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貓財眼

    說得俗一點,市值最能體現公司的估值高低。

    如果再俗一點,股價最能體現公司的估值高低。

    很多股民都陷入一個明顯的誤區,認為什麼市盈率市淨率很重要,其實這一切都是浮雲。

    股票在炒作週期裡,壓根不看市盈率市淨率,看的是資金夠不夠。

    而資金看的是賺錢效應有沒有,壓根不是什麼估值高低。

    估值是給一些長線資金,在股票下跌的時候,是否到了合理區間,要不要買入,做輔助判斷的。

    講得通俗一點,就是如果你願意等待所謂的價值,才會去看估值。

    而這個等待,其實是非常漫長的,因為只有時間才能體現價值。

    我們先把估值和價值的關係捋清楚,然後再解釋市盈率和市淨率的價值,以及和估值的關係。

    整個市場的價值體系,其實有兩點,而且非常的明顯。

    1、投機價值,也就是炒作價值。

    所謂的價值投機,其實就是短期內對於股價的一種炒作。

    這種炒作之所以稱之為投機,主要原因是時間太短,上市公司的股價反應不了真實業績。

    股價能反應的,其實就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

    大部分的投機價值,在於可想象的題材空間,也就是若干年後的情況。

    比如,去年紅極一時的元宇宙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可能會爆發的概念,進行的瘋狂炒作。

    之所以,現如今很少有人再提及,是因為當下的實際情況,和當時的預期還是發生了較大幅度的偏差。

    絕大多數的短線,基本上都是投機價值的一種體現。

    之所以說是投機,還因為資金入場的目標,只是為了賺錢,也就是衝著賺錢效應去的,資金也不在意什麼價值。

    至於市盈率、市淨率,就更不在資金考量的範疇裡了。

    2、投資價值,也就是企業價值。

    另一種價值,叫做投資價值,是基於上市公司的成長,帶來的股票價格變動。

    這種價值本身,是存在的,卻有一些虛無縹緲。

    之所以說會有一些虛無縹緲,是因為公開市場,對於一家上市公司的真實定價,其實也並不是和業績完全關聯的。

    這個時候,市盈率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了。

    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的淨利潤是50億,對應市值是1000億,市盈率是20倍。

    當這家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到了200億,那麼如果市盈率還是20倍,那麼對應的市值就應該是4000億。

    但這一些都是理論數字,因為市值越大,可能成長性就會越差,未來的預期增速就會放緩。

    那麼資金在上市公司高增速期,給到30倍市盈率也很正常,在上市公司瓶頸期給到10倍市盈率,也很正常。

    所以,價值投資本身,是和上市公司業績正向關聯,但並不會完全關聯的一個曲線。

    但市淨率,在價值投資的體系內,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聯度。

    因為企業的成長性如果特別高,淨資產的收益率會很高,但淨資產的增長速度,是相對比較有限的,畢竟企業的淨資產基數比較小。

    股民需要理解,自己在股票市場裡,到底是屬於哪個價值體系的。

    你想擁抱的是投機價值,還是投資價值,兩者本來沒有任何的對錯,都可以賺錢,只是賺的錢不同。

    投機價值,更偏向於零和博弈,資金之間相互搏殺賺錢,直到先頭的資金撤退。

    投資價值,更偏向於和合博弈,透過上市公司本身的價值,吸引更多的資金入局,賺後來入局資金的錢。

    回過頭我們再來說說,市盈率和市淨率,它倆與上市公司估值的關係。

    先看看公式。

    市盈率=上市公司市值/年度淨利潤

    市淨率=上市公司市值/公司淨資產

    很明顯,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動態變化的,年度的淨利潤和公司的淨資產也都是浮動的。

    所以市盈率和市淨率,同樣有動態和靜態之分。

    通常我們在某個時間節點,也就是業績報表公佈的時間,去參考動態市盈率和市淨率,是相對更準確的。

    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先說市盈率。

    市盈率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按照當下每年的淨利潤情況,公司多少年的淨利潤,可以買下公司的股票市值。

    比如,公司的估值是100億,淨利潤是5億,市盈率就是20倍。

    也就是說公司每年賺5億,20年才能賺夠100億。

    你當下如果花100億買下這家上市公司,需要20年才能收回你的投資本金。

    市盈率的倒數,叫做資產收益率,也可以理解為年化回報率。

    比如,市盈率20倍,資產收益率就是1/20=5%。

    理論上這家上市公司如果把賺的錢全部拿出來分紅,回報率就是5%。

    靜態的市盈率,是當一家上市公司,不斷在下跌的時候,衡量上市公司的潛在回報率的指標。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市盈率本身是動態的,當上市公司的淨利潤髮生變化的時候,市盈率就失效了。

    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去年的淨利潤是5億,現在的市值是50億,市盈率僅有10倍。

