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子林

    1)環境因素。組織的環境因素包括一般環境和任務環境。

    (2)戰略因素。戰略發展階段和戰略型別對於組織設計具有重要影響。

    (3)技術因素。技術變化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組織設計必須考慮技術因。

    (4)規模因素。組織規模是影響組織設計的一個重要變數。

    (5)組織發展階段。組織設計要充分考慮組織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和麵臨的風險。

    二、 簡述組織設計的原則

    (1)目標一致原則。包括目標的一致性和統一指揮。

    (2)分工與協作原則。對實現目標所需的工作進行分解和相互協調,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

    (3)有效管理幅度原則。在進行組織設計時,管理幅度應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4)權責對等原則。組織中各個層級的管理者需要擁有開展工作所需要的相應權力,同時承擔相應責任。

    (5)柔性經濟原則。組織設計需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及時對機構和人員做出調整。

    三、 簡述事業部組織的結構的優缺點

    事業部組織結構的優點:

    (1)有利於管理者專注於戰略規劃與決策。

    (2)有利於培養通才。

    (3)提高了組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事業部組織結構的缺點:

    (1)機構重複設定導致管理成本上升。(1)機構重複設定導致管理成本上升。

    (2)容易滋生本位主義。

    四、 簡述矩陣制結構的優缺點

    (一)矩陣制組織結構的優點:

    (1)機動性強。成員從不同的部門抽調,具有很好的機動性。

    (2)目標明確、人員結構合理。各專案組有著特定的攻關任務,人員來自與任務相關的部門,結構合理。

    (3)透過異質組合實現創新。人員有著不同的專長,有利於相互啟發,集思廣益,思維的碰撞有利於創新。

    (4)溝通順暢。網路狀的資訊傳遞通道使溝通更加順暢。

    (二)矩陣制組織結構的缺點:

    (1)穩定性差。任務完成後,成員回到原有部門時的崗位安排容易出現問題,影響組織的穩定性。

    (2)多頭指揮。容易出現多頭指揮的局面,不僅讓下屬無所適從,而且會影響目標的實現。

    (3)權責不對等。專案組負責人屬於臨時抽調,其責任大於權力。

    五、 簡述機械師組織與有機式組織的特點

    (一)機械式組織的特點:

    (1)基於職能的高度專門化。

    (2)僵化的職務與許可權。

    (3)資訊集中於高層。

    (4)垂直的命令與資訊傳遞。

    (5)對組織的忠誠和對上級的服從。

    (6)強調固有知識。

    (二)有機式組織的特點:

    (1)基於知識與經驗的專門化。

    (2)柔性的職務與許可權。

    (3)資訊的分散與共享。

    (4)水平的溝通與資訊傳遞。

    (5)對工作和技術的忠誠。

    (6)強調吸收外部智慧。

    六、 簡述結構的演變趨勢

    (1)扁平化。有效管理幅度不斷提高,組織結構越來越扁平化。

    (2)柔性化。為更好地適應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越來越柔性化

    (3)無邊界化。為保持組織的靈活性和有效運營,組織邊界越來越淡化和模糊。

    (4)虛擬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移動終端的進化,組織結構越來越虛擬化。

    七、 簡述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的區別

    (1)目標不同。正式組織目標明確,追求的是組織效益;非正式組織的目標不明確,追求的是和諧的人際關係和成員的歸屬感、滿足感。

    (2)行為邏輯不同。正式組織要求成員按照組織人格行事,透過非人格化的規章制度約束成員的行為;非正式組織則尊重參與者的個人人格,透過與組織目標無關的約定俗成的規則限制其行為,參與者的行為受情感支配

    (3)結合緊密程度不同。正式組織層級分明,資訊溝通受到嚴格的層級約束;非正式組織不存在明確的結構和層級,資訊傳遞的通道完全是開放的、發散的。

    (4)權威來源不同。正式組織中領導者的權威更多地來自職位性因素;非正式組織中並沒有穩定的領導者,權威來自參與者的非職位性因素。

    八、 簡述管理幅度設計的影響因素

    (1)工作能力。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強,管理幅度可以適當增大。

    (2)工作內容和性質。高層級的管理幅度不宜過大;下屬工作的相似性越高、計劃的完善程度越高、管理的程式化程度越高,有效管理幅度可以隨之增大。

    (3)工作條件與環境。輔助體系越完備、助手配備情況越優良、溝通工具發達程度和資訊化程度越高、業務活動的地理分佈越集中、政策穩定性越強,有效管理幅度可以隨之增大。

  • 2 # 尹晨宇的媽媽

    (1)視能授權的原則

    管理者要力求將權力和責任授予最合適的人來承擔。授權前,要對被授權者進行認真的考察,要選擇有知識、有才能、守紀律的人授予權力。

    (2)責權統一的原則

    管理者授權時,必須對被授權人明確其責任和權力範圍,使被授權人有一定的職、權、責。授權時,管理者必須向員工明確交代所授權事項的責任範圍、完成標準和權力範圍,讓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權力,有多大的權力,同時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在一開始,就讓員工明白自己權力和責任的限度。

    (3)統一指揮原則

    授權後,管理者要縱觀全域性,掌握大方向,對被授權人進行監督、指導,對整個組織系統實行統一的協調和控制,及時糾正區域性存在的問題,確保整體目標的實現。

    (4)職能界限原則

    被授權者只能在其職權範圍內行使權力,不得越界;而在其職能範圍內的問題不得上推下卸。管理者對被授權者的工作不得過多幹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人因為犯錯給你下跪,他是真的愛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