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自然界、客觀世界的認識分為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在問題的處理方式相應的分為感性與理性兩種。 感性認識是感覺、知覺、表現的綜合,是人的感覺器官對認識物件最直觀反映。感性認識是對事物表面的、具體的、直接的、個別特性的反映,因而不深刻,是片面的認識。感性的處理方式是第一時間作出的最快反應,未經大腦進一步加工處理,受情緒的直接影響,是人最直觀的反應,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所作出的判斷很大程度上並非是正確的。因受個人情緒影響,而片面膚淺、帶有強烈的主觀性。 理性認識是概念、判斷、推理的綜合,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後作出的間接反映。是對事物本質的、全面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對事物的認識是深刻的、是全面的。理性的處理方式是經過大腦把感性材料進行概念分析,推理、判斷作出的極具科學性的處理方式,不受情緒的影響,不含個人感情色彩,因面所作出的判斷是正確的,全面而深刻、客觀。 感性很大程度上是受個人情緒的影響。感性是主觀上在最短時間裡做出的最直接、最快捷的行為表現,帶有相當的盲目性。所以感情用事的人總會“後悔”。感情本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是一種抽象的精神產物,因而註定它極具情緒化,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但是人又是帶有情感的高等動物,絕大多數人都是有感情的,都具七情六慾。無法擺脫感性的束縛。再則在一定特定條件人必須作出最快的判斷,不容你有時間將感性材料轉換為理性認識,如此情行下只能做出感性判斷。現實生活中那既未能拯救起落水者又陪上性命的人,就是一個很好的寫照。在那種萬分緊急關頭,他們感覺器官所捕捉到的資訊就是要救人,表現出來的行為是為了救人而不顧一切。沒有經過推理、判斷,沒思索過自己的行為所能產生的效果,沒有想過客觀事實是憑一已之力,根本就無法拯救落水者且會陪上性命,只是第一時間按感性判斷去做,結果導致悲劇的發生,如果有時間作出理性判斷,得到的結果肯定截然不同。 理性是客觀、科學的,不講個人感情,極具殘忍性。人在作理性反映時面對的不光是事物本身,還要面對自己的情緒,究竟是理性控制情緒還是情緒左右理性,一旦情緒占上峰,那麼人就無法保持理智、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人要做到理性就必須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但往往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最困難,人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識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需要莫大的勇氣,正所謂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雖然感性不如理性正確、科學、完美,但感性又是人不得不經歷的過程,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的客觀本質決定了人永遠無法擺脫感性,從感性走向理性是一個必經過程,這就註定感性的存在。一個人失去一位親人、一位摯友,雖然從理性上說人總都會死,根本沒有必要為此而傷心、難過,但總是需要一個過程來接受這個不情願的事實。需要一個時間段將感性認識轉換到理性認識。 再則人的生活又是需要感性的。如果人時時刻刻都保持一種理性狀態,那麼人也就都不會犯錯了。沒有錯,又何來對,對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對與錯本就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缺一不可。沒有的感性世界就不會有感情的存在,只剩僵死的教條來左右人的思想。雖然理性是科學的、正確的,但它卻喪失感情色彩,它雖然能有理有據的說服人,但它卻永遠無法有情有義的感動人,人從事某些社會活動、工作又必須要求在感性的基礎上進行,如藝術創作、文學創作之類影視作品、繪畫、音樂、散文、詩歌……等等,這些無一不需要感情,無一不透著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創作出的作品無不是創作者的情感流露,只有感情才能賦於作品生命力,才能打動人、征服人。純理性的東西是僵死呆板的、枯燥乏味的。設計發展文化中現代主義設計時期就是一典型的例子,那個時期的作品形式簡單、反對裝飾、強調功能,高度理性化,所以最終註定它將滅亡,因為經過一個過程後人們對單調劃一、無人情味的風格感到厭倦,開始了探索更適合的風格,最終誕生了後現代主義設計,從而取而代之持續至今。理性會讓人保持理智、喪失衝動,感性卻能予以人活力、激情。