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85002361693387

    越調是河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主要流行於河南省的南部、東部,以及湖北省的西北地區、陝西省的東南部分、安徽省西北的一部分、山西省的東南和河北省的南部的部分地區。越調因為它的主要演奏樂器是"象鼻四弦",所以舊時又稱"四股弦"。   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在1942年時,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如張桂蘭)等都曾轉入過地攤說唱,等災荒過後,再重新回到舞臺來演唱戲曲。木偶的越調分支在南陽一帶仍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間職業木偶藝人至今仍十分活躍。有關於越調的起源,流傳有多種,其說法不一。其中之一據說越調原本被稱為"月調",乃系中國古代戲曲的一般地方劇種所共同擁有的"平、背、側、月"的四種調門之一。根據現存的資料考察,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越調已經在南陽一帶地方廣泛地流行開來。尤其在南陽一帶,他的民歌小曲"四股弦"專門採用月調來進行演唱,之後漫漫地演變為專門的戲曲,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越調",究其根源,其實際上是由南陽梆子的一種變體演化而來。最早的時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體制的,後來由於受到梆子等戲種的影響,在演出的劇目上逐漸正規化,其具體形式隨著由"正莊戲"(也即袍帶戲)到"外莊戲"(大多為民間生活戲)的過程而發展變化。越調的表演開始由曲牌體向板腔體過渡,樂隊也由以嗩吶、竹笛為主過渡到以四絃樂器為主。   越調在清朝末年發展到了它的興盛時期,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區出現了很多專業班社。其中較早的有同治四年(1865)前後的西峽三泰班、同治十三年(1874)前後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光緒三年(1877)前後的內鄉、淅川(楊營)永和班等。除了在河南本省的發展外,有的班社還向外傳播遠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鄖陽柳林陂羅公廟舞樓上,就儲存有"光緒三年二月內、陽二邑(楊營)永和班月吊(越調)在此一樂也"的戲班題壁。根據當地的老藝人們的追述,據說在當時,僅汝州、寶豐、郟縣就有一百多個越調班社,在鄧縣也有幾十個科班。在辛亥革命時期,越調也有很大的發展,那時演出的劇本《火燒梅伯》、《趙公明歸天》、《三仙妹》等戲還採用嗩吶作為伴奏樂器。1917年,南陽大越調班子還曾經到過開封老羊市戲院演出。此後,著名的越調班社計有鄧縣老越調班、長葛縣長慶班、舞陽大越調班、許昌一道轍班、襄城石行班與七班、禹州馬車廠班、新鄭縣四街戲班等。在此期間,以舞陽班的老桂紅為首的一批女演員開始登上越調舞臺。進入抗日戰爭時期,河南地區的職業班社逐漸減少,越調的傳播也受到限制,到解放前夕,保留下來的專業班社已經寥寥無幾了。      新中國建國以後,於1959年舉行了河南省越調會演,彙集了全國上下十六個專業越調劇團,共有一千多名越調工作者會師許昌,是越調界空前的盛會。1962年統計越調傳統劇目有五百六十多個,分為"正莊戲"、"外莊戲"兩類。其中"正莊戲"是取材於歷史類演義小說,它的體裁唱少白多,詞句語意較深。劇中的人物以"外八角"(男性角色)為主。而"外莊戲"則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公案故事。並且劇中的人物角色多以"內八角"為主。過去經常表演的劇目有《踢獅子》、《秦瓊賣馬》、《金蹬救主》、《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馬跳坑》等老十八本,以及《一捧雪》、《十王宮》、《烏江岸》、《兩狼山》、《乳石關》、《關公小出身》等小十八本。除此之外還有象《打鐵》、《賣豆腐》、《挫柱》、《三哭殿》、《摸樓》、《官三怕》、《民三怕》、《送燈》等小戲。在1966年以後大部分越調的劇團逐漸解散,於1976年之後才逐漸恢復。現今河南省有專業越調劇團十三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你身邊有考上大學被“頂替”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