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看秋風999
-
2 # 味哎兒
大禹以前,除了中廓人以外,整個中塬人,被分成了九夷九黎。
而中廓人是執政的人群,九夷九黎不是從政的人員。
而中廓,是中塬地盤內最中間的那一塊地方的稱謂詞。
大禹以後把中廓劃定為九州,九州之外都是蠻夷之處。從而是不是九州內的人,以鼎為憑據。這就是大禹鑄九鼎劃九州的現象。
春秋戰國時期,就把九州說成是中原。從此以後,中國的帝王就在中原內折騰。實際上也就是在九州內折騰。
實際上就是抬高自己身份,貶低別人身份的一種方法。
因此到後來就把人再劃分成三六九等,再後來就劃分出了三教九流。再後來又劃分出了上三教九流,中三教九流,下三教九流。
但是不論是三六九等還是三教九流,都是在中原內或者九州內進行的。因為九州外是蠻邦的。
但是九夷人是身材高大的人,九黎人是身材矮小的人,九州內的人身材不高不矮。
身材高大的人傻笨憨粗,身材矮小的人瘦小乾枯,不高不矮恰恰剛好顯得美。一褒一貶已經形成。
太陽正當午,叫做如日中天。傍晚的夜晚稱為黃昏,清早天要快亮的時候稱為黎明。
從而執政的人如日中天,其他人要麼是黃昏,要麼是黎明。
太陽在正中午上,就是在最高的位置上。黃昏和黎明就是在最低的位置上。
這就是神職工作者,執政工作者,幫助神職幫助執政者,共同打造,高高在上,受別人供奉的生活方式。而低下的人群都是為他們生產製造享受物品的人。
打造出這樣的人群結構,就需要供奉一個神。讓人們願意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奉獻給神享用。而對於王和諸侯來說,就是讓人們願意繳納稅務,供他們享用。幫助神職人員的和幫助王和諸侯的,跟著喝一些湯。其他人就省吃捱餓供養這些人。
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社會,或者一個國家的秩序建構。這種秩序和人群結構,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樣建造的。
但是僅限於父系社會時代開始,母系社會時代不是這樣的。
中國的父系時代開始於大禹的兒子,也就是夏朝。完成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定型於曹操用殺頭的方法禁止男嫁女方家裡。
用殺頭的方法禁止男嫁女方家裡,就是徹底同母系社會脫鉤的體現。
因此中國歷史有兩個轉折點,春秋戰國,一個是三國。
這一體系的歷史演變是:
黃帝沒有進入中原以前,炎帝是族長,祝融是管火的火伯,共工是管水的河伯,刑天是管肅殺的風伯,蚩尤是管器物製造的土伯石伯。這是一個族長配備4個少保管理團隊的編制。
可見黃帝與中原,蚩尤與黎沒關係。
黃帝和炎帝結盟以前,各個居落人群,相互稱邦。所以訂立盟約的人群就叫盟邦。
盟邦接納的人群眾多以後,每一個人群部落輪流執政一段時間,這就叫做禪讓制。
不論是總盟主,還是聯邦人群,管理團隊都採用了三老四少制。
也就是族長配備4個少保,首長配備4個少保,巫師配備4個少保。
在中國的廟宇當中就是一個主神,有4個護法的現象。中國北方農村口語說的老少爺們也是這個制式的傳承。其中老,指的三長老。其中少,指的就是少保。
周朝開始用井田制,其中中間一塊是公田,由旁邊的8家共同耕種,收穫歸公務人員享用。這是公務人員開始脫產的表現。
所以周朝中期,幾乎沒有再可以分封的土地了,公務人員的生活費用,就有眾多的民眾兌禾解決。周朝末期就改成了稅收。從此公務人員就開始吃稅收了。
但是周朝和春秋戰國時期。收稅收的只有諸侯國國王。周王室有自己的封地,收自己地裡的稅收。這就是文字書籍當中說的采邑之地,也就是供王和諸侯王吃用的土地。
周王室不能向諸侯王索要稅務。
因此周朝末期,諸侯王比周王室要強大。這就形成了春秋時期,以及後來的戰國時期。這時候的人群聚落是以國為姓。所以每個諸侯國有一個姓,眾多的諸侯國就說為百姓。只不過當時的各個諸侯國裡面配備好多個可以通婚的人群,所以一個諸侯國內並不見得只是一個單姓而是多姓的。但是都認可國號的姓,為國姓。或者是掌握諸侯國行政權的人群為國姓。
春秋戰國時期就是爭誰說話算數。因此說成是春秋爭霸。並不兼併其他諸侯國的土地。
而戰國時期就是兼併各個諸侯國的土地。
最終由秦始皇統一拍版,稅收只有國家政府徵收。其他任何人不得徵收。地方執政人員由中央政府劃撥財務,供他們生存。
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是整個秦華人,分散到其他六國當中當地方長官去了。仍然是整個部落人群管理一個國家的狀態。
這樣就形成了帝王,各級大小官員,神職人員,從事生產製造和服務的人員。
楚漢爭霸以後,漢劉邦建立了漢朝。從此神職人.帝王.員官員.雜役等等從政人員,都是吃稅收的。誰可以從政,依據的是立的功勞大小。從事生產製造和服務的人員都稱黎民了。
後來沒有當上官的人,沒有幫助官員從政的人員,都被稱為黎民或百姓了。
回覆列表
黎民的"黎"字,最早出現在秦朝的小篆時期;古義是"眾多"以及"黑色"的意思;黎民,就是"眾多民眾"或者"眾人"的意思;與蚩尤族無關。
百姓,在古代可不是指的普通老百姓;要了解"百姓"等來歷,就必須知道古代的"姓"到底是什麼意思?
上古時期的人誰才會有"姓"?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只有貴族才有"姓";換言之,上古時期的"百姓"指的是"百官族姓";
上古時貴族以其所封之地為姓,故稱為"百姓";而封地處所生活居住的普通人是沒有"姓"等;
《書經.堯典》有云:"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裡說的"百姓"其實就是當時的貴族而不是一般民眾。
至於將"黎民百姓"兩個詞混用就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黎民百姓就是普通老百姓,是廣大民眾;
這兩個詞與"族群"無關;道理很簡單,我們可以從漢字的詞源詞意找到答案;比如說"黎"就是"眾多";"姓"則是貴族的"封地";"百姓"其實就是"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