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袍子仙女

    導語:據先秦文獻記載的資料與夏、商、周的立都範圍,華夏先民大體活動於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西到甘肅東到東海)。早期中國的地理概念,基本都是以豫西,豫北,晉南為核心劃分的。

    “河”是哪條河?

    河,在古代一般特指黃河,而其他的江河一般都稱之為水,例如渭水、漳水等。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應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應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經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河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游河道變遷的範圍,北到海河,南達江淮。跟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氾濫約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古代的“河東”“河西”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河東、河西對比河南、河北,簡單的理解也就是泛指黃河以東、西。但它們的意思在古代有過變化。

    河東,恐怕各位第一想到的就是“河東獅吼”吧,因為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姓柳,而河東正是柳氏的郡望,所以以此代稱。這就和韓愈被稱作“韓昌黎”是一個道理。秦漢時期指河東郡地,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唐代以後泛指山西。明朝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第三十一卷稱:“河東,山西一地也??”,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生在山西,所以世人又稱之為“柳河東”、“河東先生”。

    河西,在春秋戰國時,指的是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約在今天的陝西省的韓城、合陽、大荔一帶。漢、唐時多指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的地區。唐玄宗時期在涼州設定的河西節度使管轄就是這一片區域。另外在歷史或地理書上我們經常能看到的一個詞――河西走廊。

    它是中大陸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甘肅省西北部狹長堆積平原,位於祁連山以東,合黎山以西,烏鞘嶺以北,甘肅新疆邊界以南,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二百公里,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重地。

    總結:古人習慣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東西與左右常可互相替代。魏禧《目錄雜說》雲:“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自江北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 《群英會蔣幹中計》“幹曰:丞相放心,幹到江左,必要成功。” 《逸周書·武順篇》:“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東流。”這是古人在觀測自然現象的過程中得出的結論:太陽從東方升起,而隱沒於西邊,所以說“天道尚左”,中國的地勢是西北高峻而東南低下,江河之水向東流,所以說“地道尚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聽過哪些讓你不寒而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