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98455108440

    湘江戰役是中國紅軍長征最激烈的一戰,紅軍損失過半…

  • 2 # 軒肉包

    湘江之戰,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戰鬥最為激烈、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為突破國民黨軍重兵設防的第四道封鎖線—湘江,中央紅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紅八軍團只剩一千多人,紅三軍團第六師十八團、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全軍覆沒,中央紅軍總兵力銳減至3萬餘人。這是人民軍隊自建立以來受創最重、犧牲最大的一次戰役。

  • 3 # 使用者6990723832552

    湘江戰役

    湘江戰役是關係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

    但是,紅軍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戰士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餘人。

  • 4 # 使用者3302032920342

    湘江之戰,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戰鬥最為激烈、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役。為突破國民黨軍重兵設防的第四道封鎖線——湘江,中央紅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紅八軍團只剩一千多人,紅三軍團第六師十八團、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全軍覆沒,中央紅軍總兵力銳減至3萬餘人。這是人民軍隊自建立以來受創最重、犧牲最大的一次戰役。

    興安自古就有“興安高萬丈,水往兩頭流”之說,這裡的地勢形成湘江北去、灕江南流的獨特景觀。這裡不僅因秦朝時期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靈渠而聞名於世,更因80多年前中央紅軍與國民黨軍隊那一幕最慘烈的生死角逐,而令人刻骨銘心。

    1934年9月下旬,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日益陷入困境,只剩瑞金、會昌、于都、興國、寧都、石城、寧化、長汀等縣的狹小地區。中央紅軍被迫準備進行戰略轉移。這個極其重大的問題,應在黨和紅軍領導人中進行充分討論和政治動員。但戰略轉移的計劃和準備工作只是“三人團”領導下秘密進行,沒有在部隊和地方黨政領導人中進行必要的解釋和動員工作,甚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也沒有討論過。不少黨的領導人隻影影綽綽知道要戰略轉移,但不知其詳。

    戰略轉移詳細情況,為什麼要保密到除了“三人團”才能知道呢?李德是這樣說的:“突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保守秘密。只有保守秘密,才能確保突然行動的成功,這是取得勝利的不可缺少的前提。”

    從這種考慮出發,博古、李德在最初時,將關於突圍的傳達範圍只限於政治局委員和中革軍委成員。而其他人,包括政治領導幹部和部隊高階幹部,只知道他們職權範圍內需要執行的必要措施。1934年的9月底10月初,各軍團被調到待命地點後,博古、李德只向主要幹部進行了相應的傳達;而中層幹部,不管是民政幹部還是軍隊幹部,直到最後還只向知道一些暗示性的政治口號以及關於蔣介石對蘇區即將總攻的情況;出發前的一個星期,這些幹部才明白其中的含義。但紅軍究竟要轉移到哪裡?只有博古、李德等人知道。

    1934年8月底成立的中央教導師,主要擔負保衛黨中央機關的任務。10月上旬,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到教導師,向師長張經武、政治委員何長工交代了幫助中央機關撤退的任務。任務一下達,大家都驚呆了。經過動員之後,當晚教導師派出3000多人分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的兵工廠、印刷廠、醫院等單位幫助捆綁機器,作撤退的準備。

    由於國民黨軍的嚴密經濟封鎖,中央蘇區積攢的那點兒家當,如修理槍械的機器、印鈔機、印刷機、“X”光機等,許多是從透過秘密交通線運進蘇區的。要進行突圍時,他們首先考慮的是這些“寶貝疙瘩”來之不易,不能落入敵手。如果告訴這些同志,要轉移到幾千裡以外的地方,途中要經過許多崇山峻嶺,道路異常難走;要渡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河流,由於後面國民黨大軍追擊,前面有地方軍閥的堵截,紅軍只能迅速搶渡。他們會會含淚毀掉或者秘密掩埋這些機器裝置的。但是,“左”傾教條主義者沒有告訴他們這些情況,並且也同意帶上了這些家當,以至於產生了嚴重的惡果。

