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國王子

    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好了無上殊榮,反之則容易被其吞噬,永劫不復。一個人從低谷而來,當他觸及到至高無上的權利時,還能夠保持本心嗎?這對唐朝宰相長孫無忌來說,就是個莫大的考驗。長孫無忌是唐太宗和唐高祖時期兩朝宰相,他是太宗文德皇后的親哥哥,高宗李治的親舅舅,既是功勳又是國戚。但他卻從一個忠臣變成了權臣,甚至被人罵作奸臣。是什麼原因讓長孫無忌落得如此狼狽不堪的下場?

    長孫無忌的上半生是忠臣,他24歲時跟著20歲的李世民打天下,9年後,李世民稱帝,長孫無忌也位及宰相。雖然手中有了權力,但長孫無忌的心態卻是如履薄冰,警鐘長鳴。剛得到任命時,長孫無忌一再懇請辭去相位,還讓長孫皇后和高士廉等人從中勸阻。長孫無忌生怕位高權重帶來禍患。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想讓這些功臣世襲爵位,也被長孫無忌拒絕。他認為“後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憲,自取誅夷”,此舉危害國家社稷,李世民後來也作罷。不難看出,長孫無忌時刻都以國家為重,而且懂得避嫌。

    推廣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生院校排名「中公考研」制定輔導方案,引進翻轉式課堂理念,切片式教學模式,^^自建教學基地,吃住無憂,全職...

    但是他在高宗執政時期卻又是另一番姿態。李治登基後上朝問政,群臣無一人發言,大家都在看長孫無忌的臉色。長孫無忌說沒有大事,其他人便閉口不言。永徽二年(651年),李治單獨詢問長孫無忌,官員處理案件時多講情面、走後門,有沒有這回事?長孫無忌則答,徇私枉法肯定沒有,但是講人情是人之常理,避免不了。什麼是情面,要怎麼講?無外乎賄賂二字。當朝宰相公然承認賄賂的合法性,李治卻不敢多說一句。

    唐朝的天下彷彿已經是長孫無忌的天下,而李治就連娶老婆也要看舅舅的臉色。永徽五年(654年),李治要廢掉王皇后,改立武昭儀,帶頭賄賂持反對意見的長孫無忌。李治連夜送去十車財寶,還提拔了長孫無忌的三個庶子。但長孫無忌收了禮,卻不辦事。除了這些,長孫無忌還陷害忠良,為了穩固地位,他害死了當年競爭儲君之位的李世民三子李恪。

    推廣老中醫說:飯後一件事,變成易瘦體質,想瘦多少瘦多少

    處處受到壓迫的李治不得不想辦法除掉這個專權的舅舅了。永徽六年(655年),武則天封后,李治把長孫無忌的同夥諸遂良貶到了桂林。被剪除羽翼後,長孫無忌成了任人宰割的孤臣。顯慶四年(659年),長孫無忌被牽連到一樁謀反案中,定罪後被流放。長孫無忌謀反了嗎?並沒有。但這並不影響李治給長孫無忌定罪,因為在李治心中,早在他登基的那一天,長孫無忌就反了。

    那麼,長孫無忌為何淪落至此?這其實與他的個人經歷有莫大的關聯。長孫無忌的早年生活可謂跌宕起伏,他是隋朝名將長孫晟的兒子,家境十分富裕,還有很可觀的政治前途。然而長孫晟死後,16歲的長孫無忌和妹妹被趕出了家門,不得不投靠舅舅高士廉過活。早年的磨難讓長孫無忌更能體會生活的艱辛和不確定,所以他的自我保護意識十分強烈,這種性格養成對他後面的政途影響巨大。當李世民拯救他於苦難中,帶他從谷底直躍巔峰,這種感覺會讓卑微又倔強的小人物終身難忘,他必然會鞠躬盡瘁,所以他誓死效忠李世民。

    但是,情況卻在貞觀十七年(643年)發生了變化,因為東宮出事兒了。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嫡長子,如果李承乾能繼承大統,長孫無忌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但是李承乾卻被廢了,長孫氏的地位岌岌可危。當時長孫皇后的二子李泰是最佳人選,但長孫無忌和李泰卻很少往來。李泰自有他的小幫派,大部分為功臣之後,和長孫無忌這樣的元老並非同類。長孫無忌太知道失去權力是什麼滋味了,被趕出家門、寄人籬下的日子又浮現在腦海。於是他引導李世民改立了最小的親外甥李治。