人的生活某些方面又是需要激情的,拼博需要激情、創作需要激情、愛情需要激情,浪漫需要激情……都說浪漫就是浪費,這樣說雖帶有一定片面性,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很大範圍內浪漫跟浪費是可以劃等號的,有人會為了浪漫花掉自已的全部積蓄,送自己心愛的人999朵玫瑰以示愛意,但結果是自己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節衣縮食。待到花謝的一刻,顯然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理性的看,表達愛意的方式有很多種,這種方式未必是最可取的。如果把戀愛比作過程,婚姻看作結果,要達到結果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有很多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所以就沒有這樣做的必要了。但感性的來看,這樣一個過程會給人留下難下磨滅的記憶,讓這個過程更加精彩、讓人難以忘懷。再如人吃飯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得以生存,那麼什麼樣的食物是最合適的呢?從理性出發當然是最能給人身體機能提供營養的,然而這些食物未必是自己最想吃的,如果作出理性決定必將影響到主觀情緒,傷及到主觀情緒的利益,會讓自己的慾望得不到滿足,當一個人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自然會不開心,所以人完全活在理性中也未必全正確。 純理性會讓人丟掉七情六慾,變得漠然,成為臣服於教條的工具,與機器人無異。對世界認識、事物研究越客觀越深刻的人,越是理性的人越容易擺脫感情的束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卻越容易喪失情感,那些從事對自然界、對社會、對人思維研究的哲學家們就是最好的例子,西方多數哲學家選擇了單身:如康德、維特根斯坦、尼采、柏拉圖、笛卡爾、帕斯卡、叔本華、金嶽霖、克爾凱戈爾等等比比皆是。再如進行最高境界哲學研究的佛學者們,個個是六根清淨、看破紅塵、與情感無任何瓜葛,無慾無求。無慾則人的精神不會提出要求,更別說滿足要求。快樂的產生源於人對精神慾望的滿足。都無慾望了又何來快樂的產生呢?可見過於理性也未必就真的是好事,這樣會讓人喪失快樂。 但一個人過於感性,又會太情緒化、太自我、太主觀,這樣又容易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到別人,所以必須的理性又是必不可少的,科研者如果沒有理性,那麼一個感性上的資料會讓火箭偏離軌道、衛星撞上地球,執法者如果沒有理性,任意的縱容自己的親人、朋友犯罪,讓他們逍遙法外,那麼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不難想象。人只有保持理性,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對與錯面前,如果一個人太感性化,那麼明知道是錯的也還會去做,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一個人如果在錯的人生目標面前無法擺脫主觀意志的影響,那麼他會一直用錯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來指導自己,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在某些已成事實的殘忍客觀現實面前,主觀情緒卻始終不肯接受。沉迷於幻想之中,生活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謊言裡,躲藏在自己為自己做的夢裡。但夢終究是會醒的,不敢面對的現實最終還是得接受,無謂的逃避,只會增加痛苦的週期。有些人在失戀後仍不願撒手,在已成定局的事實面前,苦苦糾纏,結果傷了自己累了別人。有些人明知自己心愛的人已經背叛了她,卻就是不願承認,不敢果斷的作出決定,一直自欺欺人的活著。做著最後的無謂苦苦掙扎,可最後結局還是一樣,只是中間痛苦的過程延長罷了。顯然這種感性化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夠明智。過於感性只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痛苦。 絕大多數人總遊走於感性與理性之間,至於孰多孰少都是後來生成的,人先天條件對感性與理性不構成任何影響,都是後天的生活環境,接受的知識文化,所受的教育造就的。感性過多則多愁善感、優柔寡斷,理性過多則無情無義、鐵石心腸。什麼時候該感性,什麼時候該理性這是一發人深醒、賴人探索的問題。該感性時而理性則會麻木不仁、絕情寡義,該理性時而感性則會不分輕重,不明事理。理性會讓人理智,感性會讓人迷失;理性會讓人喪失快樂,感性就會讓人陷入痛苦;理性會讓人僵死於教條,感性會讓人臣服於自我。感性與理性這一對立統一的矛盾體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掌控一個人的命運軌跡。一個度的把握,決定了人生。成功與不成功雖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但人的前行方面去是把握在自己手中;一個人雖然不能改變客觀事實,但可以控制自己的主觀意志。開心與不開心取決於自己,一切源於感性與理性這一矛盾的處理。什麼時候該理性,什麼時候該感性,什麼時候感性多一點,什麼時候理性多一點。這些都不是別人能左右的,而是自己掌握的。
