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蒜辣椒研究員

    縱觀歷史,自先秦時代以後,漢人的武勇和血性是逐步削弱的,從秦滅六國來看,每次戰爭都是十多萬,數十萬人的傷亡,尤其是秦趙之間的戰爭更是慘烈。秦國男人傷亡近半,趙國男人幾乎死絕,先人的血性武勇讓後人汗顏。從西漢時期,一漢敵五胡,到五胡亂華時代的"兩腳羊 "短短几百年時間,還好漢人中出現了乞活軍,冉閔殺胡令, 維護了北方漢人最後的生存,往後的朝代,即使是隋唐也面臨著突厥,契丹,吐蕃,回鶻的侵擾,民眾表現不如先秦時代。

    民族主義逐步缺失,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民族就被君權神授所代替,唯一重視的不是民族,而是皇權,一家一姓的皇權,對普通民眾只有壓迫沒有認同和福利,皇權與民族利益分離,就不要妄圖民眾為他人皇權去獻身了,況且為了維護皇權,更多宣揚的是利己主義,削弱民族認同,官老爺怎麼能和泥腿子同伍?民族內就分化嚴重,面對民族危機怎麼會有人上前?對於官老爺來講,投降一樣可以保留官位,奢華,哪裡還會抵抗?叛徒,賣國之人皆是高官厚祿之人。對於平頭百姓來講,誰來都是要交稅納糧,都是被壓迫的底層,有啥區別?好死不如賴活著,人人惜命,自然不會為官僚的官位玩命。再加上統治階層為了維護統治,麻痺平民,大量建廟塑像,推行佛教,而不是鋪路修橋,搞教育,提高國民素質。自然越來越懦弱,何談血性剛強?

  • 2 # 旅客孔祥超

    兩漢之後,北方陷入苦戰,南方魏晉門閥,偏安一偶,耽於享樂,秦漢憑軍功上位的風氣一去不返,只有這群門閥寄生蟲公子哥們,天天談論玄學,研究書法,百無一用,有的人甚至看到馬匹,都會嚇得渾身癱軟,還以為見到了老虎……

    而隋唐,漢人血性又一次復甦,唐詩:“寧為百夫長,勿為一書生”“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隋唐結束南北朝亂世,人心豪放,禮教衰微,婦女可以再嫁,而民間崇武,任俠之風更甚:“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唐朝內憂外患不斷,於是軍人受到尊崇,募兵制興起,導致各地軍閥割據,藩鎮林立,武人地位頗高,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

    宋朝建立,被武將嚇破了膽,開始崇文貶武,宋朝不重視外患,卻最怕將領有了軍權,自宋之後,武將再也無法和文人地位相比……

    既然天下是皇帝一人之天下,皇帝們只重穩定,要求百姓武將一定要聽話……以至於金兵南下之時,南宋不懼金人,反倒畏懼武將北伐……

    與此同時,宋朝文人哀嘆,儒家衰微,道統不繼,於是程朱理學在宋朝興起,這是,起碼錶面上儒家的一次復興運動……

    封建禮教開始對人性進行嚴格壓制,隋唐人藐視禮教,豪放的風格一去不返,“貞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仕二主”“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如此風格之下,百姓嚴守三綱五常,封建倫理,尊卑貴賤已定,百姓溫順而甘心為奴,不敢越雷池一步……

    明清兩朝中國風格更加保守,程朱理學也成國學,為了皇權穩定,不惜對天下百姓進行精神弱化……

    明朝官員在荒年饑荒之時,教化百姓,寧肯餓死,也絕不能去搶糧,更不能造反,否則,那與不知禮儀的禽獸土匪何異

    於是導致大量的饑民成群的餓死,也不敢去地主家搶糧(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如此溫順膽怯的順民,被官府稱讚為“良民”……

    其實百姓一旦太聽話,太乖巧,太守規矩,血性也就沒了……

  • 3 # 平靜的肥牛

    漢朝以前是百家爭鳴,諸侯國林立,世家望族多,互相爭奪攻伐不斷,人們的戰鬥思想比較強,漢朝開始就統一了,內部幾乎沒有什麼戰爭了,而且開始獨尊儒術,大多人沒有戰爭建功立業的機會了,人民的心態和環境也都發生了變化。

  • 4 # 時間法則8888

    獨尊儒術帶來的後果,透過科舉制儒家更加擴大影響力,還有武則天重用科舉出來的讀書人,大興佛教,佛教空前發展,儒家佛教大規模興盛,到了宋朝更是空前

  • 5 # qzuser9465180

    獨遵儒。儒家以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刑律,民眾即使有禮,都只待忍讓,只有絕大多數人沒法活、沒法再忍的情況下,揭杆而起的反抗反儒推翻那朝代,矛盾才緩和,但儒教是不可能甘心的,慢慢又倦土重來,所以,出現歷史上的更失週期率,尤其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訓教,當然也有講談者解釋許多,但在解放前,即新中國以前老百姓是沒法讀書的,幾乎是文肓這一事實。所以,武勇思想多沒那自覺,如民國只得強徵抓壯丁去打戰了。