    很多股民都會覺得公司估值似乎很低,價值投資似乎很有利可圖。

    但當上市公司今年的財報釋出後,淨利潤大幅度下滑,只有2億了,對應50億市值,市盈率就成了25倍,明顯的高估,股價還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

    當業績發生變化的時候,市盈率是同步跟著變化的,這就是動態市盈率。

    而你投資的時候,看的市盈率是靜態的,就容易被當下所矇蔽,最終站崗。

    即便是動態市盈率,本身也是按季度去釋出,很多時候也會出現滯後,導致了市盈率失真。

    這就好像一家上市公司,市盈率在100倍,你不敢買入,覺得太貴了。

    但一年過後,你發現動態市盈率變成了50倍,上市公司淨利潤翻倍了,股價自然就顯得便宜了。

    因此,動態市盈率要遠勝於靜態市盈率。

    接下來說說市淨率。

    我們要明白,市淨率並不代表上市公司能賺多少錢,它代表的是上市公司有多少家底,這些家底值多少錢。

    市淨率越低,投資的風險就會越小。

    有一些股票,諸如銀行股,鋼鐵股,都出現了破淨的情況。

    也就代表你買下這家上市公司,擁有的淨資產,比你的股票都貴,如果大股東變賣淨資產,拿到的錢是會高於股票價值的。

    市淨率低,並不代表股票會漲,但是代表這隻股票很安全,有退路。

    當然,如果企業遭遇鉅虧的情況,每年都會消耗企業的淨資產,市淨率也是會快速上漲的。

    但是,淨資產的增長,其實是相對比較慢的,因為賺錢多的企業一般都會分紅。

    比如100億市值的企業,50億的淨資產,5億的淨利潤。

    如果今年的淨利潤5億,分紅3億,剩下2億,那麼動態的淨資產,就變成了50+2=52億。

    那麼對於市淨率來說,影響並不會特別大。

    即便次年的淨利潤到了10億,分紅7億,剩下3億,那麼動態淨資產,52+3=55億。

    因此,淨資產收益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ROE,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企業是否賺錢的關鍵。

    而市淨率,往往被資金遺忘在了角落裡,並不會引起太多關注。

    畢竟,資金的目標是投資賺錢,而不是買下一家上市公司的淨資產,買個所謂的安全。

    市盈率和市淨率,本身都無法決定估值,反而是估值,或者說股票的市值,決定了市盈率和市淨率到底有多少。

    這兩個都是輔助的參考指標,給到一些價值投資的資金去做判斷。

    但是對於一些短期炒作的資金,壓根不會參考這兩項指標,因為這兩項指標都是動態的。

    上市公司動態的業績判斷趨勢,才是衡量價值的關鍵和重點。

    在整個估值體系中,有幾個指標,其實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或者說,這些指標才是估值體系真正的參考值,而不是什麼市盈率。

    1、股票所處的行業。

    不同的行業,給到的市盈率定價體系,完全不一樣。

    為什麼銀行股都是5-10倍,科技股都是50-100倍,就是因為行業不同。

    行業背後,其實是成長性。

    有些行業的成長性很低,有目共睹,有一些行業的成長性很高,未來可期。

    雖說上市公司隨時可能會在發展中夭折,但是整個行業,肯定會根據相關的趨勢進行發展。

    判斷市盈率的時候,不要光看數字,要看整個行業的市盈率,平均是多高。

    你不能拿銀行5倍的市盈率,和一家科技公司50倍的市盈率去比較,沒有意義。

    2、股票在行業中的地位。

    股票在行業中的地位,也決定了它的估值高低。

    相對而言,龍頭老大給到的整體價格估值,一定會高於行業平均。

    而估值最高的,其實是相對小市值的上市公司,業績平平的那一類。

    但是那一類如果突然出現虧損,股價可能會出現大幅度的回落,投資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

    因此,資金會更多地扎堆龍頭,帶動龍頭的估值。

    3、業績的增速預期。

    第三個決定估值的,其實是業績的增速預期。

    記住,這裡的一部分一定是預期,而不是當下的業績好壞。

    靜態的業績代表了過去的結果,動態的業績,或者說未來的業績預期,才是反映上市公司潛力的。

    只有當業績的想象空間開啟,股價的上漲空間才會徹底的釋放。

    4、資金對於股票的態度。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資金對於某家上市公司的追捧。

    追捧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追捧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估值會比同類更高。

    不一定都要是龍頭企業,有些資金就喜歡那些會講故事的企業。

    資金的風格不同,給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定位就不同,估值也就不同。

    這個和市盈率毫無關係,只和想象空間有關係。

    用指標來判斷股價,其實並不是一件完全靠譜的事情,只能說符合大資料和機率。

    歸根結底,所有的指標,不論是基本面指標,還是技術指標,都只能說明過去,只能作為輔助判斷未來的依據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亞夫軍細柳一句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