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咸寧中公教育
-
2 # 不懼終成42125865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大二的我其實有很深的體會。我周圍也有很多的同學會因為各種原因(比如說早上嫌棄太冷不想起床啊,還有想出去玩啊等)會翹課或者曠課。還有人甚至會將曠課看做是一種榮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看待很多人以曠課為大學常事,還有大多數人不喜歡文學這件事呢?
第一、我覺得曠課這種是不應該被提倡的。大學其實並不是一個輕鬆的學習階段,而應該是一個比起高中來更為重要的階段。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大學我們要考慮的是以後得畢業,就業,以後得職業生涯,而不只只是考哪一個大學的問題,我們面對的問題更加現實,因此,大學階段也是我們人生最後一個系統的汲取知識的階段。我們應該利用好這一階段來“給自己充電”。
第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現在有很多的大學生在學校裡面無所事事,每天想著逛街,打遊戲,癱在寢室裡面“宅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是撲在網路上面。我們應當培養一個健康的身體,有明確的人生規劃,為以後的職業道路打基礎。
第三、多讀書,汲取營養。我在大學裡面參加徵文評選的時候,老師說過一句話“以前的年代,如果能寫一手好文章,那才叫做是優秀的大學生”。誠然,術業有專攻,但是,基礎的寫作能力我們是應當具備的。另外,多讀文學作品,感知文學魅力,增強自我的文學修養,則更是培養我們高尚情操的方式。
最後,希望大家可以每天堅持讀書,學習,勤奮而專注,成就自己的一番天地。
-
3 # 河南初高中數學試題
我也是大學畢業好幾年了,最近幾年也經常接觸大學生,我覺得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有:
1.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是經常曠課,經常曠課的大學生也常見於一般的大學或者更次的大學。重點名牌的大學由於管理嚴格,且學生對自身的要求也很嚴格,往往比在高中學習更加努力,還怎麼會曠課呢?一般的大學生由於對自身的要求不嚴格,加上大學管理較為鬆散,曠課就多了。
2.現在很多大學專業和實際生活脫軌比教嚴重,大部分的學習內容也是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的難度也比較大,學生聽不懂,也沒什麼興趣,自然而然就曠課了。
3.當然也有些學生曠課是為了玩遊戲或者外出辦什麼事,我在大學就見過有的學生為了玩遊戲,整天呆在網咖。還有學生在校外兼職,也會經常曠課。
-
4 # 熊丙奇看教育
在當前的大學裡,存在“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流行語,還有專門幫學生逃課的“逃課神器”。這表明逃課是大學裡頗為普遍的問題。對於這一問題,有人認為是大學生的問題,在大學裡缺乏積極的規劃和自我管理;有人則認為,這屬於大學教育管理和評價的問題,由於大學不重視教學,一些課程教學枯燥乏味,學生逃課也是一種選擇。
其實,大學生逃課(曠課)不能從單方面找原因。這既有大學生進入大學後缺乏規劃的問題——很多學生考進大學後失去奮鬥目標,且不知道如何管理一下子多出來的時間,而變得無所事事,消極慵懶;也有大學不重視教育教學,專業設定、課程設定以及課堂教學陳舊、老化的問題,加之教師對學生平時學習要求不嚴,因此,學生就以應付態度對待大學課程教學。只求學期末考試透過。
在國外發達國家的大學,本科教學要求十分嚴格,老師對課堂紀律要求並不嚴,但學生基本上不敢逃課,因為一旦逃課將跟不上學習,而且平時參與研討課的表現,也將納入課程評分。這些學校的大學學習有一個說法是隻要大學選得好,年年像高考。
因此,中國要提高大學培養質量,就必須加強過程管理,提高培養要求,並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引導,以減少曠課現象。
-
5 # 博仁清秋
大學生曠課現象一度比較嚴重,原因一是剛進入大學的新生認為進了大學就可以“放鬆”了,思想上沒有高中那樣對上課重視了;二是大學的管理方式比高中寬鬆,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上課的檢查一度基本上沒有了。三是一部分課程確實透過自學也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學生有自以為是心理。四是大學畢業透過率太高,嚴進寬出比較嚴重。
隨著社會對大學生質量的批評,許多大學加強了對學生的教學管理。上海海事大學一下子就開除了多名考試作弊的大學生,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相信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嚴進嚴出的機制會得到嚴格執行。制度機制決定結果,隨著管理力度的加大,大學生曠課現象會得到有效遏制。
-
6 # 鵬哥聊事
大學生曠課多,大學生上課睡一片,大學生學風差,這是大學裡經常被人熱議的話題。