  • 6 # 知常容

    我不知道這個錯誤的觀點是誰得出來的,而且流傳這麼廣。

    老子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孔子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這兩位聖人從來沒有提倡以“勇”為本,必須要搞清楚因為什麼而勇。如果就勇而論勇,危也。

    華夏之本以禮儀為邦,而非以武勇為天下。

    先秦時候並非全部以武勇而立國,相反更多的是以禮儀為立國之本。

    這裡以武勇立國的是秦國,秦國經歷商鞅變法之後,以武強兵,以武為國,四處拓展土地,國君若幾年沒有發動戰爭,秦民就會議論紛紛。

    因為秦民的出路就在立軍功,只有不斷的戰爭才可以給秦民帶來出頭之日。

    秦國正是靠這一機制最後滅掉六國,一統天下,當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他就不再以武立國,開始搞文化,比如他想整合文化高地——齊國。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泰山封禪。

    結果齊魯文人吵個不停也沒有拿出一個方案,最後秦始皇採用折中方式上山遇到大雨,受到齊儒的嘲諷。不過秦滅六國之後沒有辦法調整方針,還是以武勇立國,結果二世而亡。

    漢朝之前稱為華夏或諸夏,漢朝之後漢人這個名稱就開始出現了。當時漢人這個名稱實際是指漢朝的子民,所以這是一個區域的概念,後來是一個文化價值認同的概念。漢族這個概念是近代才出現的稱呼。

    我們主張以禮儀揚天下,自然就不會宣揚以武勇霸天下,因為我們懂好船者必溺,好戰者必亡。但一旦危機時刻,個個皆會奮勇爭先,怎麼可能沒了武勇和血性。

    再看南宋滅亡之時,崖山之戰,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這不是武勇和血性是什麼?

    明代史可法,袁崇煥難道不是武勇和血性嗎?

    抗日戰爭時期的川軍出川抗日,何等悲壯和令人敬佩,這難道不是武勇和血性嗎?

    所以血性也好,武勇也好,一直在從沒有消失過。只不過我們的武勇和血性是放在內而不是外顯於外,我們外在的是禮儀之邦,以和為貴,所以讓很多人誤以為好象沒了武勇和血性。

    如果武勇和血性外顯會是怎麼樣?司馬遷路過孟嘗君的故地,在《史記》中有這樣的結論:

    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孟嘗君列傳》

    您覺得這樣的社會環境好嗎?

  • 7 # 通遼刀客

    這是個偽命題。

    第一,漢族做為中華民族的核心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東亞這片土地上文明發展的主導者,不論是物質層面上還是精神層面上,漢族都是東亞地區最主要的創造者,沒有之一。

    第二,漢族做為中華文明地理疆域的最主要的守護者,儘管在歷史上存在一些波折和失敗經歷,但中華文明地理區域總體上是不斷擴大的,之所以如此,既有中華文明懷德以遠的精神感召,更重要的是武力強焊。

    第三,所謂的尚武和血性是一種不屈不撓、砥礪奮進、雖篳路藍縷卻百折不回地追求光明未來的精神,它有時候會表現出一些好狠鬥勇的形象,但好狠鬥勇並不是尚武和血性的內涵。比如“最後一口米送去當軍糧,最後一塊布拿出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含淚送戰場”,這句民謠都聽說過吧,這才是尚武和血性的最高境界。比如狼牙山五壯士以必死之心絕然走上棋盤坨,只為了使群眾和主力的安全再多一點,這才是尚武和血性的最高境界。比如劉老莊八十二烈士在得知群眾有危險時,明知道將被二十五倍的敵人圍攻卻毅然決然地返回村莊,就地阻擊敵人,這才是尚武和血性的最高境界。

    第四,漢族的尚武在秦漢唐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的絕對優勢,表現出來的表象是睥睨天下、捨我其誰。在五代十國以降,隨著文明的交融,生產力水平與周邊沒有了絕對優勢,表現出來的表象是軍隊的紀律性和將領的戰略戰術素養。在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科學技術全面落後於西方烈強,表現出來的表象是捨生忘死、百折不撓、死也要死在救亡圖存的路上。在新中國成立後,咱完成了工業化,現在的中國好兒郎們表現出來的是風輕雲淡、內斂堅毅,不動手時很儒雅,動起手來一定是雷霆之怒。杜富國是個清秀的大男孩吧,可他舍人救人時勇敢不勇敢,有沒有血性!加勒萬河谷,祁團長和他的戰士們講理講到位了,阿三還要動手,結果是阿三抬回去幾十具屍體,彬彬有禮的子弟兵啥時候缺過虎虎之生威?

    第五,百萬年人類發展史、萬年文化發展史、五千年文明發展史,在華人血脈中生成的尚武血性基因,從來都不曾衰減過,只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華人經歷過篳路藍縷的苦難之後只會更加珍視安寧祥和的生活,也會更加註意守護這份難得的安寧祥和,這種守護靠的是智慧,是血性加持的智慧,而不是魯莽。

  • 8 # 熱心網友

    我說朱元璋跑去大都敲著討飯的碗給元順帝唱了首鳳陽小曲把蒙古人感動的淚流滿面自覺搬出大都並讓老朱當了皇帝你信不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奧運會上有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