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悅怡人1
-
2 # 你說你想好
南韓(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
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南韓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鄭州)。前325年魏惠王與韓宣惠王(韓威侯)在巫沙會面,並尊為王。前230年南韓被秦國所滅,所在地設定潁川郡
南韓,地處東亞,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發達富裕的國家,與香港地區、臺灣地區、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那麼,南韓經濟到底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首爾
北韓戰爭使南韓經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國內缺乏工業,完全以第一產業為主,一度成為全世界最落後的地區之一。

北韓戰爭後的南韓一角
近代南韓經濟發展歷程按照時間線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3—1962年。
北韓戰爭結束以後,李承晚政府為了維護政權穩固,長期奉行“政治掛帥,經濟靠邊”策略。十年間,南韓國內經濟發展緩慢,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南韓人均GDP不足北韓一半,那段時間,南韓真的可以用窮的只剩人了來形容,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李承晚政權被推翻。

李承晚
第二階段;1962—1973年。
1961年,天降猛男朴正熙透過軍事政變上臺,在國內政局穩定以後第一時間前往美國獲得美國對其政權合法性的承認,此後,南韓政府便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國內經濟發展建設上來。

朴正熙
當時南韓國內經濟基礎薄弱,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南韓政府便將大量的年輕人送往國外打工,西德是南韓人口輸出第一目的地。就是這些出國打工的人用血與淚換來了南韓最需要的外匯,南韓也積累了社會發展的第一桶金。
1962年,南韓像美國遞交投名狀,派兵參加越戰。據統計,不到十年。南韓累計像越南投入超過30萬兵力,是投入兵力僅次於美國的參戰國。

韓軍在越南
南韓軍隊幫美國賣命的報酬就是美國政府承認朴正熙獨裁政府的合法性並且給予南韓從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到低息貸款甚至無償援助,越戰期間,美國共給予南韓的援助資金超過10億美元。南韓企業也為美軍出口了大量的軍需用品和大量承包戰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公路、機場、村鎮重建。一大批南韓企業透過美國的訂單迅速成長了起來,其中就包括韓進跟現代集團。
越戰之後,南韓企業及時將國際市場重心轉移至中東地區,甚至南韓總統也出面為南韓企業爭取市場,南韓企業獲得鉅額訂單的同時也避免了因產能過剩而引起的經濟衰退。迪拜塔的第一承包商就是三星集團。

迪拜塔
1962年,南韓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宗旨為提高糧食等必需品的自產比例,透過投資第二產業來調整國家經濟結構,五年計劃期間,南韓電力、煤炭等能源行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也為後續的五年計劃提供了基礎的能源保障。
南韓不僅僅薅了美國的羊毛,同時也在薅日本的羊毛。1965年,日韓簽訂《日韓基本條約》,日韓關係正常化。日本像南韓提供了8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及低息貸款。南韓也將從日本獲得的資金援助主要用於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浦項制鐵、昭陽大壩、京釜高速等。這也為南韓持續的工業升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朴正熙簽署《日韓基本條約》
第三階段;1973—1997年
。
隨著越戰的結束,美國對南韓的援助越來越少及大量日本低端產業湧入南韓,為了保證南韓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1973年,南韓宣佈發展重化工業。
重化工業不是任何企業都可以參與的,有資格參與的也就在之前就已經完成原始資本累積的各行業龍頭企業,例如三星、現代、韓進、大宇等企業。南韓為這些企業提供政策保護、政府擔保、進出口政策、低息貸款、地稅收等政策扶持。在政府的護航下,南韓大型企業的實力迅速得到了提升,化身財閥。
隨著三星、SK、現代等財閥的發展壯大,南韓產業也逐漸進入國際相關產業鏈的上游。例如三星從80年代就開始死磕晶片,透過持續的高強度投入及抓住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行業的機會,順利佔據了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大半份額。

三星集團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南韓首當其衝,因為高度依賴還在市場,南韓財閥破產的破產,重組的重組。隨著南韓放開外資管制,歐美資本趁機長驅直入,深度與南韓財閥融合,至今,歐美資本在南韓財閥中的股權佔比總體已經超過一半。雖然南韓財閥們被解救了,南韓經濟也走出來低谷,可南韓經濟也更深度的與南韓財閥們捆綁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