高中拼三年,考上大學如同翻身解放。以高考工廠為代表的高中教育,以高考改變命運為勵志教育理念,以考上大學為目標。煉獄般的高中學習生活,讓躍過龍門的學子們感覺進了大學就是成功的標誌。有種李自成的感覺。大學生失去奮鬥動力,高中的經歷使他們喪失學習興趣。這就是高中教育的不良後果。學生沒有自我學習能力,沒有創造效能力。沒有嚴苛的規範約束,沒有師長的監督,不知道怎麼活了。
大學學生管理鬆散,過慣了高中生活的學生們,到了大學讓人的惰性發揮到極致。平時松,考前抱佛腳複習,考試容易過。為拿學歷而學。中國大學嚴進寬出,這也是一大原因。大學四年,就是為拿文憑、就業。就不了業,再考研。大學生們就這路子。這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問題所在。學生培養質量與歐美的比,相差甚遠。大學就是就業立命的跳板。所以,尖端人才培養出來的少。這現象尤其在普通大學,非常嚴重。
我們的教育,不能以”個人生計”為日標。從學開始,家長們都是這樣理念。上奧數班不是培養數學興趣開發思維,是好考好中學,考好中學的日標是上好高中,上好高中的目標是上好大學,上好大學目標是找好工作、掙大錢、當大官。當然,這與中國當前社會發展程度有關。人們以高考改變人生的意識在有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尤為強烈,摧生了以衡水、毛坦廠為代表的高考工廠。這與我們高等教育的初衷是相背離的。
當大學文憑很容易到手,當躍過龍門翻身解放,當沒有高中學校、老師嚴苛的監督管理,當人性需要釋放的年紀,一切都可以做。現象背後必有深層原因。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讀大學,學的很多東西根本是沒用的。所以,逃課成了很多人嚮往的行為,遊戲成了大多數人的“課程”,在課堂上,有人玩手機,有人睡覺。可是,大學裡學的東西,即使不能決定你未來能否賺大錢,就代表這些課本真的就一無是處了嗎?我覺得恰恰相反。
如果說高考在我們的教育體系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專業的選擇,又何嘗不是,我們都把高考分數和專業的選擇作為了決定人生前途的大事。記得當年高考分數出來面臨專業選擇時,我的班主任告訴我:只要是學校設定的專業,就說明是市場需要的。現在回想起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大學裡,沒有無用的專業,甚至那些被我們認為“無用”的專業,正是最有用的專業。
我看最好的判斷,關鍵是在於你想不想學,當你想學時,所有的東西對你來說,都是有用的,這些東西,已經滿足了你內心的渴望,但假如你不想學,任何東西對你來說,都是“無用”的,熱門與冷門,是相對於整體和別人來說的,“熱門專業”,那最多隻能說明此專業是對別人有用,別人都在追求而已,對你來說卻未必有用,反過來說,“冷門專業”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因為“冷門”來決定這個專業對你沒用。市場需求千變萬化,今天的熱門專業,明天也許就變得成“無用”的冷門專業了,所以,選擇什麼,關鍵取決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跟著別人的需要和步子走,我們不能把我們的青春賭在別人的需要上。
其次,在大學裡學的那些看似表面“無用”的東西,實則確是最有用的。所謂的歷史學、文學或是心理學等等,相比起經管類的專業,雖然不能教給我們賺錢的技巧,但是這些專業卻能培養我們對生活的敏感,在學習這些東西時,有助於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情感觀、人生觀。也許這些未必能直接幫助我們找到工作,但可以使我們的內心更充實,也可能跟我們未來的事業扯不上任何關係,但是大學四年對這些東西的學習,卻奠定了我們一生生活質量的基礎。
大家翻看我們國家領導人或美國領導人的學習經歷,看完之後,大家會發現,他們這些人,在大學本科階段,很少人是學“經濟類”專業出生的,事實證明,他們在大學裡學了很多人認為“無用”的東西,但日後他們都成為了“有用”的人才,甚至是領袖。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人關心什麼,就決定了他未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誰也不想選擇一位只關心一個月工資多少的人作為自己的領袖,其次,他們在學習這些“無用”的知識時,培養了自己獨特的情感,吸取了大智慧,懂得理解別人的利益,這是他們能成為領袖的特質。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起點,我們接受教育,是讓自己培養成一個正常的人,而不是專業工具或賺錢機器,我們在大學裡,是在打造未來的人生框架,而不僅僅只是職業框架,我們在其中培養出來的價值觀、人生觀、情感觀等等,對自己將來從事任何行業都是有用的,也是決定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幸福的根源。
大學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我們擁有心靈的自由,是教育我們懂得自己去選擇,而不是被所謂的“熱門、冷門”主宰了我們的心靈,如果我們只把眼光盯在“熱門”、“冷門”、“無用”、“有用”的專業上,不僅有可能使學生為了一門手藝和技能而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更是嚴重扭曲了我們大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