人對自然界、客觀世界的認識分為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在問題的處理方式相應的分為感性與理性兩種。 感性認識是感覺、知覺、表現的綜合,是人的感覺器官對認識物件最直觀反映。感性認識是對事物表面的、具體的、直接的、個別特性的反映,因而不深刻,是片面的認識。感性的處理方式是第一時間作出的最快反應,未經大腦進一步加工處理,受情緒的直接影響,是人最直觀的反應,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所作出的判斷很大程度上並非是正確的。因受個人情緒影響,而片面膚淺、帶有強烈的主觀性。 理性認識是概念、判斷、推理的綜合,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後作出的間接反映。是對事物本質的、全面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對事物的認識是深刻的、是全面的。理性的處理方式是經過大腦把感性材料進行概念分析,推理、判斷作出的極具科學性的處理方式,不受情緒的影響,不含個人感情色彩,因面所作出的判斷是正確的,全面而深刻、客觀。 感性很大程度上是受個人情緒的影響。感性是主觀上在最短時間裡做出的最直接、最快捷的行為表現,帶有相當的盲目性。所以感情用事的人總會“後悔”。感情本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是一種抽象的精神產物,因而註定它極具情緒化,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但是人又是帶有情感的高等動物,絕大多數人都是有感情的,都具七情六慾。無法擺脫感性的束縛。再則在一定特定條件人必須作出最快的判斷,不容你有時間將感性材料轉換為理性認識,如此情行下只能做出感性判斷。現實生活中那既未能拯救起落水者又陪上性命的人,就是一個很好的寫照。在那種萬分緊急關頭,他們感覺器官所捕捉到的資訊就是要救人,表現出來的行為是為了救人而不顧一切。沒有經過推理、判斷,沒思索過自己的行為所能產生的效果,沒有想過客觀事實是憑一已之力,根本就無法拯救落水者且會陪上性命,只是第一時間按感性判斷去做,結果導致悲劇的發生,如果有時間作出理性判斷,得到的結果肯定截然不同。 理性是客觀、科學的,不講個人感情,極具殘忍性。人在作理性反映時面對的不光是事物本身,還要面對自己的情緒,究竟是理性控制情緒還是情緒左右理性,一旦情緒占上峰,那麼人就無法保持理智、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人要做到理性就必須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但往往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最困難,人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識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需要莫大的勇氣,正所謂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雖然感性不如理性正確、科學、完美,但感性又是人不得不經歷的過程,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的客觀本質決定了人永遠無法擺脫感性,從感性走向理性是一個必經過程,這就註定感性的存在。一個人失去一位親人、一位摯友,雖然從理性上說人總都會死,根本沒有必要為此而傷心、難過,但總是需要一個過程來接受這個不情願的事實。需要一個時間段將感性認識轉換到理性認識。 再則人的生活又是需要感性的。如果人時時刻刻都保持一種理性狀態,那麼人也就都不會犯錯了。沒有錯,又何來對,對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對與錯本就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缺一不可。沒有的感性世界就不會有感情的存在,只剩僵死的教條來左右人的思想。雖然理性是科學的、正確的,但它卻喪失感情色彩,它雖然能有理有據的說服人,但它卻永遠無法有情有義的感動人,人從事某些社會活動、工作又必須要求在感性的基礎上進行,如藝術創作、文學創作之類影視作品、繪畫、音樂、散文、詩歌……等等,這些無一不需要感情,無一不透著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創作出的作品無不是創作者的情感流露,只有感情才能賦於作品生命力,才能打動人、征服人。純理性的東西是僵死呆板的、枯燥乏味的。設計發展文化中現代主義設計時期就是一典型的例子,那個時期的作品形式簡單、反對裝飾、強調功能,高度理性化,所以最終註定它將滅亡,因為經過一個過程後人們對單調劃一、無人情味的風格感到厭倦,開始了探索更適合的風格,最終誕生了後現代主義設計,從而取而代之持續至今。理性會讓人保持理智、喪失衝動,感性卻能予以人活力、激情。人的生活某些方面又是需要激情的,拼博需要激情、創作需要激情、愛情需要激情,浪漫需要激情……都說浪漫就是浪費,這樣說雖帶有一定片面性,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很大範圍內浪漫跟浪費是可以劃等號的,有人會為了浪漫花掉自已的全部積蓄,送自己心愛的人999朵玫瑰以示愛意,但結果是自己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節衣縮食。