    這件事對長孫無忌影響很大,他不但保住了地位,還發現了權力的妙處。其實李世民並不滿意李治,他甚至還想立楊妃之子、李恪為太子,但是他沒有,為什麼?其一,李治雖然性格軟弱,但卻仁孝,大唐需要守成之君,何況有長孫無忌輔佐,李世民放心;其二,如果改立沒有元老支援的李恪,風險太大,容易複製“玄武門之變”的發生,李世民最不願看到的就是這個;其三,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同情心氾濫,他們是“布衣之交”,他不捨得讓長孫無忌在晚年遭受不測。新君繼位第一件事就是大洗牌,如果李恪上位,長孫無忌絕對沒有好下場。李世民深知政治的殘酷,所以他不忍心這樣做。

    諸多因素下,李世民立下了李治,而這件事過後,長孫無忌的心態也徹底變了。李世民對他的退讓和妥協讓他自以為是地認為,沒人能阻止他。他開始變得張狂,甚至還把李治看成乳臭未乾的小子,不知他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長孫無忌把自己當作有“監護權”舅舅,卻不把自己當作人臣。試問哪個皇帝能容忍自己對權力的失控,永遠活在別人的掌控之下?即便皇帝是他親外甥,但是逾越君臣之禮,玩弄權勢,就是長孫無忌最大的敗筆。

    長孫無忌的敗在於他過於卑微又自負的性格,也在於李世民對他的一念之仁。如果把長孫無極的政治生涯劃成不同階段,那麼李治被立為太子就是分水嶺。在這之前,長孫無忌是忠臣;在這之後,他變為了嗜權的魔鬼。可能長孫無忌勸李世民改立李治,是單純為了活命,但李治繼位後,長孫無忌的做法就是慾望的升級。他不想只是活著,而是要活得不再心驚膽戰,活得無人可擋。這就是魔鬼,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人存在呢,太異想天開了。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好了無上殊榮,反之則容易被其吞噬,永劫不復。一個人從低谷而來,當他觸及到至高無上的權利時,還能夠保持本心嗎?這對唐朝宰相長孫無忌來說,就是個莫大的考驗。長孫無忌是唐太宗和唐高祖時期兩朝宰相,他是太宗文德皇后的親哥哥,高宗李治的親舅舅,既是功勳又是國戚。但他卻從一個忠臣變成了權臣,甚至被人罵作奸臣。是什麼原因讓長孫無忌落得如此狼狽不堪的下場?

    長孫無忌的上半生是忠臣,他24歲時跟著20歲的李世民打天下,9年後,李世民稱帝,長孫無忌也位及宰相。雖然手中有了權力,但長孫無忌的心態卻是如履薄冰,警鐘長鳴。剛得到任命時,長孫無忌一再懇請辭去相位,還讓長孫皇后和高士廉等人從中勸阻。長孫無忌生怕位高權重帶來禍患。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想讓這些功臣世襲爵位,也被長孫無忌拒絕。他認為“後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憲,自取誅夷”,此舉危害國家社稷,李世民後來也作罷。不難看出,長孫無忌時刻都以國家為重,而且懂得避嫌。

    推廣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生院校排名「中公考研」制定輔導方案,引進翻轉式課堂理念,切片式教學模式,^^自建教學基地,吃住無憂,全職...

    但是他在高宗執政時期卻又是另一番姿態。李治登基後上朝問政,群臣無一人發言,大家都在看長孫無忌的臉色。長孫無忌說沒有大事,其他人便閉口不言。永徽二年(651年),李治單獨詢問長孫無忌,官員處理案件時多講情面、走後門,有沒有這回事?長孫無忌則答,徇私枉法肯定沒有,但是講人情是人之常理,避免不了。什麼是情面,要怎麼講?無外乎賄賂二字。當朝宰相公然承認賄賂的合法性,李治卻不敢多說一句。

