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思考的南瓜寶寶

    歪瓜裂棗更甜。

    買蘿蔔買帶土的。

    買西瓜買在樹上摘的。

    買糕點買散裝的,不帶包裝的。

    從來不買速食半成品。

    買的蔬菜都是當地的,不是遠道運輸來的。

    買水果不買上面溼漉漉噴水的。

    買酸菜不買袋裝的,買成棵的自己回家切。

    去大超市買菜晚上7點之後去,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類,魚類,能講價的。

    買肉都買雙匯的大牌子的,不買那些“家養的糧食豬”的豬肉。

    雞蛋就買最普通的,除了蛋黃顏色有區別,別的沒什麼。

    ——15元/只的滷鴨不買,太肥了。買就買肉瘦點的板鴨。

    夏季要麼不買魚,買魚就買活魚,因為曾經看著魚販買一條好魚給我,回家是臭的。

    購物越來越低配,衣服鞋子都是拼多多上10元20元的,不追求牌子,價格,只求實用。

    我的工作服,工作褲都是在拼多多上拼單買的,10元,8元的,一茬爛,常買常新,很划算。

    普通淘寶上假貨很多,衣服買到家跟圖片不符合,我都是在天貓買牌子的,而且各項評分達到4.9,而且能7天無理由退貨的。

    我從不在淘寶上買吃的東西,有一次買點速凍麵食,物流幾天的時間,到家都發黴長毛了,跟賣家說退,他們說我是自己沒有儲存好,不給退。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花低價錢買的有點摔破,烤壞的鴨蛋,到家都是空的,不能吃。

    我一般看到太乾淨的菜,都不會買,就怕他們在防腐藥水裡泡過,我寧可買髒點的,回家費功夫,多洗幾遍,畢竟人的身體健康最重要。

    買菜時手機殼後面總是放100或者50元現金。看到年齡大的賣菜的我直接付現金。

    我跟老公去買菜的時候,總是什麼也買不到,他總認為我買的太多,沒用。就是不當家,不做飯,不知道這其中的學問。

    早市買菜的時候,總是看到有“要飯”的乞丐,我通常會贊助1元硬幣,不是為同情,而是為他們“不要臉”的勇氣。

    我在商場看到喜歡的衣服,通常都是用手機照下品牌,回家淘寶網上搜索,購買,價格至少能便宜一半。

    娃娃菜,大白菜,都是白菜,我卻不買娃娃菜,只買大白菜。

    市場上沒有那些老農賣菜,多數是喬裝的。只看菜是否是自己需要的。

    牙口不好,但是買水果還是買略硬些的,能放2天,就軟了。

    我買菜從來不給別人捎,因為同樣的菜,不同的時間段,價格上很大差異,尤其在早市尤為明顯。

    早市的海鮮我從來不買,有的比農貿市場貴很多,而且多數是農貿市場賣剩下的。

    買東西都以實用為主,廳裡沒有用的陳設都沒了。

    買菜都是哪裡便宜去哪裡買,多數都是買大超市的普通版。

    為了鍛鍊身體,都是步行去買菜,要是菜較多,會騎電動車,從不偷懶,讓他們送貨上門,真的不放心。

    買熟食都買現場操作那種,感覺親眼看到了,就會讓人吃著放心。

    女人的錢好賺,因為女人的天性就是逛街買買買,所以商場裡80%賣的都是女人的東西,導致很多男人不愛逛街,因為能選擇的東西太少。

    賣貨的商家都是見人下菜碟,在商場看到穿衣服邋遢的人不愛搭理,所以我逛街都打扮漂亮點的,不敢穿衣服太隨意。

    無奸不商,在菜場看到不講價的人就宰客,看到老年人買菜就欺騙,所以家裡的菜都我買,不讓老公和婆婆買。

    週六週日,家裡不缺菜,我是打死不去菜市場,因為到那裡不是去買菜了,就是看人去了,人擠人,人挨人,而且不良商家還特意漲價。

    每到節假日,商家都會搞動作,大商場,大超市會有各種打折促銷活動,我都從來不看這些,因為並不相信,他們真的便宜,因為誰賠錢也不賣,所以我有需要就買。

    對於我們購物的都希望買到貨真價實的,但是往往真貨都很貴,便宜的假貨多,所以我們最盼望的是買名牌打折的商品,就算略貴些,也是感覺佔到便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香港新設壽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