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毛蟲說悄悄話

    我們村五十五歲的李嬸想女兒想得痴傻了,無論見到誰都一直念叼女兒的名字:兄兒,兄兒,兄兒……

    可李嬸的女兒兄兒並非遠得夠不著,她帶著自己的孩子和老公常來轉轉,但從不去看自己的媽媽,而是去叔伯家。而大伯家和她孃家是鄰居,只一有一牆之隔,但卻成了世上最遠的距離。

    李嬸先憤怒地把女兒趕出家門,後來又悔恨交加,再後來就是漫無邊際的思念淹沒了她。她很想放下作母親的老臉給女兒打電話,但兒子不允許。兒子作為弟弟尤其痛恨這個姐姐:父親早逝,母親雖然含辛茹苦地把他倆拉扯大,但依然貧窮。姐結婚了,他也到了成家的年齡,家裡剛好有兩畝薄田被工廠徵收,分到了點補償款,他簡單翻修了一下陳年土坯房,償還了部分母親的醫療欠款就一分不剩了。母親經年勞累,大病沒有,小病卻一直不斷,他還要結個婚成個家,而家庭條件比他好多了的姐卻嚷嚷著要分土地補償款,說沒有了還不信,竟帶著老公和兩個婆家堂兄弟氣勢洶洶地來要錢。結果,在村裡人的幫襯下,他和母親一人拿鐵鍬一人拿菜刀要拼命似地趕走了姐姐及幫兇。

    當時,李嬸又哭又罵,恨不能一把撕了女兒,最後,衝女兒離去的背影吼道:“你放心,我若以後再認你這個女兒,咱就不是李家(夫家姓李)的人。”

    從此,女兒便從李嬸的生活裡消失了。

    李嬸怎麼也想不通,一般嫁出去的女兒隨著自己兒女長大,心漸漸地會融入夫家,沒想到她的女兒這麼快就和夫家血水相融了,而對自家媽和弟弟這麼決絕無情。

    有些地方土地拆遷款也有女兒的一份,但那也是父母兄弟的仁愛,並非是男女平等而得。我們村就沒有這種哪怕是一個的破例,所有出嫁的女孩都沒有。習慣成自然,見怪不怪了。

    而兄兒的這一鬧,結果就是眾叛親離,誰也不待見她。她常去叔伯家走動,但叔呀嬸的轉身就和人貶損她,沒一個誠心待她。

    有人勸兄兒,你媽媽都把你想瘋了,去看看吧。

    兄兒卻說,這一生再也不想去孃家了,媽媽和弟弟心裡就從沒有過她,最後還那樣待她,傷透心了。

    有人勸李嬸的兒子,叫你姐回來看看吧,你看你媽快瘋了。

    他卻說,這個家如今是我的了,只要我活著,她就永遠別想踏進這個家門。

    光陰似箭,歲月如輪。轉眼十幾年過去了,姐弟倆仇恨依然如故。可李嬸的思想早已翻天覆地了:沒有了怨念,更沒有了仇恨,只有鋪天蓋地的思念。曾經說服兒子叫女兒回來,卻被兒子埋怨慣壞了女兒,指責李嬸大腦不開竊,被女兒賣了都不知道。

    決絕的女兒不回來,強硬的兒子又百般阻擋,日積月累之下,李嬸終於崩潰了,痴了,傻了。

    看著李嬸逢人就叫兄兒,左鄰右舍們眾說紛紜:女兒都那樣了,還想她幹嘛呢?

    這丫頭也真沒良心,早些年母親養她那麼難,就這麼容易忘了?母親都快瘋了,難道她真的心硬如鐵了嗎?

    這兒子也是,媽媽這麼想女兒,就讓女兒回來,讓母親了了這個心願不行嗎?

    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難道還不知道為孃的不易嗎?

    ……

    聽完我母親的這個“故事”,我不禁疑惑:那些因某些原因和父母斷絕關係的人,真的會徹底地忘了父母嗎?沒有一絲的念想嗎?

