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陶淵明,是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是田園詩的開山鼻祖,是中國讀書人的“隱逸之宗”。千百年來,陶淵明成為了中國讀書人的精神領袖。這一個個名號,只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除此之外,別無他感。他離我太遙遠了,隔著一千多年的距離。 後來慢慢的,讀他的《歸去來兮辭》,慢慢的,瞭解了他只不過是一個落魄文人,一個不知變通的實在人。老老實實的說,自己家裡太窮了,孩子沒辦法養活了,無奈只能去當官了。我無法推測他當官之初,除了掙錢養家,有沒有為一方百姓造福的理想。但是,很顯然,當官確實改變了他的經濟狀況,不僅有飯吃,還有酒喝。然而,好景不長,不足一年,他就辭官歸鄉了。歸鄉能怎麼樣?即便是帶月荷鋤歸,也依然改變不了草盛豆苗稀的現狀。一個男人,在內不能保自己妻兒衣食無憂,在外不能輔佐君主開創太平盛世,即便是滿腹詩書,又有何用?百無一用是書生,而且還是一個不願意承擔養家保國責任的書生,只會一味的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想到陶淵明,總是透著一種尷尬。 而現在,想到他,我竟然淚流滿面。 因為看到了太多的事與願違,看到了太多的身不由己,看到了太多的虛與委蛇,看到了太多的迫不得已。人啊,總是有特別特別多的理由,去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去做著違背初心的事。渾渾噩噩幾十載,依然搞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是人太貪心了,還是人太糊塗了?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短短的幾句話,表明了自己的心志,然後就歸心似箭,一刻都無法停留。回到家是稚子候門,是有酒盈樽。以後生活的艱苦,物質的貧乏,比起內心的舒暢和坦蕩,又有什麼可在乎的呢?這不僅僅是一場物質與精神的較量,更是現實與理想的對決。所幸的是,千百年來,在這場較量與對決中,有唯一的一個勝利者,陶翁!他給我們展示了一條通往桃花源的路。他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完美的理想世界。哪怕,我們都沒有資格也沒有勇氣走向這個桃花源。但是,起碼,有那麼一個地方,有那麼一種境界,可以供我們這些後世的凡夫俗子們幻想。 我似乎能明白,為什麼陶翁能成為千百年來讀書人的精神領袖了。他的偉大,怎麼可能是我們這些庸俗的人能懂的呢?他也曾有過“猛志逸四海”的志向,但是也有質性自然的本性。既然性本愛丘山,那就回歸園田。既然為官深愧平生之志,那就自免去職。在他的選擇中,沒有猶豫不決,沒有權衡利弊,更沒有內外兼顧。有的,只是一腔赤誠,一片初心。 他當然知道,此翻辭官歸隱,面臨的將是什麼。可能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貧寒,可能是悔不當初的無奈,也可能是猛志無法實現的遺憾,可能是自己身份地位的天壤之別,還可能是孩子前途的一片黑暗,還可能是往日同僚的嘲笑和今日鄰里的不解……可是,即便是有千難萬險,那又如何?這些都是凡夫俗子所擔憂的,在陶翁那裡,僅僅幾句“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就全部解決了。 他太勇敢了,為了自己的真心真性,可以拋開一切紛擾阻隔,追求自己想要的。這份勇敢,這份真性情,都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即的。渺小懦弱如我,只配躲在角落裡,仰望如天神般存在的陶翁!而我,什麼時候才能看清楚自己的真性,什麼時候才能有勇氣不顧一切的去追求?最可悲的,可能就是我們一直生活在別人的世界中,唯獨忘了自己。 一支拙筆,萬分之一的敬仰之情,都無法表達出來,慚愧至極!???
以前看陶淵明,是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是田園詩的開山鼻祖,是中國讀書人的“隱逸之宗”。千百年來,陶淵明成為了中國讀書人的精神領袖。這一個個名號,只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除此之外,別無他感。他離我太遙遠了,隔著一千多年的距離。 後來慢慢的,讀他的《歸去來兮辭》,慢慢的,瞭解了他只不過是一個落魄文人,一個不知變通的實在人。老老實實的說,自己家裡太窮了,孩子沒辦法養活了,無奈只能去當官了。我無法推測他當官之初,除了掙錢養家,有沒有為一方百姓造福的理想。但是,很顯然,當官確實改變了他的經濟狀況,不僅有飯吃,還有酒喝。然而,好景不長,不足一年,他就辭官歸鄉了。歸鄉能怎麼樣?即便是帶月荷鋤歸,也依然改變不了草盛豆苗稀的現狀。一個男人,在內不能保自己妻兒衣食無憂,在外不能輔佐君主開創太平盛世,即便是滿腹詩書,又有何用?百無一用是書生,而且還是一個不願意承擔養家保國責任的書生,只會一味的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想到陶淵明,總是透著一種尷尬。 而現在,想到他,我竟然淚流滿面。 因為看到了太多的事與願違,看到了太多的身不由己,看到了太多的虛與委蛇,看到了太多的迫不得已。人啊,總是有特別特別多的理由,去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去做著違背初心的事。渾渾噩噩幾十載,依然搞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是人太貪心了,還是人太糊塗了?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短短的幾句話,表明了自己的心志,然後就歸心似箭,一刻都無法停留。回到家是稚子候門,是有酒盈樽。以後生活的艱苦,物質的貧乏,比起內心的舒暢和坦蕩,又有什麼可在乎的呢?這不僅僅是一場物質與精神的較量,更是現實與理想的對決。所幸的是,千百年來,在這場較量與對決中,有唯一的一個勝利者,陶翁!他給我們展示了一條通往桃花源的路。他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完美的理想世界。哪怕,我們都沒有資格也沒有勇氣走向這個桃花源。但是,起碼,有那麼一個地方,有那麼一種境界,可以供我們這些後世的凡夫俗子們幻想。 我似乎能明白,為什麼陶翁能成為千百年來讀書人的精神領袖了。他的偉大,怎麼可能是我們這些庸俗的人能懂的呢?他也曾有過“猛志逸四海”的志向,但是也有質性自然的本性。既然性本愛丘山,那就回歸園田。既然為官深愧平生之志,那就自免去職。在他的選擇中,沒有猶豫不決,沒有權衡利弊,更沒有內外兼顧。有的,只是一腔赤誠,一片初心。 他當然知道,此翻辭官歸隱,面臨的將是什麼。可能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貧寒,可能是悔不當初的無奈,也可能是猛志無法實現的遺憾,可能是自己身份地位的天壤之別,還可能是孩子前途的一片黑暗,還可能是往日同僚的嘲笑和今日鄰里的不解……可是,即便是有千難萬險,那又如何?這些都是凡夫俗子所擔憂的,在陶翁那裡,僅僅幾句“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就全部解決了。 他太勇敢了,為了自己的真心真性,可以拋開一切紛擾阻隔,追求自己想要的。這份勇敢,這份真性情,都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即的。渺小懦弱如我,只配躲在角落裡,仰望如天神般存在的陶翁!而我,什麼時候才能看清楚自己的真性,什麼時候才能有勇氣不顧一切的去追求?最可悲的,可能就是我們一直生活在別人的世界中,唯獨忘了自己。 一支拙筆,萬分之一的敬仰之情,都無法表達出來,慚愧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