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翔鷹
-
2 # 我說劇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自然會有相應的誇張內容。可是如果有些人帶著“雙標”的目的看待中國電影的話,那中國電影處處都是問題。
1、關於《隱入煙塵》的評價:這是一部描寫小人物的電影,它用近乎殘忍的方式,讓我們每一個人看到了在這個世界並不存在所謂的“否極泰來”,兩個老實人結婚了,他們終極一生,拼盡全力,只是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有尊嚴而已。
作為馬老四來說,他就像一匹老黃牛給自己的三哥辛苦地耕耘,而自己最後卻是隻得到了僅僅維持他生命的基本需要;作為貴英來說,她自從父母沒了之後,生活在哥哥家的貴英,因為天生的殘疾,成為了哥哥、嫂嫂打罵的物件,但她沒有資格還手,因為她是一個廢人!
最後,就是這兩個讓別人都看不起的人,他們卻用生命演繹了《出埃及記》鋼琴曲的主題“縱使是螻蟻之命,也要向陽而生!”
2、關於質疑的人
首先,我很懷疑這個“那麼多人”的用法是否準確?到底是100,1000,還是10000人覺得這個電影脫離現實?
其次,作為一個電影來說,藝術加工的成分是有的,可是這不能成為一些人貶低這部電影的理由!
最後,這部電影適合曾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看,原因也很簡單,那些說電影脫離現實的人,大多數是連農村的麥子和小草怎麼區分都不會的,更別說農村的生活到底是啥樣?他們知道個啥?
3、總結:麻繩轉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生活即使很苦了,可是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註定要經歷一些事,哪怕這當中有許多是我們不樂意的!
此前在一個帖子後說劇情有些蒼白,召來一大幫惡意攻擊謾罵的,看其他批評者的帖子也是這種氛圍。不知道這片子哪來的背景讓人不能評價其缺點。如果真有推手,該片就不值這些讚譽了。不迎合誰,客觀說說這部片子。
一、該片題材特別優秀。在商業電影大行其道,資本追求票房最大化的時代,能拍這樣一部展現苦難的悲情戲,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理想的。這個題材可以說是浮躁與虛假繁榮中的一道亮光,也是心靈的洗滌劑,能讓觀影者直麵人生和社會存在的暗面,思考生活和感情的意義。
二、生活場景無比真實。真實的農村,真實的人物形象,都是專業演員和影棚佈景再現不了的。我也經常在村裡生活,掰玉米、摘紅蔥、蓋房、趕交流會很熟悉那些生活場景和細節,而且面對的場景和片中一模一樣,有沙漠、荒地。這部片子裡的所有生活場景和人物形象(包括女主角)都無比真實。
三、劇情確實誇大了人性的惡。我在村裡生活時,確實看到了很多人性的缺點,但更多看到的是優點。因為貧窮,人可能會小氣、自私、利用他人,但是不會沒有人性。見死不救、結婚不叫四叔(況且這叔叔不醜不殘的)、不給辦婚宴(哪怕為了收禮錢也得辦啊)等情節確實誇張了。中國的農村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社會,人與人雖然有各種矛盾,但很注重彼此的關係,也很注重面子,本質也是純樸的,不會有這種明顯的無情行為,所以劇情確實誇大了農民的缺點,還用獻血的情節誇大了為富不仁剝削他人的“先富者”,拿出去評獎十分不合適。
四、滿網評論說馬有鐵和貴英“不提愛卻愛到骨髓”是一句誇大和虛假到極點的話,估計來自幕後推手。劇情設計肯定是這樣的:馬有鐵和貴英兩個苦命人走到一起,相依為命,互相的付出帶來了感情(以親情形式展現的愛情),從而彼此難捨難分如影隨形。現實裡這個邏輯是真實的,因為苦命人的精神支柱只有親情了。可是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演員的表演到位了嗎?男主角表演十分自然,演出了男人的寬厚、寵妻、對老伴的依戀,十分出彩,可以說是全片最大的亮點。而女主角雖然形象舉止十分真實,但從頭至尾只有滿臉的自卑、哀愁、麻木,根本沒表現出對男主角有多愛。
愛是相互的,女主角如此麻木,對男主的“愛到骨髓”表現在哪裡?這是全片劇情和女演員演技最大的敗筆。
五、之前劇情對“愛到骨髓”鋪排遠遠不夠,那麼馬有鐵為什麼會自盡?這個很突兀。邏輯上是一個苦命人失去了精神支柱,可是先前的劇情鋪排和女主角的表現並沒有到位,所以馬有鐵自盡不像是因為殉情,只有一種可能:對生活絕望。而這個並不浪漫,不是那些明顯誇大的影評說的那種因為“愛到骨髓”,也不是“苦出天際”。我在村裡聽說過一個不可思議的案例:有位老人明明家庭完整和睦也不窮困,但是卻喝藥自盡了。之前他對旁人反覆說過多遍:厭倦了這種沒完沒了的除了勞動沒別的樂趣的生活了。
因為前面說到的拍攝手法和女主角表演的缺陷,馬有鐵自盡更像是這位老人說的:厭倦了。所以這個情節其實並不感人,只能讓人悲憫其生活。從這個角度說,拿出去評獎更不合適:我們的生活讓人如此絕望?
所以,這是一部題材優秀、男主角表演出彩、劇情一般、女主角表演失敗的片子,立意模糊,雖值得看,但不應該拿出國門去宣揚。評價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