    中央紅軍主力開始戰略轉移後,紅一軍團和紅九軍團為左縱隊,紅三軍團為右縱隊,中央縱隊居中,紅五軍團殿後。教導師編在中央縱隊第二梯隊,他們抬著、扛著、挑著600多件大小不等的擔子,艱難、緩緩地向前行進。為了帶著這些“罈罈罐罐”行軍,教導師付出的代價是驚人的。出發僅一個月,沒有參加過什麼大的戰鬥,逃亡、掉隊、傷殘病等非戰鬥減員已達三分之一。然而,博古、李德捨不得丟掉已經嚴重拖累部隊行軍的物資、裝置,仍然在慢吞吞地行軍。

    血戰湘江,終於突破第四道封鎖線

    由於中央紅軍突破前三道封鎖線比較順利,行軍緩慢的危險性還沒有充分暴露出來。

    由於國民黨桂軍、湘軍互相爭鬥,從11月22日起,湘江防線出現了一個大口子。中央紅軍若能利用桂軍撤防,湘軍一時還沒有抵達的有利時機,迅速渡過湘江,那麼,歷史將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出現。但是,掌握著紅軍指揮大權的博古、李德並不知情,大隊紅軍還是按照以前那樣,採取甬道式的行軍隊形,緩慢向湘江移動。

    11月26日,中央紅軍主力從永安關和雷口關進入廣西,並形成紅一軍團為右翼,紅三軍團為左翼,向湘江前進的態勢,但紅八、紅九軍團仍在湖南江華和永明,和前鋒的距離相差150多里。

    11月27日,紅一軍團前鋒第二師佔領了從屏山渡至界首的湘江所有渡河點,並架設了浮橋。中革軍委原令紅二師相機先敵佔領全州,以取得阻擊湘軍南下的有利地形。由於湘軍劉建緒部先於紅軍到達全州,紅二師遂在桂(林)、黃(沙河)公路上之腳山鋪一帶佔領陣地,準備阻擊湘敵。與此同時,紅三軍團前鋒第四師也前出至湘江,佔領了界首以南的光華鋪,向南警戒興安縣城的桂系部隊;第五師佔領新圩和馬橋渡,阻擊從灌陽方向北上的桂敵。

    這樣,在桂系軍隊撤防五日之後,中央紅軍才佔領了湘江渡口,形成了全軍從永安關、雷口關直達湘江的態勢。這時,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部於26日佔領了道縣。桂系看到周渾元部已佔領道縣,為防止“中央軍”尾追紅軍進入廣西,遂令第十五軍從恭城返回灌陽,在新圩以南展開,隨時有截擊紅軍後衛部隊的可能。湘軍力圖封鎖湘江渡口,其第一路軍劉建緒部於11月27日進佔全州。從總體形勢上看,國民黨軍已形成南北兩方,一頭一尾夾擊紅軍的態勢。儘管如此,紅軍若能輕裝前進,仍然是可以利用最後的有利時機,以較小的代價渡過湘江。

    這時,蔣介石從已進佔全州的劉建緒那裡得知湘江幾乎無兵防守的情況,對桂系自保策略大為惱火,於11月28日致電何鍵、白崇禧。蔣介石的一番訓斥電報,意欲消滅沒有渡過湘江的紅軍部隊,而從另一個方面說明,這時紅軍輕裝快速前進的重要性。

    紅軍如果順利渡過湘江,湘軍受到的威脅最大。因此,何鍵對執行蔣介石的軍事計劃最賣力,即令剛佔領全州尚未歇口氣的劉建緒率領三個師南下,妄圖封鎖從全州至鹹水的沿江渡口,並要求桂軍負責從鹹水至灌陽(包括鹹水以南經界首至興安的湘江)的防務。捨命幫助湘軍而自己無所得,白崇禧不幹這買賣,不理會蔣介石、何鍵的意旨,只以一個師馳援興安,以防紅軍殺“回馬槍”,而令已從恭城返回灌陽新圩的夏威所部,全力向紅軍後續部隊發起攻擊。