待到花謝的一刻,顯然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理性的看,表達愛意的方式有很多種,這種方式未必是最可取的。如果把戀愛比作過程,婚姻看作結果,要達到結果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有很多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所以就沒有這樣做的必要了。但感性的來看,這樣一個過程會給人留下難下磨滅的記憶,讓這個過程更加精彩、讓人難以忘懷。再如人吃飯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得以生存,那麼什麼樣的食物是最合適的呢?從理性出發當然是最能給人身體機能提供營養的,然而這些食物未必是自己最想吃的,如果作出理性決定必將影響到主觀情緒,傷及到主觀情緒的利益,會讓自己的慾望得不到滿足,當一個人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自然會不開心,所以人完全活在理性中也未必全正確。 純理性會讓人丟掉七情六慾,變得漠然,成為臣服於教條的工具,與機器人無異。對世界認識、事物研究越客觀越深刻的人,越是理性的人越容易擺脫感情的束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卻越容易喪失情感,那些從事對自然界、對社會、對人思維研究的哲學家們就是最好的例子,西方多數哲學家選擇了單身:如康德、維特根斯坦、尼采、柏拉圖、笛卡爾、帕斯卡、叔本華、金嶽霖、克爾凱戈爾等等比比皆是。再如進行最高境界哲學研究的佛學者們,個個是六根清淨、看破紅塵、與情感無任何瓜葛,無慾無求。無慾則人的精神不會提出要求,更別說滿足要求。快樂的產生源於人對精神慾望的滿足。都無慾望了又何來快樂的產生呢?可見過於理性也未必就真的是好事,這樣會讓人喪失快樂。 但一個人過於感性,又會太情緒化、太自我、太主觀,這樣又容易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到別人,所以必須的理性又是必不可少的,科研者如果沒有理性,那麼一個感性上的資料會讓火箭偏離軌道、衛星撞上地球,執法者如果沒有理性,任意的縱容自己的親人、朋友犯罪,讓他們逍遙法外,那麼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不難想象。人只有保持理性,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對與錯面前,如果一個人太感性化,那麼明知道是錯的也還會去做,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一個人如果在錯的人生目標面前無法擺脫主觀意志的影響,那麼他會一直用錯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來指導自己,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在某些已成事實的殘忍客觀現實面前,主觀情緒卻始終不肯接受。沉迷於幻想之中,生活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謊言裡,躲藏在自己為自己做的夢裡。但夢終究是會醒的,不敢面對的現實最終還是得接受,無謂的逃避,只會增加痛苦的週期。有些人在失戀後仍不願撒手,在已成定局的事實面前,苦苦糾纏,結果傷了自己累了別人。有些人明知自己心愛的人已經背叛了她,卻就是不願承認,不敢果斷的作出決定,一直自欺欺人的活著。做著最後的無謂苦苦掙扎,可最後結局還是一樣,只是中間痛苦的過程延長罷了。顯然這種感性化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夠明智。過於感性只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痛苦。 絕大多數人總遊走於感性與理性之間,至於孰多孰少都是後來生成的,人先天條件對感性與理性不構成任何影響,都是後天的生活環境,接受的知識文化,所受的教育造就的。感性過多則多愁善感、優柔寡斷,理性過多則無情無義、鐵石心腸。什麼時候該感性,什麼時候該理性這是一發人深醒、賴人探索的問題。該感性時而理性則會麻木不仁、絕情寡義,該理性時而感性則會不分輕重,不明事理。理性會讓人理智,感性會讓人迷失;理性會讓人喪失快樂,感性就會讓人陷入痛苦;理性會讓人僵死於教條,感性會讓人臣服於自我。感性與理性這一對立統一的矛盾體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掌控一個人的命運軌跡。一個度的把握,決定了人生。成功與不成功雖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但人的前行方面去是把握在自己手中;一個人雖然不能改變客觀事實,但可以控制自己的主觀意志。開心與不開心取決於自己,一切源於感性與理性這一矛盾的處理。什麼時候該理性,什麼時候該感性,什麼時候感性多一點,什麼時候理性多一點。這些都不是別人能左右的,而是自己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