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從來沒有出現過亞歷山大、成吉思汗這樣試圖征服全球的帝王。但是奇怪的是,亞歷山大、成吉思汗這樣的帝王所建立的帝國,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中國的地盤卻從小到大,形成現在這種龐大的版圖模樣。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關於“御駕親征”問題。
中國古代也有對外戰爭,比如漢朝對匈奴的戰爭,隋朝對高麗的戰爭,唐朝對突厥的戰爭,宋朝對遼國、金國、西夏、蒙古的戰爭,明朝對蒙古的戰爭等等。這些戰爭,也有為了擴大自己的版圖這樣的目的。
但是中國古代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外,一般不會親自帶兵打仗。古代皇帝親自帶兵打仗,我們稱作是“御駕親征”。除非到了非常時期,中國古代皇帝才會御駕親征。其它時候,都是將軍帶兵對外打仗。
御駕親征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帶來的風險非常大。宋太宗曾御駕親征攻打遼國,結果被遼人射中大腿。這件事給宋朝後世的皇帝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以至於後來寇準讓宋真宗御駕親征的時候,宋真宗非常害怕,同時朝中很多大臣極力反對。後來,王欽若甚至把寇準鼓動宋真宗御駕親征,稱為“賭博式戰爭”。
明朝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被蒙古人俘獲。史官們對明英宗的行動,也是有很多批評的。甚至到了明武宗的時候,由於明武宗不顧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御駕親征,結果被明朝大臣們嘲諷,而史官們在歷史記載中,甚至說他只打死了幾個人。透過妖魔化的方式,對明武宗進行否定。
中國皇帝一般不會御駕親征,並非中國皇帝特別膽小,而是古代認為皇帝不能輕動。如果皇帝輕動,很有可能造成國家不穩的局面。保證了國家的穩定,這個國家就能夠長久地延續下去。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疆域一度非常龐大,但是後來分裂了。其分裂的根源,就是蒙哥大汗御駕親征,結果在重慶釣魚城被打死。蒙哥一死,國內就發生了汗位爭奪戰,結果就造成了國家的大分裂,而蒙古帝國就由此衰敗下去了。亞歷山大也是由於御駕親征,結果他在33歲死在征戰的途中,他的手下就為了權力發生了極大的爭奪,因此最終亞歷山大帝國從那時候開始就分裂了。
二、關於“以德治天下”問題。
中國古代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治理天下的價值觀,也就是“以德治天下”。
中國古代確實會發動對外戰爭,但是一般不會對外窮追猛打,一旦這樣的戰爭打多了,皇帝必然會遭到大臣們的批評。而大臣們批評皇帝的理由,往往就是“以德治天下”。就是說,要想獲得天下人的擁戴,皇帝必須修德,用高尚的品德來感化周邊的這些少數民族國家,而不是以力服人。
所以,在這種價值觀的統攝下,中國古代對周邊的國家,一般不會把它打下來,據為己有,而是讓它臣服,成為自己的藩屬國就可以了。所謂臣服,就是奉中土皇帝為天下共主,中土的皇帝把公主嫁給他們的君王,他們的君王在稱王的時候,要獲得中土皇帝的批准。同時,他們需要按時對中土皇帝進行朝貢。
中國古代這種方式,實際上是非常好的。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是因為周邊的國家不是被征服的,他們保持著自己相對的獨立自主,因此他們對中土國家不會有那麼大的仇恨,不會想著要報復。這樣,中土國家也很少派軍隊去鎮壓,中土國家因此不需要養那麼多軍隊,壓力並不大。
二是因為有這些藩屬國的存在,其實對於中土國家來說是極好的,構成了一套“藩籬防禦”的體系。外面的國家要想打到中土國家來,他們必須先打服周邊的這些藩屬國。這些藩屬國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必然拼命抵抗。同時,中土國家必然出兵幫他們,一旦幫他們打贏了,他們對中土國家是充滿感激的。比如明朝就曾出兵,幫助北韓打敗日本的侵略。因此北韓對明朝一直很感激。以至於明朝滅亡後,北韓還在一直使用崇禎帝的年號,用了兩百多年。而中土國家因為是“藩籬防禦”的體系,因此一直能保持國家的穩定。
三、關於“逐鹿中原”的問題。
中國古代的軍事集團,如果想爭奪天下,必然會往中原地區打。只要拿下了中原地區,他們才感覺獲得了天下,這就是所謂的“逐鹿中原”。
古人認為的“天下”,就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區域,邊界比較模糊。只要擁有了中原地區,也就據有了天下。至於邊界地區能打到哪裡,則是不太在乎的。我們現在的“國家”的概念,在古人那裡是沒有的。古人所講的“國家”,實際上是“國”和“家”兩個概念。都是遠遠小於“天下”這個概念的。古代最大的概念是“天下”,小一點的是“邦”,再小一點的是“國”,再小一點的是“家”。而“天下”的核心就是中原地區。
為什麼古代天下的核心是中原地區呢?這也是由這裡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傳統,以及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氣候等決定的。只要擁有這裡,就可以確保生活得很安逸,還可以得到足夠的尊重,為什麼還要到遠方去開疆拓土呢?
