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551770140424
-
2 # 使用者3214614706271470
不是同一人。張九齡(678-740),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唐朝大臣,官至宰相。武則天時中進士,後任右拾遺。玄宗時吏部選拔人才,曾由他和趙冬曦評定等第。積官至嶺南道按察使。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為李林甫所譖,罷相。詩文著稱於時,有著作《曲江集》。張若虛(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主要活動在公元七世紀中期至公元八世紀前期,初唐(660-720)[1]詩人,揚州(今屬江蘇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文詞俊秀。存詩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詩史上的地位。“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
3 # 使用者9764663132919
張九齡和張若虛不是同一個人。
張若虛(約670年-約730年),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唐朝詩人。
曾任兗州兵曹。 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春江花月夜》為其代表作,被譽為唐詩開山之作,享有"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之名。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諡文獻。
-
4 # 意韻墨痕幹
張九齡和張若虛不是同一個人。
張九齡(673年~740年)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
張若虛(約公元647年—約公元730年),字、號均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
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著有作品《春江花月夜》《代答閨夢還》等,存於《全唐詩》中。
-
5 # 使用者963632518119
1.不是同一個人。
2.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玄宗開元年間尚書丞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開國功勳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
3.張若虛(660年-約720年),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官至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號“吳中四士”。詩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僅存詩兩首。該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頗受六朝詩風影響,流露出人生無常之感。後世包括詞、曲在內的多種文學形式都可能受到該詩在音韻、場景描寫等方面創意影響,從而也奠定了張若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
6 # 使用者6747486379友哥
張九齡和張若虛不是同一個人,張九齡生於678年,死於740,粘他的44,我是漢族,唐朝受阻,曲江也就現在能承受個人事成,張張曲江和文獻公唐玄宗開元年間,尚書丞相,他是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開國功勳壯武郡公張華,14世子孫徐歲支書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笑鼠狼卷宗即位又補缺開元。張若溪是唐代詩人,是揚州人,生於660年,死於720年,關至永州冰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
回覆列表
先說結論再甩貨。
以藝術風格而論張若虛算是初唐詩人,以所處年代而論要算是盛唐詩人。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流暢婉轉,出劉希夷白頭翁,而世代不可靠。詳其體制,初唐無疑。
若虛開元初人,與賀知章張旭號稱吳中四士。
暫時就這樣,樓主有興趣可以仔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