  • 2 # 王德良心理哲學

    斷絕關係就說明忘不了,忘了就不會斷絕關係了。

    這句話聽著有些繞口,其實也很好理解,這個忘的東西不是指人,而是疙瘩,心理的疙瘩,之所以要斷絕關係是無法放下這份痛苦,無法放下心裡的糾結和執著。

    你想象中父母的樣子和現實中父母的樣子天差地別,於是我們異常痛苦。我們覺得父母不該偏心,覺得父母不該看不起自己,覺得父母應該無條件的愛自己,但是現實中的父母總是有各種缺點,很多事情可能會讓我們心寒,為了表達不滿和抗議,我們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衝突,甚至斷絕關係。

    可人生極短,或許正是上天安排了不完美的父母,來度我們的心靈走向圓滿的呢?

  • 3 # 彭保紅BH

    都鬧到要斷絕關係了,一般只有兩個原因:

    一、父母為老不尊,無限地壓榨孩子,孩子不堪重負,只好躲得遠遠的,敬而遠之。如《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如果不跟原家庭劃清界限,自己永遠過不上正常的生活。

    生活中還有一個例子,我同學是研究生導師,他的一個學生就把自己的父母拉黑,畢業後帶著女朋友去了上海,也不告訴父母工作單位和住的地方。

    他的母親讓他忍無可忍,每天都要給他打電話,各種查崗,任何事情都要插手,孩子都考上研究生了,一定是個不錯的孩子,就要放手給孩子空間,而不是禁錮孩子。

    最奇葩的是,孩子把父母拉黑,這位母親找不到孩子,居然給我同學打電話,透過我同學瞭解她孩子的情況,把我同學煩得不輕。

    二、就是孩子的原因,父母無奈跟孩子斷絕關係,現在這個社會,各種誘惑太多,鼓勵超前消費,借貸消費,孩子欠下鉅額債務,父母砸鍋賣鐵也還不起,只好放棄這個孩子。

    或者把父母當免費保姆和提款機,只向父母索取而不對父母盡孝,養兒不能防老,反而老無所養,為兒所累。不與孩子做個切割,這把老骨頭早晚會被孩子拖累。

    《三字經》有段話:養不教,父之過。都鬧到水火不相容,要斷親了,我認為父母的責任更大,有因方有果,因果報應,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沒有合格的父母,難有優秀的兒女。

  • 4 # 快樂的麵條o

    如果父母想殺了孩子,還真有可能。

    同學自打工作,就沒聯絡過父母,開始我以為他們不親,後來才知道同學已經單方面斷絕了親子關係。

    有段時間,我還勸過同學,因為我父母對我很好,所以我想當然地認為,沒有父母不疼孩子,就勸她事情已經過去了,能放手就放手吧。

    “你能原諒一個要殺你的人嗎?”

    聽到同學的反問,我沉默了,因為我真的做不到如此大度。

    從朋友口中,我才知道她祖上是珠寶商人,老爺子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同學父親,另一個是她小叔。

    父親因為嘴笨,一直不討老爺子喜歡,尤其是大女兒出生之後,老爺子幾乎就不怎麼理同學父母了。

    所以,當同學出生,父母看到是女孩的那一瞬間,怕老爺子厭棄的同學父母,第一反應就是想把同學溺死水盆,然後繼續生二胎。

    接生婆看著同學於心不忍,緊急時刻就隨口胡謅一個風俗,說溺死同學對他們家不好,才保住了同學一命。

    後來,同學被送回姥姥家養。

    等同學再次回到父母家,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此時老爺子也已經把所有家產都給了小兒子,只因為同學家沒有男孩。

    回家之後,同學也很想放下過往,和父母和睦相處。

    但父母並不疼愛她,有好吃的父母會先緊著大女兒,就連上學也是,只要大女兒開口沒有不給的,同學要資料費,就磨磨嘰嘰說她亂花錢。

    還有一次放暑假,父母就和同學哭窮說拿不出她的學費,催著同學去做暑假工,同學還以為家裡真的窮得揭不開鍋,找好工作的第二天,父母就全款給姐姐提了輛新車。

    “他們不是不知道怎麼疼人,他們只是不疼我而已。”

