子人格中不但有德性認知,還有應對具體事務的能力,保證道德自覺轉化為道德行為。因此,儒家君子人格具有一個穩定的結構,以體仁為發源,以天命為責任,以道德規範為指導,形成一個完整的、彰顯生命活力的道德發生系統。

    所以,君子人格既有自發性,又有規定性;既有原則,又有權變。孔子一方面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意思是君子固然會身處逆境,但仍安守心中的操守。小人遭遇困頓,就會胡作非為了。另一方面又在《論語·里仁》中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按照朱熹的解釋,這句話是說,君子對於天下事,沒有專主的,沒有不肯的,合義是從。

    再其次,君子人格表現為境界。君子人格是人生修養所至一定境界的表現。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按照朱熹的解釋,君子循天理,故日進乎高明;小人殉人慾,故日究乎汙下。“上達”為提升生命境界提供了空間。君子透過“修己”“安人”的實踐功夫,讓自然生命逐步純化為德性生命。

    可見,儒家的君子人格有三個特點,一是內在性。儒家的道德自覺是一種內在直覺,自身具有能動性。二是實踐性,儒家的道不僅是完整的理論體系,也是有效的實踐方式,因此體現出儒家道德實踐既可以發明個體本心,又可以彰顯人間道義。三是超越性。儒家的道雖然實現在倫理之間,但發源於天人之際,使儒家的君子人格必然能夠透過道德實踐而得到昇華。

  • 2 # 農村小憨姑

    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君子心胸寬廣,處處為國家、社會、大眾利益著想。而小人只為個人利益打算,所以心眼很小,總是斤斤計較。君子不爭,小人不讓。

    君子謙和低調,淡泊名利,不會和別人爭名奪利。小人唯利是圖,遇到名利,絕對不會讓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城西口重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