    11月28日,紅三軍團第五師第十四團、第十五團和臨時配屬的軍委炮兵營,在師長李天佑、政治委員鍾赤兵率領下,奉命到新圩負責阻擊桂軍的進攻,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堅持三天到四天”,以掩護軍委兩個縱隊過江。

    下午4點多鐘,紅五師兩個團和軍委炮兵營趕到了預定地點。李天佑將紅十五團放於左翼,紅十六團放在右翼,師指揮所設在離陣地前沿的二三里路的地方。陣地剛剛佈置好,偵察員就送來報告,桂軍第七軍兩個師已經離這裡不遠。紅軍趕快構築阻擊工事。桂軍正面進攻受阻後,遂以一部兵力從側翼迂迴,紅十四團、十五團腹背受敵,被迫退至第二道防線。

    29日,桂軍增加了進攻兵力,第二十四師及第七軍獨立團前來參戰,並有飛機的支援,戰鬥空前激烈。在戰鬥中,紅十四團、十五團同敵人展開白刃戰,傷亡十分嚴重。

    當紅軍戰士們用鮮血保護渡口時,龐大的軍委縱隊由於輜重壓身,行動非常遲緩。28日,軍委縱隊離湘江只有55公里。然而,在軍情如火的情況下,軍委縱隊卻每天只走27.5公里。前方戰士每分鐘都在流血犧牲的情況下,李天佑心急如火。他在回憶中說:“我不由得暗自希望中央縱隊走快一些—他們走快一步,這裡就減少一點傷亡。”

    11月29日,紅三軍團第四師第十團在界首南的光華鋪阻擊敵人。紅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親自指揮光華鋪阻擊戰,把軍團指揮部設離湘江渡口只有幾十米的一座名叫“三官堂”的廟裡。30日清晨,國民黨軍對光華鋪的正面進攻被紅十團頑強頂住之後,便沿湘江兩岸向界首逼近,對紅十團進行迂迴進攻。紅十團團長沈述清指揮發起反擊,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彭德懷立即命令紅四師參謀長杜中美接任紅十團團長。當日,杜中美也壯烈犧牲。

    30日,紅一軍團同湘軍展開大戰。戰至下午,湘軍以優勢兵力和猛烈的炮火,突破了紅一師米花山防線,威脅紅一軍團美女梳頭嶺等陣地。最後,紅一師只剩下一個懷中抱子嶺。入夜,湘軍又利用夜幕迂迴進攻。紅一師為了避免被包圍,退往西南方向水頭、夏壁田一帶。湘軍佔領米花山和美女梳頭嶺後,對紅二師前沿陣地尖峰嶺產生很大威脅。敵人從三面向紅軍尖峰嶺陣地進攻。紅二師第五團在尖峰嶺只有兩個連,兵力薄弱,陣地失守。紅五團政治委員易蕩平身負重傷,為了不當俘虜,奪過警衛員的槍,朝自己開了一槍,英勇犧牲。

    紅五團陣地失守後,紅二師主力只得退守黃帝嶺。湘敵緊跟著向黃帝嶺進攻,於是,雙方在黃帝嶺展開一場血戰。湘軍付出沉重代價,仍未攻下黃帝嶺。入夜,鑑於紅一師撤出後,紅二師孤軍突出,為了避免被敵人包圍,主動撤到珠蘭鋪、白沙一帶,與紅一師的夏壁田、水頭一起,構成第二道阻擊線。

