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hongjiu99
-
2 # 音子76
我是這樣認為的,滿清統治時期,軍隊的構成主要是八旗子弟,為了防止漢人造反,軍隊建制上對漢人還是有很多限制,到了晚清,滿人享受的各種特權早已瓦解了清軍的戰鬥力,清軍已不是入關初期間清軍了,所以軍隊出動還得靠受限制的綠營兵,也就是漢人軍隊,自然就很少了。後來的湘軍與淮軍還是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才允許建立的漢人軍隊。
中國古代動不動就出動幾十萬大軍,有的是因為正史注水,但大多是小說演繹,野史傳說造成的。
正史也好,小說、野史也罷,出現這種情況是跟統計方法有很大關係。後世歷史學家經過研究,認為中國歷史上的戰爭參戰軍隊資料,不少都是包含前線的民夫,而戰兵和民夫的比例一般會達到1比2甚至1比3。這還不算輔助兵。
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趙國損失軍隊40萬,整個國家元氣大傷,再也緩不過來。戰國時代各國軍事行動的一些參戰數字,在《戰國策》和《史記》這樣的史料裡都是這樣記載的。如果按照以上的統計方法,長平之戰40萬損失的趙國軍隊裡,估計包含了10多萬的戰兵和20,30萬的民夫,是相對合理的。
而滿清時期,熱兵器已經慢慢的發展出現了,戰爭也越來越專業,統計方法也隨之改變,民夫、輔助兵也就不計算在軍隊人數之內了,所以軍隊數量肯定少了,調動的軍隊,十幾萬已經很多了,發動戰爭規模很少超過三十萬。
還有一個現象,中國歷史中關於軍隊數量記載,有一種時準時不準的狀態。有時候看上去非常合理,沒有注水,比如《史記》中記載李陵率領5000步兵出塞被數萬匈奴大軍包圍最後覆滅。相比於動輒數十萬的數量,5000人是一個看上去比較專業的數字。
但有時候又注水的非常厲害。比如武則天時期,唐朝與吐蕃不斷髮生戰爭,歷史記載傳奇小說中很有名氣的薛仁貴在大非川遭遇吐蕃大軍40萬,因此戰敗。從當時青藏高原的生產能力來看,吐蕃不要說動員40萬軍隊在一個戰場上,恐怕全國組織40萬符合戰鬥能力的適齡男子,都未必那麼容易。40萬吐蕃大軍明顯是一個注水數字。
在民間,注水最深入人心的應該是赤壁大戰曹操八十三萬大軍下江南。正史的《三國志》裡,明確記載了曹操南下的軍隊數量是20萬。但是因為小說《三國演義》的流傳甚廣,八十三萬深入人心,估計除了歷史專業的,基本上沒人記得20萬這個數字。
為了效果,作者才不管你是多少人呢,說的誇張了有人看才是關鍵。這一類的文藝作品對中國民間文化的影響很深,奠定了華人一個重要觀念:即中國歷史上的戰役,應該是以十萬為單位展開。少於十萬的參戰數量,都是不入流的。
不僅僅是文藝作品,社會氛圍也是如此。中國歷史上“號稱”一說時常出現,比如明朝土木堡戰役,流行說法是明軍號稱出動了50萬大軍,實際上《明英宗實錄》記載只有8萬左右。明朝第1次討伐努爾哈赤,8萬多明軍、1萬多北韓軍就敢自吹是47萬大軍。明末時,武昌一帶的左良玉集團,號稱有百萬之眾。然而滿清南下,左良玉集團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滿清,可見哪有什麼百萬大軍。1766年乾隆派雲貴總督楊應琚討伐緬甸,他就區區3000個大頭兵,卻寫信給緬甸王說他帶領50萬大軍來討伐他們來了。乾隆53年討伐尼泊爾,也把幾千清軍吹噓成了幾十萬大軍。有不少這樣的“號稱”,被當做真實的歷史資料,或記載或流傳開來。
正是因為歷史年代的久遠,統計方法上的差異,很多歷史文獻的缺失,以及民間演繹的誇張,所以才導致了中國古代動不動就出動幾十萬大軍這樣的事情。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