成吉思汗、亞歷山大等人,他們不具有這樣的文化觀,所生活的地域也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因此他們才會四處征伐。但是征伐過來後,沒有文化做支撐,沒有成熟的體制做保障,往往很快又丟掉了。這就是中國古代君王與其他地方的君王不一樣的地方。
中國古代從來沒有出現過亞歷山大、成吉思汗這樣試圖征服全球的帝王。但是奇怪的是,亞歷山大、成吉思汗這樣的帝王所建立的帝國,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中國的地盤卻從小到大,形成現在這種龐大的版圖模樣。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關於“御駕親征”問題。
中國古代也有對外戰爭,比如漢朝對匈奴的戰爭,隋朝對高麗的戰爭,唐朝對突厥的戰爭,宋朝對遼國、金國、西夏、蒙古的戰爭,明朝對蒙古的戰爭等等。這些戰爭,也有為了擴大自己的版圖這樣的目的。
但是中國古代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外,一般不會親自帶兵打仗。古代皇帝親自帶兵打仗,我們稱作是“御駕親征”。除非到了非常時期,中國古代皇帝才會御駕親征。其它時候,都是將軍帶兵對外打仗。
御駕親征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帶來的風險非常大。宋太宗曾御駕親征攻打遼國,結果被遼人射中大腿。這件事給宋朝後世的皇帝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以至於後來寇準讓宋真宗御駕親征的時候,宋真宗非常害怕,同時朝中很多大臣極力反對。後來,王欽若甚至把寇準鼓動宋真宗御駕親征,稱為“賭博式戰爭”。
明朝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被蒙古人俘獲。史官們對明英宗的行動,也是有很多批評的。甚至到了明武宗的時候,由於明武宗不顧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御駕親征,結果被明朝大臣們嘲諷,而史官們在歷史記載中,甚至說他只打死了幾個人。透過妖魔化的方式,對明武宗進行否定。
中國皇帝一般不會御駕親征,並非中國皇帝特別膽小,而是古代認為皇帝不能輕動。如果皇帝輕動,很有可能造成國家不穩的局面。保證了國家的穩定,這個國家就能夠長久地延續下去。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疆域一度非常龐大,但是後來分裂了。其分裂的根源,就是蒙哥大汗御駕親征,結果在重慶釣魚城被打死。蒙哥一死,國內就發生了汗位爭奪戰,結果就造成了國家的大分裂,而蒙古帝國就由此衰敗下去了。亞歷山大也是由於御駕親征,結果他在33歲死在征戰的途中,他的手下就為了權力發生了極大的爭奪,因此最終亞歷山大帝國從那時候開始就分裂了。
二、關於“以德治天下”問題。
中國古代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治理天下的價值觀,也就是“以德治天下”。
中國古代確實會發動對外戰爭,但是一般不會對外窮追猛打,一旦這樣的戰爭打多了,皇帝必然會遭到大臣們的批評。而大臣們批評皇帝的理由,往往就是“以德治天下”。就是說,要想獲得天下人的擁戴,皇帝必須修德,用高尚的品德來感化周邊的這些少數民族國家,而不是以力服人。
所以,在這種價值觀的統攝下,中國古代對周邊的國家,一般不會把它打下來,據為己有,而是讓它臣服,成為自己的藩屬國就可以了。所謂臣服,就是奉中土皇帝為天下共主,中土的皇帝把公主嫁給他們的君王,他們的君王在稱王的時候,要獲得中土皇帝的批准。同時,他們需要按時對中土皇帝進行朝貢。
中國古代這種方式,實際上是非常好的。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是因為周邊的國家不是被征服的,他們保持著自己相對的獨立自主,因此他們對中土國家不會有那麼大的仇恨,不會想著要報復。這樣,中土國家也很少派軍隊去鎮壓,中土國家因此不需要養那麼多軍隊,壓力並不大。
二是因為有這些藩屬國的存在,其實對於中土國家來說是極好的,構成了一套“藩籬防禦”的體系。外面的國家要想打到中土國家來,他們必須先打服周邊的這些藩屬國。這些藩屬國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必然拼命抵抗。同時,中土國家必然出兵幫他們,一旦幫他們打贏了,他們對中土國家是充滿感激的。比如明朝就曾出兵,幫助北韓打敗日本的侵略。因此北韓對明朝一直很感激。以至於明朝滅亡後,北韓還在一直使用崇禎帝的年號,用了兩百多年。而中土國家因為是“藩籬防禦”的體系,因此一直能保持國家的穩定。
三、關於“逐鹿中原”的問題。
中國古代的軍事集團,如果想爭奪天下,必然會往中原地區打。只要拿下了中原地區,他們才感覺獲得了天下,這就是所謂的“逐鹿中原”。
古人認為的“天下”,就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區域,邊界比較模糊。只要擁有了中原地區,也就據有了天下。至於邊界地區能打到哪裡,則是不太在乎的。我們現在的“國家”的概念,在古人那裡是沒有的。古人所講的“國家”,實際上是“國”和“家”兩個概念。都是遠遠小於“天下”這個概念的。古代最大的概念是“天下”,小一點的是“邦”,再小一點的是“國”,再小一點的是“家”。而“天下”的核心就是中原地區。
為什麼古代天下的核心是中原地區呢?這也是由這裡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傳統,以及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氣候等決定的。只要擁有這裡,就可以確保生活得很安逸,還可以得到足夠的尊重,為什麼還要到遠方去開疆拓土呢?
成吉思汗、亞歷山大等人,他們不具有這樣的文化觀,所生活的地域也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因此他們才會四處征伐。但是征伐過來後,沒有文化做支撐,沒有成熟的體制做保障,往往很快又丟掉了。這就是中國古代君王與其他地方的君王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