    唐朝的天下彷彿已經是長孫無忌的天下,而李治就連娶老婆也要看舅舅的臉色。永徽五年(654年),李治要廢掉王皇后,改立武昭儀,帶頭賄賂持反對意見的長孫無忌。李治連夜送去十車財寶,還提拔了長孫無忌的三個庶子。但長孫無忌收了禮,卻不辦事。除了這些,長孫無忌還陷害忠良,為了穩固地位,他害死了當年競爭儲君之位的李世民三子李恪。

    處處受到壓迫的李治不得不想辦法除掉這個專權的舅舅了。永徽六年(655年),武則天封后,李治把長孫無忌的同夥諸遂良貶到了桂林。被剪除羽翼後,長孫無忌成了任人宰割的孤臣。顯慶四年(659年),長孫無忌被牽連到一樁謀反案中,定罪後被流放。長孫無忌謀反了嗎?並沒有。但這並不影響李治給長孫無忌定罪,因為在李治心中,早在他登基的那一天,長孫無忌就反了。

    那麼,長孫無忌為何淪落至此?這其實與他的個人經歷有莫大的關聯。長孫無忌的早年生活可謂跌宕起伏,他是隋朝名將長孫晟的兒子,家境十分富裕,還有很可觀的政治前途。然而長孫晟死後,16歲的長孫無忌和妹妹被趕出了家門,不得不投靠舅舅高士廉過活。早年的磨難讓長孫無忌更能體會生活的艱辛和不確定,所以他的自我保護意識十分強烈,這種性格養成對他後面的政途影響巨大。當李世民拯救他於苦難中,帶他從谷底直躍巔峰,這種感覺會讓卑微又倔強的小人物終身難忘,他必然會鞠躬盡瘁,所以他誓死效忠李世民。

    但是,情況卻在貞觀十七年(643年)發生了變化,因為東宮出事兒了。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嫡長子,如果李承乾能繼承大統,長孫無忌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但是李承乾卻被廢了,長孫氏的地位岌岌可危。當時長孫皇后的二子李泰是最佳人選,但長孫無忌和李泰卻很少往來。李泰自有他的小幫派,大部分為功臣之後,和長孫無忌這樣的元老並非同類。長孫無忌太知道失去權力是什麼滋味了,被趕出家門、寄人籬下的日子又浮現在腦海。於是他引導李世民改立了最小的親外甥李治。

    這件事對長孫無忌影響很大,他不但保住了地位,還發現了權力的妙處。其實李世民並不滿意李治,他甚至還想立楊妃之子、李恪為太子,但是他沒有,為什麼?其一,李治雖然性格軟弱,但卻仁孝,大唐需要守成之君,何況有長孫無忌輔佐,李世民放心;其二,如果改立沒有元老支援的李恪,風險太大,容易複製“玄武門之變”的發生,李世民最不願看到的就是這個;其三,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同情心氾濫,他們是“布衣之交”,他不捨得讓長孫無忌在晚年遭受不測。新君繼位第一件事就是大洗牌,如果李恪上位,長孫無忌絕對沒有好下場。李世民深知政治的殘酷,所以他不忍心這樣做。

    諸多因素下,李世民立下了李治,而這件事過後,長孫無忌的心態也徹底變了。李世民對他的退讓和妥協讓他自以為是地認為,沒人能阻止他。他開始變得張狂,甚至還把李治看成乳臭未乾的小子,不知他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長孫無忌把自己當作有“監護權”舅舅,卻不把自己當作人臣。試問哪個皇帝能容忍自己對權力的失控,永遠活在別人的掌控之下?即便皇帝是他親外甥,但是逾越君臣之禮,玩弄權勢,就是長孫無忌最大的敗筆。

    長孫無忌的敗在於他過於卑微又自負的性格,也在於李世民對他的一念之仁。如果把長孫無極的政治生涯劃成不同階段,那麼李治被立為太子就是分水嶺。在這之前,長孫無忌是忠臣;在這之後,他變為了嗜權的魔鬼。可能長孫無忌勸李世民改立李治,是單純為了活命,但李治繼位後,長孫無忌的做法就是慾望的升級。他不想只是活著,而是要活得不再心驚膽戰,活得無人可擋。這就是魔鬼,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人存在呢,太異想天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不如意的中年女人,都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