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家選定
每年,武漢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相關處室在武漢市評審專家庫中抽取職稱評審專家。一般會在評審會召開的前一天通知參會。這樣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保證公正性。接到通知之後,第二天就要到人社局開會。目前,武漢市副高階職稱評審的專家每年大概為11人左右,根據參與職稱評審的人數來定,如果人數多,專家可能就多,參評人少,相對少,但是不是絕對的,一般保證在11人起點。
二、參與評審
到會議室之後,一般都有紀律要求。首先就是將手機上交,每個人會受到一個信封,自己講手機關機,然後放到信封中,在信封上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樣,評審結束之後就方便拿取。
評審的步驟主要有如下幾個:
第一,宣讀相關政策
這是必須環節,人社局相關領導會宣讀中央、省市相關檔案,因為每年都有所不同,掌握檔案是為了掌握政策。
第二,檢視資料
相關政策宣讀完了之後,就是分發資料。評審委員會會將評審專家分為幾組,每組負責幾個人的材料審定,並初步給材料打分,這個分數就是小組分數,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是不是最後的結果,也就是說,即使小組分打得再高,如果大評審委員會沒有透過也是不行的。但是,這個分數具有導向作用。主要是對小組的幾個人進行排名,有分數就好排名。
第三、大評審投票
小組打完分數之後,要對打分的情況向大評審委員會彙報。並給出初步的結論,是透過還是不透過。如果條件差,小組不透過,大評審委員會肯定通不過。如果小組透過,也不保證大評審透過。
最後根據各小組的意見,根據指標情況,比如說一般是60%的透過率,有的是80%透過率,每年不一樣,根據武漢市的整體職稱情況來定。大評審投票透過就算結束。
這是整個過程。
三、具體的打分標準
目前,武漢市研究系列高階職稱的打分標準分為如下幾個環節(根據相關要求,評審專家不能將太詳細的評審情況向外透露,所以,每個環節的具體分數就不說了):
第一,資格分
也就是個人的資格,比如說工作年限、學歷情況等等,這個有個基礎線。比如說博士畢業2年才有資格申報,如果只有1年,那就不能透過。但是,如果是博士2年,碩士5年,博士相對分數高一點。小組可以根據情況來定,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
第二、成果分
成果分主要是課題、論文、著作等等。現在評審不是看數量,更多的看質量。
如果以一本權威出版社專著,專著分就是滿分,如果出版社不是權威出版社,分數適當下降;
如果有兩篇核心文章,文章分就是滿分,如果是普通期刊,分數酌情下降;
如果有國家級課題,課題分就是滿分,如果是省部級課題或者市級課題,分數酌情下降;
成果籤批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所發表的論文有省市領導的籤批,成果分也不少,特別是如果有省市主要領導。
第三、業績分
業績分主要是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主要是一些時效性的成績。這塊主要體現是工作中的各種總結,以及給單位帶來的效益說明。
第四、綜合分
綜合分的具體體現是各類獲獎或者稱號,比如說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模等等這些榮譽稱號就能夠得滿分。如果是省級榮譽、市級榮譽酌情降分,一般來講,單位自己的獲獎既不給分了。因為,相對來講,本單位的榮譽打分是比較容易的。
總之,職稱評定是一個綜合評審的過程,要求參評人員各方面都有得分,如果某項不好,可能得分就會比較低,如果得分低於60分,就失去參評資格。總體來說,因為各單位都初選了一遍,大部分人都是符合基本要求的。最後拼的就是實力了,看誰的東西硬,看誰的東西多。還是質量第一,數量第二!
一、專家選定
每年,武漢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相關處室在武漢市評審專家庫中抽取職稱評審專家。一般會在評審會召開的前一天通知參會。這樣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保證公正性。接到通知之後,第二天就要到人社局開會。目前,武漢市副高階職稱評審的專家每年大概為11人左右,根據參與職稱評審的人數來定,如果人數多,專家可能就多,參評人少,相對少,但是不是絕對的,一般保證在11人起點。
二、參與評審
到會議室之後,一般都有紀律要求。首先就是將手機上交,每個人會受到一個信封,自己講手機關機,然後放到信封中,在信封上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樣,評審結束之後就方便拿取。
評審的步驟主要有如下幾個:
第一,宣讀相關政策
這是必須環節,人社局相關領導會宣讀中央、省市相關檔案,因為每年都有所不同,掌握檔案是為了掌握政策。
第二,檢視資料
相關政策宣讀完了之後,就是分發資料。評審委員會會將評審專家分為幾組,每組負責幾個人的材料審定,並初步給材料打分,這個分數就是小組分數,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是不是最後的結果,也就是說,即使小組分打得再高,如果大評審委員會沒有透過也是不行的。但是,這個分數具有導向作用。主要是對小組的幾個人進行排名,有分數就好排名。
第三、大評審投票
小組打完分數之後,要對打分的情況向大評審委員會彙報。並給出初步的結論,是透過還是不透過。如果條件差,小組不透過,大評審委員會肯定通不過。如果小組透過,也不保證大評審透過。
最後根據各小組的意見,根據指標情況,比如說一般是60%的透過率,有的是80%透過率,每年不一樣,根據武漢市的整體職稱情況來定。大評審投票透過就算結束。
這是整個過程。
三、具體的打分標準
目前,武漢市研究系列高階職稱的打分標準分為如下幾個環節(根據相關要求,評審專家不能將太詳細的評審情況向外透露,所以,每個環節的具體分數就不說了):
第一,資格分
也就是個人的資格,比如說工作年限、學歷情況等等,這個有個基礎線。比如說博士畢業2年才有資格申報,如果只有1年,那就不能透過。但是,如果是博士2年,碩士5年,博士相對分數高一點。小組可以根據情況來定,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
第二、成果分
成果分主要是課題、論文、著作等等。現在評審不是看數量,更多的看質量。
如果以一本權威出版社專著,專著分就是滿分,如果出版社不是權威出版社,分數適當下降;
如果有兩篇核心文章,文章分就是滿分,如果是普通期刊,分數酌情下降;
如果有國家級課題,課題分就是滿分,如果是省部級課題或者市級課題,分數酌情下降;
成果籤批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所發表的論文有省市領導的籤批,成果分也不少,特別是如果有省市主要領導。
第三、業績分
業績分主要是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主要是一些時效性的成績。這塊主要體現是工作中的各種總結,以及給單位帶來的效益說明。
第四、綜合分
綜合分的具體體現是各類獲獎或者稱號,比如說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模等等這些榮譽稱號就能夠得滿分。如果是省級榮譽、市級榮譽酌情降分,一般來講,單位自己的獲獎既不給分了。因為,相對來講,本單位的榮譽打分是比較容易的。
總之,職稱評定是一個綜合評審的過程,要求參評人員各方面都有得分,如果某項不好,可能得分就會比較低,如果得分低於60分,就失去參評資格。總體來說,因為各單位都初選了一遍,大部分人都是符合基本要求的。最後拼的就是實力了,看誰的東西硬,看誰的東西多。還是質量第一,數量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