    說到這裡,同學並沒有抱怨,而是一種釋然,她說她一輩子都不會再回父母家,她的家人只有姥姥姥爺。

    後來,同學真的說到做到。

    談戀愛沒有告訴父母,結婚也沒有告訴父母,就連孩子出生也沒有告訴父母。

    再後來,同學父母生病,姐姐希望她能出面一起照顧,同學直接拉黑了全家,唯獨沒有拉黑姥姥姥爺,兩位老人也知道同學的委屈,更是從來不在同學面前,替女兒說話。

    所以,如果哪天同學父母離世,別人告訴我同學沒有出現,我真的一點也不會感覺意外。

    人心都是有溫度的,當一個人被冷落久了,心自然會慢慢變得冷,我不認為同學會打心底忘記父母的存在,畢竟同學對他們也曾有過美好的期待,只是後來全部落空了而已。

  • 5 # 不為出名只為不孤單

    有時候子女與父母的相處就那麼簡單

    生養的恩情大於天,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我想所謂的子女與父母決絕的誘因是

    1難聽話,

    2因偏坦導致的疏忽,

    3對生活過於貧寒的無奈的不理解

    其實經歷過生活的難處,結婚後生育二胎以及養家的難處、照顧孩子的難處以及人情事故就會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我想再大的矛盾都不是事,怎麼可能會有斷絕關係的終身決絕呢?有時候不是忘了父母而是拉不下面子。父母只要對孩子的年少無知、衝動多些諒解,子女只要多想想父母的好,多些關心、多點孝順!哈哈!那肯定是和睦的一家子!

  • 6 # 自若白雲GW

    因各種原因與父母斷絕關糸的子女是無法從心底忘了的,血濃於水,他們只是想把不愉快的事忘掉,親情是永遠忘不掉的!

  • 7 # 簡單就是幸福YHM

    我們這有兩老口,年輕的時候生了一兒一女。因為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們從小最心疼男孩,什麼好吃的好穿的都先給男孩,男孩真是有什麼要求都會滿足他,從小就很嬌慣男孩。

    他們給男孩買房娶媳婦,幫著帶孩子,自己的錢經常貼補給兒子兒媳婦。女兒因為結婚後一直和婆婆住著,想自己買房單獨住,兩老口心疼女兒就幫女兒湊夠了首付,這件事讓兒子和兒媳婦知道了,小兩口不願意了,到家裡來又吵又鬧的,把自己妹妹罵的豬狗不如,就差點打自己的妹妹了,父母就說了一句錢是自己的,自己願意給女兒,他們管不著,兒子和兒媳婦直接說了從今以後斷絕關係,兩老口以後任何事他們不會管,就是死了也不會過來看的。

    從那以後小兩口是真的沒來看老人,不管是過年過節,還是平時,就連住院給兒子打電話,都是一句話,沒時間,讓女兒管和他沒有關係,兩老口一提起兒子氣的就說,早知道是這樣,當初生他時就應該一屁股把他坐死。照顧兩老口只有女兒,女兒很孝順,家裡有什麼事情都是女兒女婿幹。

    後來女的去世孫子和兒媳婦沒有來,兒子也沒有過來。

    老爺子得病想孫子,讓女兒去把孫子接過來看看,兒子沒讓孫子去看爺爺,直到老爺子去世都沒有看上孫子一眼,老爺子去世打電話過去,只有兒子過來了,孫子和兒媳婦連面都沒有照。

    老爺子走後,兒子說他是兒子財產應該給他,幸好老爺子早早立了遺囑,他名下的財產一切都是兒子和女兒各一半。周圍人都說財產應該給兒子一分都不給。都罵兒子是不孝子孫。

    所有的人都說這就是父母兒女再不孝,父母還是當成自己的兒女。而兒女心就是石頭。

    兒女是真正的可以忘了父母,不管不問不盡義務和責任。而父母是不會忘了兒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男人才值得一個女人託付終身?好男人的首要品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