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文藝範兒的理科老師

    一、歹毒陰損忘恩負義之人不可交。有些人天生歹毒,用的著你的時候嘴巴比蜜甜,一旦用完了或者突發情況面前,它立即就會現原形。路遇惡狗的時候它會從你背後一掌把你推向惡狗,如果是你同事那麼各種陰損缺德事情一定不會少幹。

    二、唯利是圖的人不可交。曾國藩有一句名言:“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天生唯利是圖,在他們的心裡,永遠只會看重利益,永遠只會想要利用別人。 為了利益他們可以不擇手段、可以出賣朋友以及一切,這樣的人不可交。

    三、言而無信的人不可交!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生活中,與言而無信的人共處是個噩夢,對輕言承諾的人抱有希望是浪費生命,那些借錢不還的人就是典型!

    四、天天抱怨,充滿負能量的人不可交。

    一個人總在抱怨,發牢騷,今天責怪老天下雨害他遲到,明天抱怨生活辛苦沒錢買蘋果手機,總之生活就是監獄。

    《曾國藩家書》裡有這樣一段話: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和那種充滿負能量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你也看不到生活的Sunny,早晚也會陪著抑鬱。

    五、見利忘義唯利是圖沒有孝心親情淡漠的人不可交。易牙為了自己的官位,把自己的兒子蒸了,做成菜給齊桓公享用;豎刁把自己閹割,變成宦官來服侍齊桓公;開方本是衛國的公子,放棄衛國儲君不做,而到齊國侍奉齊桓公15年等,這樣的人眼裡只有利,對待自己的兒子或者父母尚且如此,他能對外人好嗎?

    六、吃喝嫖賭的人不能交。一個人只在乎感官享受,不考慮妻子孩子家庭,和這樣的人交往能有什麼好結果。

    七、遠離吸毒販毒之人。如果你的朋友裡頭有這樣的人,那麼你距離他的生活狀態也就不遠了。

    總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朋結友看自己情況,開心就好。

  • 2 # 硬核心理

    乾貨:保護自己最好的策略是,任何人都可不必深交,因為朋友不是必須的。

    你可以禮貌地做人,誠信地做人,這兩個基本素質可以讓你在社交場合無往不利。如果你想要知己,就必須面對一個現實:朋友不是必須的,朋友在一個人的關係結構裡,處在最底層,是最不重要的存在。

    朋友的存在,就像主食之外的甜點,他給你的唯一作用,就是讓你的生活有點別樣的滋味。除此之外,什麼用也沒有。幾乎任何人的社交重心,都處在這幾個方面:父母關係、夫妻關係、子女關係、職業關係。

    有人會說,多條朋友多條路——本質上,這是博弈的一部分,博弈的基石是雙方受益,它的表現形式是:今天朋友幫你,你由此欠下人情,來日償還。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社交生活的確很重要,我們需要透過社交來完成各種事情。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社互動動是不可或缺的。自從人類爆發認知革命以後,人類就發展出了對社交的強烈需求,也就是那時候,人們意識到,自己比過去更依賴與人的溝通和互動。

    動物身上也有這樣的現象,不過跟人類一樣,這種現象的根源,都帶著相同的基本好處,即,與更多的人產生聯絡,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生存下去。所以,社交生活的發展,其實是為了生存。如果在一個不需要互動即可很好生存下去的社會,社交與互動就不重要。

    就像現在。

    不過現在,人們還在強調社交的重要性,尤其是商業公司,比如Facebook和騰訊這樣依靠社交才能生存下去的公司,如果人類的社交慾望淡了,這些公司將慢慢死亡。正是因為有類似商業公司的推波助瀾,社交生活依然被人們所強調。

    不過,事實是,我們正在進入陌生人社會,中國在這方面十分明顯。

    我們一直都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是熟人社會的形態,人和人之間強調牢固的紐帶。但是,自從農村包圍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形態就發生了變化。最顯著的變化是,我們不再強調人和人之間有什麼牢固的紐帶,除了家庭關係。

    舉個例子:我原來在農村生活,發小一大堆。改革開放後,我們都進了城市。奇怪的是,原來穿一條褲子的發小哥們,到了城市後,大都老死不相往來了。後來,我注意到,我居住的小區,基本就沒有鄰里街坊一說,每個人都各自為政,不相來往,同在一個樓棟裡的人,進出電梯,每天見了面都是沉默,大家不願意相互認識了,更別說遠親不如近鄰這種神話了。

    為什麼呢?

