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戲的發展,歷經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五音戲四個時期。
秧歌腔是秧歌、花鼓秧歌與山東省章丘歷城等地民歌結合的產物,伴奏僅用鑼鼓,角色一生一旦,後來逐漸有所增加。有人為其填詞或編創故事,使秧歌腔在內容、形式上更加豐富而更具吸引力。
"周姑子"又稱"肘鼓子","肘鼓子"是一種聲腔系統,因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總稱。五音戲與茂腔、柳腔、柳琴戲等山東地方戲曲同屬肘鼓子系列,秧歌腔最早也屬於"肘鼓子",發展到後來由於"周姑子"的加入,無論是腔調還是表演風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姑子"是當地方言對尼姑的稱呼,"周姑子戲"便是從此而來的。清光緒年間,青野村的藝人趙寶子(趙國清)學習並改革了"周姑子戲",同村的靳成章和靳成花兄弟拜他為師。後來,靳氏兄弟把戲名定為"周姑子戲"。
民國初年,周姑子戲在章丘及周邊地區已聲名遠播。20世紀20年代,靳氏兄弟率領戲班赴濟南大觀園演出,引起轟動。梆子戲班主鄧洪山喜歡上了周姑子戲,便與靳氏戲班合併,拜靳氏兄弟為師,就是後來的名角"鮮櫻桃"。此時周姑子戲形成了較為獨立完整的板腔體系,並借鑑了京劇、崑腔、梆子等劇種的伴奏服裝、道具、化妝,形成了專業演出社班,影響不斷擴大。
1935年10月,經原齊魯大學教授、建國後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長馬彥祥的介紹,鄧洪山帶領由兩個"武場"和兩個男演員組成的"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製唱片,將劇種名稱最終確定為"五音戲",一直沿用。
文化特徵
唱詞
五音戲的唱詞極具民間口頭文學特點,多使用方言、歇後語、倒裝句,語言風格親切、形象、生動,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唱詞中常使用的方言, 有著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頭午(上午)、晌飯 (午飯)、忙活針線 (忙著做) 、拾拾攝掇的不得安(讓人心裡不安穩、不踏實)、盤巴起腿來咱拉拉長談 (蹺二郎腿)等等。
唱腔
板式五音戲源於民歌,通常由一個上句、一個下句的兩句體組成,唱腔以板腔體為主, 還有部分的曲牌音樂穿插其中。五音戲主要有悠板、二不應、雞刨爪、散板四種基本板式, 並由這些基本腔型變化出各種板式,形成了本劇種的特色。
樂器
五音戲早期只用打擊樂伴奏,主要有鼓、板、大鑼、小鑼、小錢等樂器組成,只使用一套簡單的鑼鼓經,形式單調、表現力弱。演出有時需要演員兼奏或一人演奏不同樂器。 上場能演戲,下場能打鑼,既是演員,又是伴奏人員,擁有了演員和伴奏人員的雙重身份。不能適應複雜的大型劇目。後來,五音戲逐漸進入了絃樂伴奏和管絃樂的即興伴奏階段。先後加進的是二胡、月琴、小提琴、板胡、中胡、三絃、琵琶、笛、嗩吶和高胡等樂器。
五音戲的發展,歷經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五音戲四個時期。
秧歌腔是秧歌、花鼓秧歌與山東省章丘歷城等地民歌結合的產物,伴奏僅用鑼鼓,角色一生一旦,後來逐漸有所增加。有人為其填詞或編創故事,使秧歌腔在內容、形式上更加豐富而更具吸引力。
"周姑子"又稱"肘鼓子","肘鼓子"是一種聲腔系統,因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總稱。五音戲與茂腔、柳腔、柳琴戲等山東地方戲曲同屬肘鼓子系列,秧歌腔最早也屬於"肘鼓子",發展到後來由於"周姑子"的加入,無論是腔調還是表演風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姑子"是當地方言對尼姑的稱呼,"周姑子戲"便是從此而來的。清光緒年間,青野村的藝人趙寶子(趙國清)學習並改革了"周姑子戲",同村的靳成章和靳成花兄弟拜他為師。後來,靳氏兄弟把戲名定為"周姑子戲"。
民國初年,周姑子戲在章丘及周邊地區已聲名遠播。20世紀20年代,靳氏兄弟率領戲班赴濟南大觀園演出,引起轟動。梆子戲班主鄧洪山喜歡上了周姑子戲,便與靳氏戲班合併,拜靳氏兄弟為師,就是後來的名角"鮮櫻桃"。此時周姑子戲形成了較為獨立完整的板腔體系,並借鑑了京劇、崑腔、梆子等劇種的伴奏服裝、道具、化妝,形成了專業演出社班,影響不斷擴大。
1935年10月,經原齊魯大學教授、建國後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長馬彥祥的介紹,鄧洪山帶領由兩個"武場"和兩個男演員組成的"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製唱片,將劇種名稱最終確定為"五音戲",一直沿用。
文化特徵
唱詞
五音戲的唱詞極具民間口頭文學特點,多使用方言、歇後語、倒裝句,語言風格親切、形象、生動,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唱詞中常使用的方言, 有著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頭午(上午)、晌飯 (午飯)、忙活針線 (忙著做) 、拾拾攝掇的不得安(讓人心裡不安穩、不踏實)、盤巴起腿來咱拉拉長談 (蹺二郎腿)等等。
唱腔
板式五音戲源於民歌,通常由一個上句、一個下句的兩句體組成,唱腔以板腔體為主, 還有部分的曲牌音樂穿插其中。五音戲主要有悠板、二不應、雞刨爪、散板四種基本板式, 並由這些基本腔型變化出各種板式,形成了本劇種的特色。
樂器
五音戲早期只用打擊樂伴奏,主要有鼓、板、大鑼、小鑼、小錢等樂器組成,只使用一套簡單的鑼鼓經,形式單調、表現力弱。演出有時需要演員兼奏或一人演奏不同樂器。 上場能演戲,下場能打鑼,既是演員,又是伴奏人員,擁有了演員和伴奏人員的雙重身份。不能適應複雜的大型劇目。後來,五音戲逐漸進入了絃樂伴奏和管絃樂的即興伴奏階段。先後加進的是二胡、月琴、小提琴、板胡、中胡、三絃、琵琶、笛、嗩吶和高胡等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