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長軍營說青少年教育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這些“保姆”家長身上。

    有句話叫“小時候不吃苦,長大就吃不了苦”。

    溫室裡永遠長不出參天大樹。

    溫室裡只能長出弱苗。

    這麼簡單的道理,個別家長以“愛”之名,這已經不是“愛”娃,而是“害”娃,但是這些家長現在並不這樣認為。

    再過若干年,孩子長大了,家長就明白了,但是已經遲了。

    到那時再想糾正,就特別難了。

  • 2 # 教育心得

    對此問題,我認為不管什麼情況學生都要參加。

    一是為了學生挑戰自己

    學生進入高中,在學習上要更加緊張和更加刻苦,如果流點汗水都受不了,又如何去起早帶晚去學習?現在流點汗水,是為了將來少流點淚水。

    第一課從軍訓開始,學校就是為了磨鍊一下學生的意志力,在以後的學習中難勉會遇到困難和險阻,但對於困難只有勇敢面對、自強不屈,最後才會在學習上取得成功。

    二是為了學生在風中得到歷練

    許多學生第一天可能感到新鮮,軍訓的時候認真學習,可是過了一天兩天,可能就不耐煩了,而將來學習就是一天一天這樣過來的,誰能堅持到底誰就可能勝利。

    我們學生們只能耐心用勁,天天堅持住,在歷練中磨鍊自己,不要有任何的靠家長找關係去投機取巧,或者請假而失去磨鍊後機會。古語說"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不經歷風雨,怎見得彩虹?任何香甜的果實,都是勇士戰勝困難用血汗澆灌後得到的。

    同學們,不能被這一次小小的軍訓而嚇到,要經得住考驗,在軍訓中歷練自己,透過嚴格訓練,頑強拼搏,不屈不撓,去贏得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

    三是發揚集體主義精神

    軍訓不僅磨鍊一個人字意志,還在為提高學生們的集體主義意識。

    特別有些家長只為自己考慮,沒有為班級考慮一下,只膽心自家小孩吃苦,別人家小孩就不怕吃苦?有人還認為自己不讓小孩參加軍訓是精明,這其實是思想落伍λ,必將小孩的思想也會受到傷害。

    家長要明白,學生更要明白,軍訓是學校規定的一次公眾活動,人人都參加,才能突顯一個班級的力量,所有班級都參加,才能突顯學校的實力,所以,所有學生都必須

    扭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展現軍訓的風彩,班級的風彩,這就是從行動上來關心班級集體主義精神。

    即使學生實在不能軍訓,也要在傍邊視陣,學習那熱情高漲的場面,感受到青春的火熱,難忘的高中開學季,增加學生對集體活動的熱愛,增加學生嚮往學習的激情。

    總之,家長們一定讓孩子參加軍訓,不能自私,不要思想上有雜念,孩子能吃苦,戰勝困難,有集體觀念,將來才能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 3 # 育鄰人

    感謝提問:

    基礎教育應該適量增設體能鍛鍊和體力勞動實踐。當然,落實童年體能鍛鍊和體力勞動實踐絕不能走商業化【商業化抬高的教育成本足以讓許多家庭主動節育】,需要結合小區綠地建設,比如將城鎮小區綠化改建成兒童菜園+果園+體能訓練場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須以被動適應+主動索取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自然生命悄無聲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對均衡穩定性的“生態食物鏈”。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髮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透過主動勞動創造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群,馴化播種植物的農業馴服圈養動物的畜牧業和漁業採礦加工製成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工業輔助人類戰勝疾病的醫藥業、輔助孩子們學習成長的教育業......主動勞動創造已經成為人類與其它自然生命區別開來的根本標誌。

    剛出生的人類嬰兒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身軀、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不能獨自抵禦生存環境傷害、不知該如何與同伴進行分工協作......作為自然生命物質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人類孩子出生後必須透過不斷模仿學習才能從長輩那裡繼承綜合生存技能。當然,為了將業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方式世代傳承下去,人類社會形成了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完備的群體生存技能傳承體制——教育。那麼,為什麼說基礎教育應該適量增設體能鍛鍊和體力勞動實踐呢?

