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aaaShirley
-
2 # 雞娃雞自己
1.政策有要求,國家要在面上提高全民的基本素質
2.所以,現在本科學歷已經不是香餑餑了,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足
-
3 # 胡搗搗
這個問題很容易明白的,前階段有個段子說的不就符合這個問題嗎!
兩個人去一個風景區,看到碧水秋波,水月洞天般的景色。沒有經歷過高等教育的人會說:臥槽,真好看!經歷過高等教育的人:好山,好水,好風景。正所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樣一對比不就明白為啥要大規模招生了嗎。肯定是提高全民素質唄!
-
4 # 勇視
生源下降和大學擴招從兩個方向改變了大學生教育的狀況,一方面,原先號稱象牙塔高不可攀的大學門檻現在放的很低了,可以說某些所謂大學給錢就上。大學生素質已經從生源上決定了整體素質下降。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大學兩極分化。好大學依然難考,四五流的大學開始愁招不起學生來了。所以,這部分以盈利為目的的學校開始急於尋找目標,好生源搶不來,只能瞄準了那些差的生源。擴招就是降低身價的另一個說法。什麼專業賺錢,什麼專業能有學生報名就上什麼。這些年,藝考的齷齪早已經不是新聞了,專科100多分,本科200多分就可以上,想一想吧這都是什麼大學什麼教育什麼人才。中國大學即使不大力整頓,也會自生自滅一大堆的。國家把學校轉成企業就是最好的推手。
-
5 # 燦爛仙
80年代的火車跑60,90年代火車跑100,00年代火車跑160,10年代火車跑320。以火車來比喻,80年代只要會燒煤,90年代要會電氣,00年代要學物理學,10年代要學空氣動力學。時代的發展註定了人們學習的時間要越來越長。
-
6 # 曾敏敏老師
我覺得主要分兩個方面。
大學自身,需要增大財政收入。
學生方面,需要更多教育才能為進入社會就職做準備。
-
7 # 喜鵲效率
從大的方面說,國家需要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全民文化素質。
從教育系統來說,如今就業壓力加大,而每年新建多所大學,如果不能繼續擴招,那麼這些學校就面臨生源困難,難以維持學校正常運營。
尤其是民辦學校,沒有了辦學經費,學校可能會面臨關門倒閉。和國外的私立大學不同,人家是高質量辦學,依靠校友捐贈,而中國民辦高校普遍辦學水平低,吸納了大量成績偏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就業後也難以做出很大成績,創造很大財富回饋學校,所以民辦學校和企業一樣,靠學費來維持運營。
從社會角度來看,就業壓力大,更需要學校將大量人口吸納進去,緩解就業壓力,減輕社會負擔。
所以,從多方面來看,大學擴招是大趨勢,並且這點和臺灣的情況很像,普通學校錄取門檻越來越低,甚至不需要任何門檻就可以獲得學歷。如今的高職擴招就是這樣,不敢想象在十年前,一所口碑較好的高職院校,高考成績需要500分左右才能勉強進去,如今500分的成績都可以上一本院校了。
-
8 # 老師有話講
大學擴招一方面是提高國民總體素質,讓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這樣做的好處很多,比如部隊可以從大學生徵兵,這樣對部隊資訊化現代化改革是有好處的。另一方面是就業壓力,如果不擴招那麼那部分高中畢業又沒考上大學的人怎麼辦?難道直接去工作?畢竟大家都知道高中是應試教育和社會根本不沾邊,這部分人出去更多的可能會走向另一條路就是犯罪,所以讓他們有書讀再接受三年的技能教育出來找工作會好一點。這種擴招是利大於弊!
