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校園隨____心變
-
2 # 鑑珍田十一
餘額寶2017年6月底規模已達到了1.43萬億元,超過了招商銀行2016年年底的個人活期和定期存款總額,並直追2016年中國銀行的個人個人活期存款平均餘額1.63萬億元。
現在餘額寶規模進一步達到1.43萬億,佔據貨幣基金市場12%以上份額,可謂是體量巨大。這也是因為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不斷上升的結果,高收益率吸引了更多投資者。
餘額寶為何如此成功?
餘額寶其實只是貨幣基金,它所對接的天弘基金本來只是眾多貨幣基金中極普通的一員,可是藉助餘額寶的“威勢”,短短半年時間就一躍而成中國第一大基金,奪去了華夏基金多年來保持的老大地位。
餘額寶的超級成功有剛好“撞大運”的成分:那段時間中國的貨幣政策將銀根收得太緊,導致即使是貨幣市場上的近於基準利率的無風險利率也相當高——餘額寶收益率最高時近7%,遠超平常的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現在基本上回落到2%左右,就是很正常的),可相比之下,當時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曾高達30%,餘額寶的所謂高收益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當年銀根極緊的情況。
但即使撇除這個“其它因素”的干擾,餘額寶也是相當成功的,因為即使現在其收益率已經回落到正常的4%左右,與其它貨幣基金相比其實算偏低的,但天弘基金的規模仍然一直穩居國內第一、還從全球第三繼續上升至第二,可見超常的高收益率並不是造就它成功的關鍵的侷限條件。
不僅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其效果全是降低進入門檻的——包括:1元起購,T+0的即時贖回。
其實,早在餘額寶之前,各大基金公司都已經開通了網上直銷渠道,都利用了網際網路技術提供線上開戶、線上認購、線上贖回等服務,降低了投資者參與包括貨幣基金在內的一切基金投資的交易費用。
但一來它們不如“支付寶”有名氣(即資訊費用較高),更沒有積累那麼大量的客戶資源;但二來更重要的還是上述的制度創新,因為在餘額寶之前,貨幣基金的起購都是有較高的起購門檻(如100元以上、1000元以上等),贖回也不是即時的,至少是T+1的隔日。
而自從有了餘額寶,各大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都被逼著要跟進;後來連銀行也紛紛推出自家的各種“寶”,但仍然一如通常的銀行理財產品那樣規定了5萬元起購的高門檻。
這些制度創新降低了投資者進入門檻,而餘額寶本身則是無意中突破了從事基金業的進入門檻——雖然與支付寶合作的天弘基金本身是有基金牌照的,但用這種未經監管機構稽核就合作的方式在事實上繞過了要先獲取基金牌照才能從事基金業的進入門檻。
更要命(要銀行的命)的是,由於這些降低投資者進入門檻的制度創新,導致貨幣基金與活期存款在事實上的區別幾乎完全消失。
可是餘額寶的收益率卻遠高於活期存款的利率(即使現在回落到正常的2%左右也是如此),這導致銀行存款大搬家,於是又進一步在事實上突破了從事銀行業的進入門檻!
人們存錢進銀行,跟透過購買餘額寶存錢進支付寶,基本上沒啥區別。支付寶後續發展出更多的理財功能(與各類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合作),還不斷地突破證券業、保險業的進入門檻。
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都設有人民幣五萬元的准入門檻。這在經濟學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多服務一個使用者的邊際成本幾乎是一樣的。既然如此,相比之下,把有限的資源優先用來服務高淨值使用者,自然能為銀行創造更多的利潤。然而,在中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上述理論的邏輯正在逐步改變。
“餘額寶”的成功,與其說是天弘和阿里創造了一個貼心的產品設計,倒不如說是市場和使用者自己做了一次滿意的產品選擇,而這種選擇,就如哈耶克所筆下的那種“自生自發的秩序”,是最有效率,最有活力的一種天然機制。
所以在這個市場經濟重新命題的時點,我更想呼籲要敬畏市場。曾經偉岸如柯達、諾基亞,也吞下了錯誤判斷市場的苦果,那是市場毫不留情的懲罰;松下、蘋果也曾渺小低微,卻因引領需求而蓬勃綻放,這是順從市場法則的恩賜。
