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00693438031479

    《大學》

    1.《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只有1889個字。在被朱熹賞識之前,影響力並不大。

    2.《大學》的作者相傳是曾子,成語曾子殺彘的主人公,是後世以身作則的表率。但是可信度存疑,考慮到漢初文化恢復運動的一般情況,《禮記》這一本書,屬於秦始皇焚書的物件,收藏在國家圖書館的版本也被項羽一把大火燒光。等到漢代恢復整理時,只能找到一些儒生們冒死儲存的部分篇章和口傳心授的默寫。有遺漏、錯記、混記當然不可避免,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內容是漢初儒生自己撰寫的。

    3.在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之前,《大學》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大,埋藏在在《禮記》之中默默無聞。到了1190年,六十一歲的朱熹在臨潼做官,用公費刊行了「四經」和「四子」。「」四子「」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四書」。朱熹不僅刊行了「四書」還做了註釋,《大學》和《中庸》的註釋為朱熹原創叫做「章句」,《論語》和《孟子》的註釋引用了程顥程頤兄弟和其他人的一些意見,所以叫「集註」。後人把這套書合成為《四書章句集註》,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這套書就是標準教材,「四書」影響大大提高,《大學》因短小精悍更是讀書人的必背篇目。

    4.《大學》的「大」字指的是「大人」,指的是統治者。「大學」就是統治者的學問。儒家學派是維護等級社會的,儒家對於君子的要求,實際上是對統治者的要求。我們現在是平民社會,所以「大學」裡的思想即使是顛簸不破的至理名言,對於大多數還沒能走上領導崗位的普通人來說,作用不大,僅限裝逼。

    5.應對裝逼,「大學」的內容需要知道最常被引用的幾句話。有開篇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大學全篇的核心,合成「三綱八目」。 《中庸》 1.《中庸》是《禮記》的一篇,全文只有3568個字。在被朱熹賞識之前,影響力並不大。 2.《中庸》相傳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做,但是可信度存疑,考慮到漢初文化恢復運動的一般情況,《禮記》這一本書,屬於秦始皇焚書的物件,收藏在國家圖書館的版本也被項羽一把大火燒光。等到漢代恢復整理時,只能找到一些儒生們冒死儲存的部分篇章和口傳心授的默寫。有遺漏、錯記、混記當然不可避免,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內容是漢初儒生自己撰寫的。 3.同《大學》第三條。 4.「中庸」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解釋它堪比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朱熹對「中庸」的解釋是,「中」是不偏不倚,「庸」是恆常不變。天理就是這樣,既不偏不倚,有恆常不變。朱熹拿中庸給自己的理學站臺,這麼說也無可厚非。在孔子看來「中庸」是最高的修養,他意味著無過無不及,也就是說一切剛剛好,恰如其分。我們現代人理解的中庸是,誰都不得罪,那一方面的利益都照顧到。誰都不得罪說明沒原則,利益都照顧到說明易妥協。不論「中庸」是不是我們現代人理解的意思,沒原則和易妥協確是孔子最討厭的。所以三個中庸的解釋,選擇哪一個,視裝逼的場景而定,自由選取。不過我們這種態度挺符合第三種的。 5.《中庸》中不僅名句多,產生的成語也多。怨天尤人、自卑、樂天知命、人亡政息、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乘風歸去”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