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逍遙信天翁

    第一個問題沒答的必要。談談第二個問題吧:

    其 一、“鍛鍊說”。認為知青的經歷是對自己的磨鍊,是自己人生的寶貴財富。豈不知人若有志,何處不是修煉的道場?何況你身為“知青”的那個年齡段,修煉的道場應該在學校。因為無論為了將來更好地為國家、為社會做事,還是為使自己能夠安生立命,學校這個正二八經的道場,才是你夯實基礎的所在。

    舉凡古今中外,有幾人會刻意用大好的時光去做一些所謂的“磨鍊”,從而使自己得到昇華?即便有,也屬聖人之行,哪是普羅大眾所能學的。另外,說稍偏一點:那些為正義而被迫在監獄“磨鍊”的志士,他們會感謝監獄嗎?

    其二、“貢獻說”。認為知青把大好的青春獻給了祖國的廣闊天地,為國家、為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竊以為,總體上來說,只有建設兵團的知青算是對國家有所付出。而插隊農村的,究竟有多少人做出了什麼值得炫耀的事?相反則有很多人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何來貢獻?即便兵團的知青,若他們能正常地度過求學階段,無疑後來對國家、對社會更能發揮聰明才智。

    其三、“受教育說”。認為知青在下放過程中,不但對農村、對社會有了感性的認識,而且因受到了貧下中農的教育,不但學會了許多勞動技能,更培養了艱苦奮鬥等優良品質,從而終身受益。

    其實這純屬理想化,一廂情願的認識。大多數現實是,在動亂不斷,民生凋敝的大環境下,城市和農村的艱苦相比,不過是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差罷了。對很多城市的孩子來說,早就領略到生活的不易;並且隨著經常參加“支農”和到學校農場勞動,他們對農事已不陌生。

    另外,成分好,並不意味著人品就好,素質就高;任何環境,都有各色人等。知青在下鄉的過程中,並非接受的都是正能量。一些落後、低俗、負面的東西也很容易腐蝕他們尚未成熟的心智,讓有些人過早地學會了偷奸耍滑,弄虛作假;生活的困窘,也會使人放棄一些做人的原則。

    為了能早日得以“回收”,有些人學會了阿諛奉承、投機鑽營、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當看到一些同伴下鄉時間不長,就靠關係陸陸續續“回收”上學、當兵、進廠後,使“無能”的,特別是“可教育好的子女”們,更早地看到了世間的不平,從而滋生了一些消極看待社會的情緒。

    其四、“成才說”。認為“知青”這個群體經過鍛鍊,非常能吃苦耐勞,多才多藝,湧現出非常多的人才,是國家的棟樑。

    確實,這代人特別能吃苦,很勤快,很節儉,能工巧匠很多,比如善縫補、會修理,木活、泥活等都拿得起。但我認為主要是因生活不易使然,這代人大都如此,並非知青特點。

    當然林子大了,鳳凰、孔雀也肯定有的;但“知青”總的“成才率”和“貢獻率”,是不能和現在正規院校的畢業生相比的。不然當年“下崗”的為何總是我們?

    其五、“無悔說”。大約基於上述幾“說”,似乎順理成章地就有了“無悔說”。說到“悔”,其實是指對自己主動做過的一些事的反思、否定。試問,當“知青”是絕大多數人都自願去的嗎?顯然不是。所以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悔”得著嗎?

    當然,也有的人是自願的,並在當知青的過程中有很多收穫,從而奠定了將來發展的基礎,對國家、對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那麼他們喊出“青春無悔”,是發自內心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沒有這般“光景”的人也跟著瞎起鬨就屬沒有“名堂”了!

    魯迅曾對某類人的愚昧有過辛辣的評語:把肉麻當有趣;看見自身紅腫的腫瘡美其名曰“豔若桃花”。——難道我們的阿Q精神就這麼根深蒂固?但願我們曾經的“知青”都能夠正視自己的那段經歷,從而摒棄一些糊塗的認識,更能感恩、珍惜現在的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易峰發生了什麼事?他真的塌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