    實現中革軍委命令所規定的任務,紅一、紅三軍團是關鍵。從11月30日夜到12月1日晨,兩軍團擔負阻擊任務的全體指戰員的精神都處於緊繃狀態。紅一軍團指揮所也遭到了迂迴敵人襲擊,上演了令人驚魂的一幕。由於及時採取了適當措施,紅一軍團指揮部有驚無險地脫離了敵人。接近正午時分,紅一軍團指揮部得知軍委縱隊已經越過桂黃公路,這才送了一口氣,命令紅一師和紅二師交替掩護,邊打邊撤。

    11月30日,在紅三十四師阻擊陣地上,戰鬥空前激烈。追敵是蔣介石的嫡系周渾元指揮的第三路軍四個師。敵人在猛烈的炮火和飛機轟炸的配合下,輪番向紅三十四師的陣地進攻。在侯德奎的指揮下,全營幹部、戰士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與此同時,紅三十四師第一○一團、第一○二團的陣地上,也在激烈戰鬥,為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兄弟部隊渡過湘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但紅三十四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師政治委員程翠林和大批幹部、戰士現出了寶貴的生命。

    完成阻擊任務後,紅三十四師被敵人阻隔在湘江以東,西去的道路被敵人切斷,部隊處於湘軍、桂軍和“中央軍”的三路包圍之中,形勢極為嚴重。就在紅三十四師準備突圍之際,桂軍首先發起進攻。第一○○團團長韓偉和第二營營長侯德奎將全團不足一個營的兵力集合起來,編成三個連,迎頭反擊敵人。大家只有一個念頭:“堅決打退敵人的進攻,保證師部和兄弟部隊勝利突圍。”儘管撲上來的敵人被打退了,韓偉指揮的三個連只剩下30來個人,並且和師的餘部失散了。韓偉宣佈:立即分散潛入群眾之中,爾後設法找黨組織,找部隊。

    陳樹湘率領的師直機關和另外兩個營餘部突圍後,在湖南江永縣左子江遭到敵襲擊。陳樹湘身負重傷,戰士們用擔架抬著他繼續指揮戰鬥,不幸在道縣落入敵手。敵人殘忍地割下陳樹湘的頭顱,送回他的原籍長沙,懸掛在小吳門的城牆上。紅三十四師其餘100多人,也因彈盡糧絕,大部分英勇犧牲。

    被阻隔在湘江東岸的還有紅三軍團第六師第十八團。紅十八團是掩護大部隊過江的最後的後衛部隊,完成任務後,紅十八團在由新圩向湘江岸邊撤退中,被桂軍分割包圍。最後,在陳家背與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戰至糧盡彈絕,紅十八團大部分將士也壯烈犧牲。

    紅軍血染湘江,是博古、李德瞎指揮的惡果,激起了中央紅軍廣大幹部、戰士對“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極大憤怒。劉伯承在回憶文章中說:廣大幹部逐漸覺悟到這是排擠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貫徹執行了錯誤的路線所致,部隊中明顯地滋長了懷疑和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這種情緒,隨著我軍的失利,日益顯著,湘江戰役,達到了頂點。

    帶著“罈罈罐罐”的教導師拖累了搶渡湘江,心裡更是窩著火。裴周玉在《踏上艱難的征途》寫道:“渡湘江的巨大損失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錯誤路線再不糾正,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工農紅軍這點革命的武裝力量非被折騰光了不可。”“那麼多的戰友沒死在敵人槍炮下,卻為搬運這些破爛而喪生,怎能不叫人心痛呢?”

    偉大的事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湘江之戰,是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最低谷。但是,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獨立與復興使命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最先進、最大公無私的政黨和軍隊,充滿朝氣和智慧,不會為嚴重的挫折所嚇倒。他們就是在不斷糾正自身存在的錯誤中,一步一步走上勝利之途的。

  • 5 # 然寶爺爺

    紅軍長征途中最激烈的一次戰役是1934年11月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強渡湘江(不在湖南,在廣西全州)的戰役。此次戰役,紅軍將士浴血奮戰,雖然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但損失極為慘重,總兵力由出發時的8.6萬銳減至3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識和修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