    因為城市化雖然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但也導致了相互的疏遠。根源是,這個社會過分強調社會互動的重要性,還強調了人類社會關係的質量和強度。這就導致一個問題:維護人際關係需要很大的成本,而沒有人願意支付這個成本,大家不願意支付這個成本的原因在於,生活的成本已經是非常的高了,時間和精力,還有金錢需要用在主要的關係結構上,比如父母,夫妻,和子女關係。

    等於說,社會導向在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但單獨的個體卻不這樣認為。

    很尷尬。

    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現象:很多人都在逃離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迴避公司團建,很多人成為躺平一族。因為人們認識到,社會互動雖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跟別人的關係不需要達到超過連通性的水平,換句話說,一個人能工作賺錢,自己可以找醫院看病,可以買東西……那麼,有沒有朋友並不重要。

    這個社會里,很多人甚至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也都過得很好。他們可以工作賺錢,家裡水管壞了能叫人來修,無聊的時候養個狗子……從科學意義上來說,這種方式對人並非壞事,甚至可能是有益的。

    比如心理學家Terry Maple博士就發現了大量的證據,他證明了,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並不需要像友誼這樣的情感關係。作為一個人,只要不是被家庭拋棄,被人排擠,什麼事也幹不好,還不會賺錢,他都完全可以健康地生存下去。這說明,健康的心理狀態,不需要太多的社會關係來支撐,包括所謂的朋友也是不需要的。

    比如我父親,一輩子沒有一個朋友,今年80歲,身體健康,能蹦蹦跳,喝喝酒,打打牌,估計可以活到100歲。我父親處在一種重要的滿足感勝於友誼的滿足感當中,他認為,建設好自己的家庭就是最大的幸福,因此,朋友以及其他的社會關係,被他長期的,自動排斥了。

    我父親的這種狀態,也符合心理學家Demir and Davidson的研究。這兩個心理學家認為:友誼雖然對幸福感至關重要,但是,友誼並非幸福感滿足的最重要的條件,最重要的條件是人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滿足,基本需求是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很顯然,朋友需求只是基本需求中的小部分。

    因此,當一個人混社會的時候,不要用交往的心態去建立聯絡。保持禮貌,保持誠信。這兩樣東西會讓你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那麼,你在社交上就是主動的。但同時,你也要認識到,陌生人社會下,存在太多的虛假做作,為了安全起見,跟任何人不要深交。這就等於建立了社交的防火牆,你留給別人的是好印象,但同時,很多潛在的,侵害你的因素不能真的對你造成影響,因為你不需要朋友,自己也能生活得很好。

    這是我的一貫原則,我對每個人,每個朋友都很好,但我從來不深交,沒必要。

  • 3 # 不爭讀書

    我這個人什麼樣的朋友都有,但只有一種人我不跟他交往,那就是不孝順父母的人。

    朋友有多種。我即有發小一類的可以性命相托的兄弟,也有禮尚往來生意場上不錯的哥們。也有喝酒聊天唱歌的酒肉之交,還有聊天可以聊一夜的紅顏知已。

    都是久經沙場的過來人,全都明白人在世上走,靠的是朋友。我從來不會拒絕一個朋友,只要有機會,我就會交朋友。畢竟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就會越走越寬。

    恩恩怨怨無所謂,事事非非小意思。朋友之間怎麼可能沒有矛盾呢?一場酒就能化解的事,不算大事。

    但只有一種人我從不結交,從不交往。那就是不孝順父母的人。

    即使是朋友,只要讓我知道他在家裡不孝順自己的父母,我就會漸漸地跟這人拉遠關係,不再交往下去。

    哪怕這人有權有勢有能力,我寧可吃虧,也不會再跟他繼續交往。

    我看不起不孝順父母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水滸傳》中宋江受朝廷招安是正確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