    孩子剛出生時只有最基本的生命體徵、出生8個月左右開始能爬、1歲左右能走&能試著說話、3歲以後可以自己獨立吃飯&排便、7歲以後基本實現行動自主、15歲【根據各國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齡從15歲到21歲不等,中國規定18歲以上體力+智力發育正常的的人為完全民事行為成年人】以後基本具備完全獨立民事行為能力......年過花甲【60歲】之後獨立生存能力開始下降、直至個人最終迴歸大自然,人類個體生命軌跡猶如完整的拋物線、獨立自主生存能力不會突然駕臨也不會突然消逝

    南瓜承壓試驗

    美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南瓜試驗。為了試一試南瓜的抗壓耐受力有多強,科學家在很多同時生長的小南瓜上加砝碼,砝碼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成長時所能承受的極限。這樣,不同的南瓜壓不同的砝碼,其中一個南瓜壓得最多。從一天幾克到幾十克、幾百、幾千克,當這個南瓜成熟的時候,上面已經壓了幾百斤的重量。最後的實驗是把這個南

    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試著一刀剖下去,看質地有什麼不同。當別的南瓜都隨著手起刀落噗噗地開啟的時候,這個南瓜卻把刀彈開了,把斧子也彈開了,最後這個南瓜是用電鋸鋸開的:它果肉的強度已經相當於一株成年的樹幹!

    南瓜試驗告訴我們,自然生命對自然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極強的,只要不是突如其來、超越某一時刻承載能力的壓力都能被克服。同樣,人類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引導亦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切不可指望被萬般呵護的孩子能一日成為“百折不撓”的大丈夫。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白話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任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任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裡困惑,思慮阻塞.然後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所知曉。(如果)一個國家,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翻閱中國5000多年不間斷文明發展歷史不難發掘,在歷史上留有盛名的人物無一不是早年遭受重大磨礪而後奮發圖強者,比如晉文公重耳、漢高祖劉邦孛兒只斤·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等。因為,接受社會底層生活磨礪能讓個人心性變得更加柔韌、抗壓彈性更強。相反,那些生長在溫室裡的末代君王不食民間煙火,稍有風吹草動就被掛了。

    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這青松又多麼純潔多麼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後才能看到。彩虹總在風雨後、風雨過後繁花更豔、生活閱歷豐富的人意志更堅......因此,“優生優育的最大隱患便是把孩子們寵著養,一切生活事務都替孩子代辦、稍有需要付諸體力的勞動就不讓孩子幹、生怕累著孩子的教養方式反而會害了孩子。

    上學絕大部分時間端坐在教室、回家多與網際網路電子產品為伴、出行用代步工具、進門躺沙發、天熱開空調、天冷開暖氣、吃穿住用全靠買......想讓城鎮家庭的孩子出汗已經成為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因此,白淨的小胖墩兒越來越多、Sunny膚色的小“哪吒”越來越少。

    2022年秋季學期即將開啟,《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細分了個年齡階段孩子應該掌握的基本生產勞動與生活技能,其中不乏包括種植、養殖、手工製作、整理與收納家庭清潔烹飪家居美化、木工、陶藝、布藝等日常生活勞動等都將計入學校義務教育目錄清單。顯然,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意識到勞動實踐對孩子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已經在著手改變從小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卻不識農桑、不會做家務的尷尬局面。

    城鎮土地寸土寸金,每一寸土地都被用來快速賺錢。試問,孩子們當去往何處接受種植、養殖、木工技能教育?所以,基礎教育應該適量增設體能鍛鍊和體力勞動實踐。當然,落實童年體能鍛鍊和體力勞動實踐絕不能走商業化【商業化抬高的教育成本足以讓許多家庭主動節育】,需要結合小區綠地建設,比如將城鎮小區綠化改建成兒童菜園+果園+體能訓練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在世要快樂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