事實上,對於“市場”二字的理解諸多,我個人認為切中肯綮的最是“趨勢”和“公平”。敬畏市場,意味著趨勢不可逆,公平不可欺。如果讓“看得見的手”安心歸位於秩序維護和環境建設,把趨勢選擇的過程和結果完全交給遊戲參與者,那麼眼下那麼多傳統手段無法攀越的頑石,是大有希望依靠“看不見的手”來一一破局的。
當然,敬畏市場更多時候也意味著包容和耐心。小錯不斷才能大錯不犯,我們一定要相信市場自己能找對路,做好事。
也就是說,支付寶已經成為一個從理論上到事實上都可以覆蓋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的機構,因此是全方位地突破了金融業的進入門檻。
所以,這就無怪乎銀行對餘額寶深惡痛絕,不惜利用普通人對貨幣基金的不瞭解來各種抹黑餘額寶,罵它是銀行的吸血鬼,甚至將當時銀根奇緊無比導致的利率急漲歸咎於只不過是剛好碰上在同一時期橫空出世的餘額寶——其實根源根本就是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亂來。
結果後來貨幣政策撥亂反正,銀根一鬆,利率大降,對餘額寶這抹黑攻擊就立即不攻自破了。
正因為關稅大降,汽車價格也大降,消費熱情一下子被引爆了,炸出了一個市場規模遠超以前存在著關稅保護(其實是壓制)之時的龐大市場。
但為什麼金融業一定也會走上汽車業的發展之路呢?因為餘額寶的成功已經以事實雄辯地證明,一旦進入門檻(這是指投資者的進入門檻)下降,理財需求一下子被引爆的話,其規模是龐大得堪稱“恐怖”的(想想天弘基金從原來名不見經傳一躍而成全球第二大)。
有一句勸說人們要理財的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以前的一般觀點是認為富人或至少是中產才有理財需要,所以銀行都以5萬元的“起步價”來篩選它們的服務物件。
更不得了的是,金融業屬於虛擬經濟,因此它的市場規模的擴大比汽車業有更大發展潛力,因為不會像汽車業那樣受環境、道路的制約(汽車越多,環保的壓力越大,道路的擁堵越嚴重,這都決定了“邊際產量遞減定律”會更早地發揮作用),金融業的增長前景幾乎是無限的,只會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總量(理財資金的來源)的限制。
也就是說,只要經濟繼續增長,財富總量繼續增加,理財需求就會繼續擴大,不會受環境、道路這類有物理形態的侷限條件之制約。
餘額寶面臨的挑戰
面對餘額寶取得的喜人成績,馬雲恐怕是沒心情笑了,因為對他來說,增長越快,控風險的壓力就越大!
2017年是監管大年,國家領導人已多次發聲,稱要“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4月初至今,中國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更是密集且力度頗大地對各自監管領域著手監管。
在這種大背景下,餘額寶背後天弘基金的風險卻在積聚。
這種風險,一方面來自規模。如今,餘額寶在中國貨幣基金市場上一家獨大,投資者已超過3億。
然而,餘額寶不同於銀行的資金以定期為主,使用者是可以隨時贖回的,當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時,或是餘額寶本身出現重大負面時,這種規模的贖回將使餘額寶遭受滅頂之災,更會給整個金融系統帶來風險。
記得餘額寶誕生之前,馬雲曾放出豪言“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來改變銀行”!
後來餘額寶誕生了,馬雲藉著它把本應該屬於銀行的高利潤,分給了老百姓;
而傳統銀行在倒逼下,已然開始需求改變,就在前不久,四大行先後宣佈擁抱網際網路巨頭,中行+騰訊,農行+百度,工行+京東,建行+阿里;
這一“ 仗”,馬雲打得著實漂亮!
只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規模太大的餘額寶,可控性卻在不斷降低,如今連監管層都“驚動”了
這種情況下,餘額寶再風光下去,只怕馬雲心裡會越來越沒底;
所以,可以預計的是,餘額寶的限制措施大機率會繼續推出,不排除繼續降低最高投資限額,總之就是要逐步限制住資金的繼續流入,以控制其規模繼續增大可能帶來的各種風險
回覆列表
不過是監管的悲哀,儲戶錢存在銀行,然後轉到餘額寶,餘額寶再把錢轉到銀行,如此簡單的週轉,為什麼餘額寶就可以享受如此鉅額的無風險收益?
當然,餘額寶的資金量還會不斷上漲,超過更多的銀行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是與此同時,風險係數正在變高,不可能一直依靠著阿里的名氣來做事情。
所以,少年們,不知道怎麼做了吧?大家都在徵你的智商稅,你我乖乖繳稅就行了。早點放棄掙扎,還能快樂一些~