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關鍵先生00
-
2 # 獨孤求財先森
這是保險公司為應對原保監會(現銀保監會)134號文規定開發的新型理財型壽險產品。根據現有市面上類似產品推測,題主對這款產品描述得還不夠全面,通常這類產品都會採用定期型分紅險作為主險,附加一個萬能賬戶的模式。繳費期分為3、5、10年繳,10年繳費期的保費最低一般為1萬。而這類產品與收益有關的通常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現金價值,二是固定生存金,三是分紅。如若生存金和分紅不作領取,則直接轉入萬能賬戶進行二次投資增值。這就是這類產品的標準形態。如題,這款產品在第五、六年,各返1.5萬;然後從第7年開始每年固定返還6500元直到終身。這部分就是固定生存金部分。
此外,還有浮動分紅部分。由於分紅是不確定的,這和保險公司的經營水平和投資能力有關係。一般保險公司用來演示的分紅利率都是中檔,但是否能達到中檔,不好說,根據經驗,頭部保險公司如平安、國壽、太保這些達到中檔分紅利率還是比較靠譜的。
單純就生存金部分我們來做一個投資回報率的演算:10年共投入10萬;收益:第5、6年,合計返還3萬;第7年開始,固定返還6500元,在不計算利息和通脹的情況下,收回本金大概需要17年。從第18年開始就是純收益,活得越長壽,收益越多。很明顯,投保時越年輕,拿錢的時間越長。
而實際上,這類產品還應計算上分紅,雖然大部分人覺得分紅虛無縹緲,保險公司說了算的,但是實際上,大型壽險公司的分紅能力相對是穩定的,保險法對分紅類產品的分紅利率也是有相應規定的。基本上中檔分紅利率是可以實現的。因此,這類產品加上分紅和生存金,如再轉入到萬能賬戶,按照該類產品的建議書中檔利率演示,以某安人壽為例,其實際回本的時間大約為8到9年之間,這個基本是靠譜的。
如果懂得看建議書,重點看“生存總利益”那一項,它等於現金價值+累計生存金+累計分紅,基本能發現一個規律:大約每10年,生存總利益會增長一倍的樣子。以題為例,10年左右回本,20年左右,總利益為20萬;30年,總利益30萬;40年左右,總利益40萬;金額會略有偏差,一般會多。時間越長,金額越大,總利益越高。
這類產品的出臺大概在06、07年左右,受監管政策影響,也升級過好幾代了,這是保險公司的代表性理財產品,十幾年的發展歷史證明,還是比較受市場歡迎的。當然前提是,這類產品由於投資和收益的長期性,是不適合短期投資的,只適合做養老金和子女教育金等長期必然性支出。
由此,可以發現這類產品的被保人如果是未成年人的話,相對受益時間更長;甚至能達到一代投保、三代受益的目的。所以,如果深入瞭解,很多人都會發現,理財型保險並不是如傳言所說那樣不堪。懂得它的功用,善加利用,會發現它有其他理財工具所不能取代的妙用。
當然,回到該問題上來,可以說明,產品本身並無問題(這類產品要經過精算並報銀保監會備案才能上市銷售)。固定生存金也會白紙黑字寫上合同,重點在於分紅利率和萬能賬戶的投資利率,是否能達到預期,而且是長期達到預期。從資本的力量而言,很明顯,頭部保險公司在這類產品上更值得信賴。至於,具體是以自己為被保險人還是子女為被保險人,各有各的利弊,具體還是要結合自己情況來設計方案。
最後,需要明白的是,理財型保險也是一種長期穩健的投資,指望它賺大錢是不可能的,凡是把收益誇上天的,各種避債避稅的,一定要小心這種銷售人員!
-
3 # 巴九言回來了
這個理財保險的描述過於簡單,這也是普通人能夠從保險銷售人員那裡理解到的水平了。
對於理財型保險,我覺得投資者要理解它的功能是什麼。首先,它不會讓投保人實現財富的巨幅升值,而且會鎖死資金的流動性。至於理財保險最重要的功能,我覺得每位購買者都應該要求保險銷售人員給予專業的講解,而不是停留在交保費多少、收益多少的水平上。就像題主這樣描述理財保險的,多半是容易被忽悠的物件。
這麼說吧,這種保險產品每年交費1萬元沒有一點意思。如果一個人的財富多到可以毫不費力地每年拿出10萬元以上來買這種產品,對個人和家庭才有意義。而且,在購買理財型保險之前,必須要先參加社保,購買了足夠保額的保障型商業保險產品。否則的話,還是不要買保險理財的好。
回覆列表
我需要你告訴我是哪家公司的產品。我好知道它的預定利率是多少。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啊,就跟猴子分走一樣,要麼朝三暮四,要麼朝四暮三。前置的利益呀,我覺得應該不是很合算,要看它總的現金價值和它實際執行的預定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