-
9 # 輔導員老範
首先,這是高校職能實現的必由之路
中國大學一般有四個職能,即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社會、文化傳承。
國家之所以擴招,就是要培養更多人才,讓更多人參與科技創新,讓更多人更好的服務社會和傳承文化。
其次,這是人的發展的需要
不管如何看待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確實對人的發展起著推動的作用。這點在古今中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擴招,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這就滿足了更多人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在就業創業、勞動技能提升等方面,都具備優勢。
第三、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社會要發展,就需要有高素質的建設者。
高校擴招,有利於提高國民素質、縮小與國外受教育水平差距、促進了教育產業的發展、增加了人們對教育的投資和消費、增加了教育從業人員,從而促進社會發展。
但,有人說高校擴招,能透過學費增加高校財政收入,這點是不正確的。
剛才說過,高校擴招確實能帶動教育行業發展,但這和高校學費增加高校財政收入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說增加財政收入,放在私立高校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公立高校並不是這樣,公立高校不靠學費賺錢。因為公立高校收的學費很低,即使擴招,一般也不夠學校正常運轉。
公立學校增加的“收入”,是國家(從省市財政教育經費劃撥)給的。因為學費要上交,國家再按照學校招生數,返給學校培養費,而國家返給學校的培養費,遠高於學費。除此之外,國家還會額外撥給科研、裝置更新、基建等費用。
綜上,高校擴招,國家每年是要投入很多經費培養學生的。
而這麼做,歸根結底是為了人的發展,為了社會進步。
-
10 # Lymtics-GXL
怎麼說呢,個人感覺國家之所以讓大學擴招,其原因就在於為了讓更多的人學習一技之長,不論走到哪裡都能立身。只有學習一技之長,才能走向Sunny大道……
-
11 # 2020前景AV
大專大學瘋狂擴招提高國民教育文化程度素質,中國整體國民上一個臺階做到普遍大學生平均率大家都是受益者,每地級市一所職業學院專科及本科學院,每縣級市地區州幾乎都一所職業學院及本科學院,國家發展教育先行本地地區州市上大學大專沒什麼不好都是大學生教育提高當地的建設發展騰飛補足促進當地區的經濟持續性各方面GDP增長都要本地大學助力各專業教育培養的本碩博後人才。不可能人人都能上985-211大學一本,大部分高中生往屆生成人生進入本地區高校就讀這就是國家戰略佈局戰略調整提高整體國民文化程度的全民辦教育每地一所職業學院本科學院的瘋狂招生。
大學大專學校都有了招生就業就顯現出來了,現大專大學研院都在擴招都是為了同樣解決學生畢業要繼續提高學歷低就業難壓力大攻讀更高學位,相應的也解決了就業壙招的雙效率都得到發展提高。自然而然就擴招就業全都適合人人想提高自身學歷學位的含金量鍍金量,接合自身工作就業性質選擇全日制非全日制的攻考讀方式學習提高工作就業壓力大學歷學位低的問題。都關係到每位學生家長工作者就業者擴招就很自然合理。
回覆列表
大學擴招有多層次原因,這是肉食者謀之的結果,我在這裡粗略的談談自己的理解。
像是題主這樣的理解是犯錯誤的。大學少招人,大學培養質量可能會有提升,就業率也會提升的。但那些應該進入大學卻因為少招沒進去的人呢,他們會混憑藉高中學歷混日子,在學歷上沒有任何優勢,只能打拼,因為快速上升通道已經變得很緊了,自己又恰好錯過了,自己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達到和大學畢業生一樣的成就。對社會來說,高素質勞動力人才缺失,大量低素質勞動力創造的價值遠遠小於高素質人才。
那大學為什麼會擴招呢?
談一點俗氣點的東西——錢。大學擴招會帶來大量的學生,這些學生是中國市場的主要消費者啊,絕大多數為了孩子學業都是不吝於那點錢的。學校周邊和城市經濟也會被帶動。比如,學校旁邊的小吃街或者小村莊什麼的,從一貧如洗的邊陲小村搖身一變成為繁華的商業街道。
學生來了還會幹什麼呢?工作。大學生年滿18歲,可以參加各種工作啊。各種兼職,什麼發傳單啊、飯店啊。他們也算是高素質人才呢,自身素質會比校外僱傭的人員要強,也有部分學生說服能力較強,是非常棒的推銷人員呢。而且他們有非常大的優勢,便宜啊。又是高素質,又便宜,又肯幹活,誰不要。
談一下對個人的貢獻吧,更多的人會上大學。所得到的是大學教育,包括知識在內的一系列體系,包括對三觀的搭建是極為重要的。20多歲是人形成穩定人格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上大學也是有一定必要的。雖然所謂的鍛鍊機會不如輟學的同學,但自身學習能力,理解知識的能力與他們是有一定區別的。說的通俗點,雖然你畢業後工資2500,人家3000。但自己成長速度快啊,過兩年就4000了,他卻仍然3000。
對整體大局來說,中國論文發表數量世界第一,離不開大學擴招政策,有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得以發揮自己的能力。
大學擴招也有利於國家的轉型發展,總不能像以前單純靠買小玩意吧,要把made in China轉變為made by China,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大陸用不了,可以送出國為世界做貢獻嘛。
大學擴招有利於提高國民的整體素養,這也是國家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